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出血症狀
病因不同,致病到發病的時間間隔各有差異。如肝動脈瘤破裂的患者,動脈瘤破裂後很快出現膽道出血。損傷引起的膽道出血,受傷至發病的時間約1天~2年,一般為4周。
疼痛、黃疸及胃腸道出血,是本病典型的三聯征。Granl等報告一組病例,有膽絞痛者80%,大出血63%,黃疸55%。
①疼痛:
肝內血腫增大牽拉Glisson包膜,引起右上腹或中上腹鈍痛,並可向右肩部及背部放射。膽道大出血時,膽道內壓力突然升高,或膽道內有凝血塊,可引起膽管梗阻或括約肌痙攣而發生劇烈的膽絞痛
②胃腸道出血:
疼痛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後,繼而發生胃腸道出血。出血量大時,既有嘔血又有便血;有的病例嘔血中帶有膽管枝狀血塊。出血量較小者,可僅有便血。長期的大便隱性出血,可引起明顯的貧血。胃腸出血時,由於膽道內壓力下降,疼痛症狀可以緩解。
③黃疸:
凝血塊、壞死的肝組織或結石等阻塞膽總管,則發生黃疸。黃疸程度深淺隨膽總管是否完全阻塞而定。由於膽總管阻塞,膽囊可腫大。此外,膽道感染或膽道內血腫繼發感染時,尚有寒戰、發熱及肝腫大等症狀。臨床觀察還發現,膽道出血有周期性反複發作的特點,每周期的間歇期一般5~14天,症狀反複發作,持續時間最長者達36年。
根據典型的症狀,結合有腹部外傷史、肝手術及肝膽疾病等病史,一般來說診斷不會有困難。然而文獻中報告,本病術前能夠確診者很少。一般是經過一次至數次手術後始得診斷。據認為,本病誤診的原因是多方麵的:①對本病認識不足。②在分析病情時忽視了外傷史,或認為外傷史與胃腸道出血無關係。③胃腸道出血時經常考慮為潰瘍病所致,為確定有無潰瘍,常反複作GI檢查,因而延誤了診斷;GI檢查陰性時,則誤認為是應激性潰瘍;出現黃疸時,則又誤認為是大量輸血引起的血清性肝炎或溶血所致。④有手術史者,使情況進一步複雜化,如易誤認為術後應激性潰瘍,維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傾向,或胃腸道損傷等。⑤本病出血量有一定限製,而且有較長時間的間期,也是易延誤診斷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