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12~39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急驟,少數較緩。
1、發熱初起時伴畏寒、頭痛、肌痛、乏力、發熱在2~4天內升至39~40℃,呈弛張熱型,持續2~14天。部分患者有盜汗。近年發現不少患者呈回歸熱型表現。
2、頭痛 劇烈頭痛是本病突出特征,多見於前額,眼眶後和枕部,也常伴肌痛,尤其腰肌、腓腸肌為著,亦可伴關節痛。
3、肝炎肝髒愛累較為常見。肝功檢查膽紅素及轉氨酶常增高。肝髒腫大,但程度不一,少數可達肋緣下10cm,壓痛不顯著。患者有納差、惡心、嘔吐、右上腹痛等症狀。部分病人有脾大。
4、肺炎 約30~80%病人有肺部病變。
病程第5~6天:開始幹咳、胸痛,少數有粘液痰或血性痰,體征不明顯,有時可聞及細小濕羅音。X線檢查常發現肺下葉周圍呈節段性或大葉性模糊陰影,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類似支氣管肺炎。
病程第10~14天: 肺病變最顯著,2~4周消失。偶可並發胸膜炎,胸腔積液。
5、心內膜炎 約2%患者有心內膜炎,表現長期不規則發熱,疲乏、貧血、杵狀指、心髒雜音、呼吸困難等。繼發的瓣膜病變多見於主動脈瓣,二尖瓣也可發生,與原有風濕病相關。
6、慢性Q熱指急性Q熱後病程持續數月或一年以上者,是一多係統疾病,可出現心包炎、心肌炎、心肺梗塞、腦膜腦炎、脊髓炎、間質腎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