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脊索瘤症狀診斷
一、症狀:
顱內脊索瘤為良性腫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平均可在3年以上。頭痛為最常見的症狀,約70%的病人有頭痛,有時在就醫前即已頭痛數年。常為全頭痛,也可向後枕部或頸部擴展。頭痛性質呈持續性鈍痛,一天中無顯著變化。如有顱內壓增高則勢必加重。脊索瘤的頭痛與緩慢持久的顱底骨浸潤有關,頭痛也可再發。顱內脊索瘤的臨床表現可因腫瘤部位和腫瘤的發展方向而有所不同。
1.鞍部脊索瘤:垂體功能低下主要表現在陽萎、閉經、身體發胖等。視神經受壓產生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視力減退以及雙顳側偏盲等。
2.鞍旁部脊索瘤:主要表現在Ⅲ、Ⅳ、Ⅵ腦神經麻痹,其中,以外展受累較為多見。這可能因為展神經行程過長,另外,展神經的近端常是腫瘤的起源部位,以致其發生率較高。一般均潛在緩慢進展,甚至,要經1~2年。腦神經麻痹可為雙側,但常為單側,難以理解的是往往在左側。
3.斜坡部脊索瘤:主要表現為腦幹受壓症狀,即步行障礙,錐體束征,第Ⅵ、Ⅶ腦神經障礙。其中,雙側展神經損害為其特征。
二、診斷:
成年患者有長期頭痛病史,並出現一側展神經麻痹者,應考慮到脊索瘤的可能,但確定診斷尚需借助X線、CT和MRI等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