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顱內轉移瘤(顱內轉移瘤 )

別名:
顱內轉移性腫瘤,腦內轉移瘤,腦內轉移性腫瘤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40%
多發人群:
有其他腫瘤患者較常見
發病部位:
顱腦
典型症狀:
消瘦 感覺障礙 反應遲鈍 無力 表情淡漠
並發症:
眼球震顫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腦外科 腫瘤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顱內轉移瘤有哪些症狀?

  顱內轉移瘤症狀診斷

一、症狀

1.起病方式

急性起病占40%~60%,首發症狀分別為癲癇(12%~20%)、卒中(10%)、蛛網膜下腔出血(1%)、感覺異常(10%)、語言障礙(1%)、動眼神經麻痹(2%)以及舞蹈樣手足徐動、尿崩、眩暈等。慢性進行性起病占50%~60%,首發症狀為頭痛(23%~60%)、精神障礙(9%~50%)。

  2.病程

急性進展約占46.6%。常卒中樣起病,在1~2天內迅速昏迷和偏癱,病情進展惡化,病程一般不超過2周,多見於絨毛膜上皮癌、黑色素瘤腦轉移伴出血、多發性腦轉移瘤、癌栓塞或腦血管急性受壓以及轉移灶位於重要功能區。中間緩解期約占21.4%。即急性起病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緩解期,顱內占位症狀再次出現並進行性加重。其原因可能是癌栓塞引起急性起病後由於血管運動障礙逐步減輕或出血吸收,臨床表現逐步得到緩解,以後由於腫瘤體積增大和伴隨的腦水腫使症狀再次加重。中間緩解期一般為1周至數周,個別可長達4年或8年。少數病人可表現為TIA樣發作,曆時數周或數月。進行性加重約占32%,表現為急性起病或慢性起病,並呈進行性加重,曆時3~4個月。

  腦轉移瘤的臨床表現類似於其他顱內占位性病變,可歸結為:

①顱內壓升高症狀;

②局灶性症狀和體征;

③精神症狀;④腦膜刺激症。臨床表現因轉移灶出現的時間、病變部位、數目等因素而不同。有的病人在發現原發腫瘤的同時即可出現腦轉移瘤的症狀,但常見的是腦轉移瘤的症狀遲於原發腫瘤。

  (1)顱內壓升高症狀:

頭痛為最常見的症狀,也是多數病人的早期症狀,常出現於晨間,開始為局限性頭痛,多位於病變側(與腦轉移瘤累及硬腦膜有關),以後發展為彌漫性頭痛(與腦水腫和腫瘤毒性反應有關),此時頭痛劇烈並呈持續性,伴惡心嘔吐。在病變晚期,病人呈惡病質時,頭痛反而減輕。由於腦轉移瘤引起的顱內壓增高發展迅速,因此頭痛和伴隨的智力改變、腦膜刺激症明顯,而視盤水腫、顱內高壓變化不明顯。

  (2)常見體征:

根據腦轉移瘤所在的部位和病灶的多少,可出現不同的體征。常見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腦神經麻痹、小腦體征、腦膜刺激症、視盤水腫等。體征與症狀的出現並不同步,往往前者晚於後者,定位體征多數在頭痛等顱高壓症狀出現後的數天至數周始出現。對側肢體無力的發生率僅次於頭痛,居第2位。

  (3)精神症狀:

見於1/5~2/3病人,特別見於額葉和腦膜彌漫轉移者,可為首發症狀。表現為可薩可夫綜合征、癡呆、攻擊行為等。

  (4)腦膜刺激症:

多見於彌漫性腦轉移瘤的病人,尤其是腦膜轉移和室管膜轉移者。有時因轉移灶出血或合並炎症反應也可出現腦膜刺激症。

  (5)癲癇:

各種發作形式均可出現,見於約40%的病人,以全麵性強直陣攣發作和局灶性癲癇多見。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癲癇具有定位意義,如局灶性運動性癲癇往往提示病灶位於運動區,局灶性感覺發作提示病變累及感覺區。局灶性癲癇可連續發作,隨病情發展,部分病人表現全麵性強直陣攣發作,肢體無力。多發性腦轉移易於發生癲癇發作,但能否根據發作的多形式推測病灶的多發性,尚有不同意見。

  (6)其他:

全身虛弱、癌性發熱為疾病的晚期表現,見於1/4病人,並很快伴隨意識障礙

  症狀表現主要包括顱內壓增高及一般症狀和局部症狀兩方麵。

  1.顱內壓增高及一般症狀:由於腫瘤生長迅速及周圍腦水腫嚴重,顱內壓增高症狀出現較早而顯著。90%左右病人有頭痛,70%左右有惡心嘔吐,70%以上有視乳頭水腫,30%~40%並有眼底出血,致視力減退者約占20%,約15%有外展神經麻痹,晚期約1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並可有腦疝症狀。

  病人一般狀況多較差,有的明顯消瘦。20%左右病人有癲癇發作,多數為局限性發作。由於腫瘤多累及額顳葉且腦水腫範圍較廣泛,亦常有精神症狀。常見的表現為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等。腦膜轉移主要表現為顱內壓增高和腦膜刺激征,局部體征很少見。

  2.局部症狀:由於腫瘤對腦的損害較重,並且常為多發,局部症狀多顯著,且累及範圍較廣。依腫瘤所在部位產生相應的體征。40%以上病人有偏癱、約15%有偏側感覺障礙,約10%有失語,5%左右有偏盲。位於小腦者則有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等,亦可有後組顱神經症狀。

