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據報道,原發性遺尿占大多數,其中尤以夜間遺尿最常見,以男孩多見,夜間遺尿者約有半數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遺尿2~3次,白天過度活動,興奮,疲勞或軀體疾病後往往遺尿次數增多,日間遺尿較少見,遺尿患兒常常伴夜驚,夢遊,多動或其他行為障礙。
二、診斷
1.患兒和家庭的評估
在評估的過程中,取得患兒和家庭的信任,這是遺尿症治療的一個前提。
2.病史
應當詳細地采集病史,包括遺尿開始發生的時間,發生的頻度,是白天遺尿還是夜間遺尿,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以及尿量的多少,如是夜間遺尿,每晚遺尿的次數等,家長攜患兒就診的理由及何時開始就診等。
病史中需了解有關社會心理方麵的問題,例如患兒對遺尿的感覺如何;家庭中,父母及患兒,誰對此最為煩惱;父母是否因遺尿而懲罰患兒;患兒是否要求治 療,家庭中最近或經常有無情緒衝突;遺尿對兒童生活有無影響;患兒是否因為遺尿而不能參加集體活動如夏令營,春遊等;父母對遺尿的了解程度以及他們對患兒 的要求是否合理。
病史中還要包括家族史及以往治療的情況,父母或近親是否有遺尿史,如有,何時消失;以前治療的日期,持續的時間及療效;治療方法包括服藥或其他措施,此外,還應詢問患兒每天清醒時排尿的次數,有無尿急,尿流細等現象,以排除泌尿係統的器質性病變,還應了解患兒的大便情況,有無便秘或遺糞情況;在睡眠方麵,要了解患兒在睡眠中是否易被喚醒,其他如食物過敏與遺尿的關係也需要考慮。
3.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的重點是腹部的觸診,生殖器的檢查,以及神經係統的檢查,另外應觀察脊柱下端外觀有無小凹及皮膚異常,如病史中有排尿時的異常,還需觀察兒童排尿情況,大多數遺尿症兒童在體格檢查中無異常發現。
4.實驗室檢查
應進行尿常規或尿培養檢查以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腎髒疾病等,尿比重測定排除因血管加壓素缺乏所致的遺尿,大多數遺尿症兒童的病因並不複雜,但也有少數病例需要作詳細的檢查。
5.診斷標準
根據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研究用診斷標準,WHO,1993,中文版)診斷依據為:
(1)兒童年齡與智齡至少5歲。
(2)不自主地或有意尿床或尿濕褲子,7歲以下每月至少2次,7歲以上每月至少1次。
(3)不是癲癇發作或神經係統疾病所致的遺尿,也不是泌尿道結構異常或任何其他非精神科疾病的直接後果。
(4)不存在符合ICD-10類別標準的任何其他精神障礙的證據,如精神發育遲滯,焦慮症,抑鬱症等。
(5)病程至少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