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臨床上常將環狀胰腺分為新生兒型和成人型,其臨床表現與十二指腸的受壓程度和伴隨的其他病理改變密切相關。
(一)新生兒型多在出生後1周內發病,2周以上發病者少見。主要表現為急性完全性十二指導腸梗阻。病兒出現頑固性嘔吐,嘔吐物中含有膽汁。由於頻繁的嘔吐,可繼續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營養不良。如為不完全性十二指梗阻,則表現為間歇性腹痛及嘔吐,可伴有上腹部飽脹不適,進食後加重。以上症狀可反複出現。此外,環狀胰腺還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如伸舌樣癡呆、食管閉鎖、食管氣管瘺、美克爾憩室、先天性心髒病、畸形足等。
(二)成人型多見於20~40歲,多表現為十二指腸慢性不全性梗阻的症狀,而且症狀出現愈早,十二指腸梗阻的表現也愈嚴重。病人主要表現有反複上腹痛和嘔吐,呈陣發性發作,進食後腹痛加重,嘔吐後可緩解,嘔吐物為胃十二指腸液,含有膽汁。病人除了十二指腸梗阻以外,還可以並發其他病理改變,並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1.消化性潰瘍
環狀胰腺並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者,可達30~40%,其中以十二指腸潰瘍較常見。潰瘍的發生原因可能與環狀胰腺的壓迫、胃液長期瀦留和胃、十二指腸內容物酸度過高等有關。
2.急性胰腺炎
環狀胰腺並發胰腺炎者占15~30%,其發生原因可能與胰腺導管係統異常有關,胰液淤滯或膽汁逆流至胰管而致病。胰腺炎可僅限於環狀胰腺部分或侵及全胰腺,急性胰腺炎的水腫或慢性胰腺炎的纖維疤痕還可加重十二指腸梗阻。
3.膽道梗阻
臨床上較少見,由於環狀胰腺位於乏特氏壺腹處、環狀胰腺致十二指腸第二段明顯狹窄並壓迫膽總管以及胰腺炎等原因,均可引起膽總管下端梗阻而出現黃疸。病程久者還可繼發膽道結石。
二、診斷
環狀胰腺的診斷不太容易,根據典型的症狀與體征,結合X線表現,應考慮本病的可能。但有些病例在手術中才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