  二、診斷標準

  在原發腫瘤已經明確而以後出現顱內占位性病變征象者,診斷不甚困難。在原發癌出現症狀或被發現之前先有顱內轉移瘤的症狀,早期診斷常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對凡具有顱內腫瘤征象的患者,年齡在中年以上,有軀體其他器官的慢性病史,一般情況較差,病情發展迅速,血沉增快,均應考慮到有顱內轉移瘤的可能,必需作進一步觀察和檢查。應首先攝胸片,以了解有無肺及支氣管癌,注意全身淋巴結有無腫大,肝髒是否腫大,甲狀腺、乳房、前列腺有無腫塊,胃腸道、泌尿係統、鼻咽部有無異常。必要時應進一步作各種有關的輔助檢查。CT掃描及MRI檢查對於確診顱內轉移瘤有肯定的價值。如能發現原發癌腫,或於腦脊液中查到癌腫細胞,或淋巴結活檢能找到癌細胞均有助於顱內轉移瘤的確診。

  對於無此病史,年齡在40歲以上,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和神經係統定位體征,並且症狀進展明顯者,應高度懷疑顱內轉移瘤,在行頭顱CT掃描後應注意尋找原發病灶,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對於有輕微症狀而行頭顱CT掃描,通過CT表現懷疑為轉移瘤者,也應根據原發腫瘤好發部位首先行胸部X線片檢查,必要時行支氣管鏡檢查和胸部CT掃描,還可根據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腹部B超、腹部CT、消化道鋇餐、直腸檢查、婦科B超等檢查,以盡可能明確診斷有利於治療。必要時行頭顱MRI檢查以便從影像學上盡可能做出定性診斷。即便如此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做完顱內手術後仍不能確定腫瘤是否為轉移,隻好根據術中情況及病理檢查結果來盡可能推斷腫瘤來源,再做出相應的檢查,確定原發腫瘤部位。對單發腫瘤術後仍不能確定腫瘤來源的,應密切觀察隨時可能出現的一些症狀以指導診斷。在神經影像學檢查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除應全麵掌握病史及仔細查體外,應努力提高從CT和(或)MRI影像上確診轉移瘤的水平。對於轉移瘤位於皮層下、多發、伴隨明顯腦水腫的病例,診斷並不困難;應提高對單個、腦水腫不明顯轉移瘤病例的診斷水平。

顱內轉移瘤相關醫生

更多>

  • 曾繼宗,主任醫師
    曾繼宗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普外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 王慶平,主任醫師
    王慶平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腹部腫瘤胃癌、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 蘇長青,主任醫師
    蘇長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腫瘤學

  • 吳敏,主任醫師
    吳敏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各種細胞類型肺癌的治療;腫瘤熱療;乳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治療;纖支鏡診斷治療。

顱內轉移瘤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人類第六感有哪些表現

人類第六感,也稱為直覺或超感官知覺,是一種超越傳統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感知能力。它的表現可能包括對即將發生事件的預感、對他人情緒的敏感性、對環境變化的直覺反應,以及在沒有明顯線索的情況下對事物的深刻理解。這種感知能力可能與大腦的潛意識處理信息有關,有時表現為夢境、直覺判斷或對特定情境的強烈感覺。第六感的表現形式多樣,個體差異較大,且科學界對其存在和作用機製的解釋尚不完全明確。

麵膜過期10天還能用嗎

麵膜過期10天不建議使用。麵膜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過期後可能導致微生物滋生,營養成分變質,使用後可能引起皮膚不適或過敏反應。過期麵膜的保濕、修複等功效也會降低,無法達到預期護膚效果。為確保皮膚健康,建議使用保質期內的麵膜。如不慎使用過期麵膜後出現皮膚問題,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橄欖油能去除妊娠紋嗎

橄欖油作為一種天然植物油,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維生素E,具有滋潤皮膚、增強皮膚彈性的作用。雖然橄欖油不能直接去除妊娠紋,但長期堅持使用橄欖油按摩,可以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從而減輕妊娠紋的外觀。然而,橄欖油的效果因人而異,對於已經形成的妊娠紋,橄欖油可能隻能起到輔助改善的作用,不能完全消除。對於預防妊娠紋的形成,橄欖油可能具有一定的積極效果。

普伐他汀副作用小療效如何

普伐他汀作為一種HMG-CoA還原酶抑製劑,主要通過抑製膽固醇合成途徑來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從而發揮降脂作用。其療效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總膽固醇(TC)方麵表現良好,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積極意義。普伐他汀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常見的包括胃腸道不適、頭痛、肌肉疼痛等,但通常較為輕微,且發生率較低。在合理使用和監測下,普伐他汀可以為患者提供有效的降脂治療,同時保持較好的安全性。

白香瓜有哪些營養吃法

白香瓜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營養成分,建議采用以下幾種吃法:首先,直接食用新鮮白香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天然風味和營養成分;其次,可以將白香瓜切塊,與其他水果如蘋果、香蕉等混合製作成水果沙拉,增加口感的同時,也能攝入多種營養素;此外,白香瓜還可以榨汁飲用,但要注意不要過濾掉果肉,因為果肉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總之,白香瓜的食用方法多樣,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需求進行選擇。

CD係列細胞檢測是什麼

CD係列細胞檢測是一種免疫學檢測方法,主要用於評估和監測人體免疫係統中特定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CD是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的縮寫,指的是細胞表麵分化抗原,它們是細胞表麵的特殊蛋白質,用於區分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通過檢測CD係列細胞,醫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狀態,識別免疫缺陷或異常,以及評估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的進展和治療效果。這項檢測對於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後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