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房室傳導阻滯症狀
房室傳導阻滯分為一度、二度和三度(或稱完全)房室傳導阻滯。
在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所有激動均可下傳但傳導速度異常延遲。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隻有房室傳導時間延長,心電圖呈P-R間期延長。患兒無自覺症狀,聽診可有心尖部第1心音減低。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部分激動下傳而部分激動脫落。第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分為2型:Ⅰ型亦稱文氏現象,即P-R間期逐次延長,最後心房激動完全受阻,P波之後無QRS波,引起心室漏搏。心室漏搏後的第1個P-R間期縮短,呈周期改變。此型阻滯多在房室交界區,預後較好。Ⅱ型係指一部分心房激動傳導到心室,而另一部分激動受阻於房室之間,因而發生心室漏搏現象,房室比率大多為3∶l或2∶1,P-R間期固定不變。此型阻滯多在希氏束或以下,預後差,可能發展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兒可無自覺症狀,心率緩慢時,可有頭暈、乏力,勞動時氣短等症狀,聽診時在幾次心搏後有一間歇。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則完全沒有房室傳導。
1、病史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的胎心或出生時心率緩慢。患兒母親血清抗SS-A或抗SS-B抗體陽性。後天性病例有原發病史。
2、心電圖檢查有以下特點
(1)P-P間隔與R-R間隔各有其固定規律,P波與QRS波無固定關係。
(2)心房率較心室率快。
(3)心室節律為交界性或室性自身心律。交界性頻率初生~3歲50~80次/min,3歲以上40~60次/min;室性頻率:初生~3歲40~50次/min,3歲以上30~40次/min。
(4)QRS波交界性心律為正常圖型,室性心律則增寬,呈左或右束支阻滯型。
(5)Q-T間期可延長,並易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提示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