小兒風濕熱症狀
大多數患兒發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時周身疲乏,食欲減退,煩躁。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心髒炎,關節炎,皮下小結,環形紅斑及舞蹈病等。服水楊酸鹽能使熱度迅速下降。尚可出現腹痛、鼻衄、貧血等表現。
(1)發熱大部分病人有不規則的輕度或中度發熱
體溫在38~40℃,但亦有呈弛張熱或持續低熱者。脈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與體溫不成比例。服水楊酸鹽能使熱度迅速下降。尚可出現腹痛、鼻衄、貧血等表現。
(2)心肌炎
心髒炎是兒童風濕熱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以心肌炎及心內膜炎多見,亦可表現為全心炎。心肌炎輕者可無症狀,重者可伴不同程度心髒增大(尤以左房左室增大明顯)、心動過速、心尖搏動彌散、心音低鈍,可聞奔馬律,心尖部可聞輕度收縮期雜音、主動脈瓣區可聞舒張中期雜音。心力衰竭較為少見但甚為嚴重,複發者發生率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風濕性心肌炎患者無明顯的心髒症狀。當出現慢性瓣膜病變時,卻無明確的風濕熱病史。
(3)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在病理上極為常見。常累及左主房,左心室的內膜和瓣膜,二尖瓣膜最常受累,主動脈瓣次之,三尖瓣和肺動脈極少累及。凡有心肌炎者,幾乎均有心內膜受累的表現。其症狀出現時間較心肌炎晚。臨床上,出現心尖區輕度收縮期雜音,多屬功能性,可能繼發於心肌炎或發熱和貧血等因素,在風濕熱活動控製後,雜音減輕或消失。心尖區可有柔和,短促的低調舒張中期雜音,是由於左室擴大,二尖瓣口相對狹窄,瓣葉水腫,或二尖瓣口血流速度過快而產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胸骨左緣第3~4肋間有吹風樣舒張期雜音,向心尖區傳導,同時伴有水衝脈及其它周圍血管體征。
(4)心包炎
心包炎出現於風濕熱活動期,與心肌炎同時存在,是嚴重心髒炎的表現之。臨床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可聞及心包磨擦音,提示心包炎的發生,此時往往具有全心炎。摩擦音在胸骨左緣最易聽到,可持續數日甚至半個月,患兒體溫較高,呼吸急促,可有青紫。
(5)關節炎
典型的表現是遊走性多關節炎,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髖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但不化膿。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發病,手、足小關節或脊柱關節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鏈球菌感染後一個月內發作,抗鏈球菌抗體滴度常可增高。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完全恢複,不遺留關節強直和畸形,但常反複發作。關節局部炎症的程度與有無心髒炎或心瓣膜病變無明顯關係。
(6)舞蹈症
常發生於5~12歲的兒童,女性多於男性。多在鏈球菌感染後2~6月發病。係風濕熱炎症侵犯中樞神經係統,包括基底節、大腦皮質、小腦及紋狀的表現,起病緩慢。臨床表現常有以下幾種:起病時,常有情緒不寧,易激動,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不自主動作麵部表現為擠眉弄眼,搖頭轉頸,咧嘴伸舌,肢體表現為伸直和屈曲,內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後等無節律的交替動作,上肢膠下肢明顯。精神緊張及疲乏時加重,睡眠時消失。肌力減退和工濟失調肌張力減低,四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重症者坐立不穩,步態蹣跚,吞咽及咀嚼困難,生活不能自理。舞蹈症可單獨出現,亦可伴有心髒炎等風濕熱的其它表現。
(7)環形紅斑
且有診斷意義,常見於四肢內側和軀幹,為淡紅色環狀紅暈,初出現時較小,以後迅速向周圍擴大,邊緣輕度隆直,環內皮膚顏色正常。有時融合成花環狀。紅斑時隱時現,不癢不硬,壓之退色,曆時可達數月之久。
(8)皮下結節
結節如豌豆大小,數目不等,較硬,觸之不痛,常位於肘、膝、腕、踝、指(趾)關節伸側、枕部、前額、棘突等骨質隆起或肌腱附著處。與皮膚無粘連。常數個以上聚集成群,對稱性分布,通常2~4周自然消失,亦可持續數月或隱而複現。皮下小結伴有嚴重的心髒炎,是風濕活動的表現之一。
(9)其他症狀
可出現胸膜炎,少數出現風濕性肺炎,表現為肺部實變,無囉音,胸片表現為多變的肺內陰影,抗生素治療無效。尚可發生風濕性腦炎、腎炎和腦脊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