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症狀主要是由於脊髓前中央動脈的血供完全或部分受阻而產生的脊髓損害症狀。發病以頸膨大為多見,臨床上主要有如下表現:
1.運動障礙
脊髓前中央動脈完全阻塞時,由於其供應脊髓前2/3部分,因此導致軟化而出現病變以下部位癱瘓。如發生於頸段,一般是下肢重於上肢,此乃由於分布於下肢的傳導束較為表淺之故。部分阻塞者則呈現肌力減弱。
2.感覺障礙
主要為病變以下溫覺與痛覺消失或減弱,但深部感覺與識別覺大多正常。
3.反射改變
病灶以下部位淺反射消失,深反射亢進,並出現病理反射;如出現髕陣攣或踝陣攣則表明受壓程度較重,應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1.病史
多有頭頸部外傷史或頸椎長期屈曲史,並注意有無脊柱或心血管疾患等,均應詳細詢問。
2.臨床特點
受累部位以下以痙攣性癱瘓為主,可伴有感覺分離征。如血管受累範圍向下波及圓錐及馬尾段,則呈現弛緩性癱瘓。
3.奎氏試驗
單純因血管受阻所致者,一般無阻塞征象。
4.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或CT、MRI等圖像上多顯示患節椎骨矢狀徑狹小,椎體後緣有髓核脫出或骨刺形成征。個別病例可選用脊髓磁共振影像技術(MRS),可全麵了解脊髓受累狀態。
5.選擇性血管造影
有條件者可行此項檢查,可發現阻塞的部位及範圍等,不僅有利於診斷與鑒別診斷,且對手術部位的選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