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腦積水症狀診斷
一、症狀
外傷後腦積水因發病急、緩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除原有腦挫裂傷、SAH、顱內血腫等臨床表現外,另有:
1.急性外傷性腦積水 呈進行顱內壓增高,腦挫裂傷程度較嚴重,傷後持久昏迷或曾有一度好轉又複惡化,雖經脫水、排除血腫、減壓手術及激素等多方治療,但意識恢複欠佳。病人顱內壓持續升高,減壓窗腦膨隆,腦脊液蛋白含量增加,顱內又無其他殘留或遲發血腫存在,故易誤診為遷延性昏迷或植物人。
2.慢性外傷性腦積水 慢性者多表現為正常顱壓腦積水,自傷後至出現腦積水症狀平均為4.18個月,一般都不及1年。病人主要表現為精神症狀、運動(步態)障礙及尿失禁。可出現淡漠、情緒不穩、癡呆、步態不穩、共濟失調、下肢僵硬、震顫性麻痹等臨床表現,偶爾尚有大、小便失禁、癲癇、情感自製力減退等症狀。病情發展較緩慢,症狀時有波動。測壓時腰穿或腦室內壓力大都正常,腦脊液蛋白含量升高。眼底檢查亦無視盤水腫現象。
二、診斷
大凡嚴重腦外傷病人,經過及時合理的處理之後,病情雖已穩定但意識恢複欠佳或有新的神經受損體征出現時,應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確定有無急性腦積水。另外,腦外傷後長時間出現癡呆、行動障礙、尿失禁者,應行CT或MRI檢查,若發現腦室係統擴大,腰穿為正常壓力,放射性核素腦脊液成像檢查,對腦積水診斷亦有重要價值,根據核素在腦室內滯留的時間有助於估計腦積水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