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先天性感染
先天性感染的嬰兒可僅表現為巨細胞病毒尿,除此之外無異常。嚴重時CMV感染可引起流產,滯產或出生後死於出血,貧血或廣泛的肝髒或中樞神經係統損傷。
與乙型肝炎及單純皰疹病毒等相同,巨細胞病毒(簡稱CMV)可由孕婦經胎盤傳給胎兒。多發生在母體初次感染或既往感染的再激活之後,前者胎兒出現嚴重病變的危險性高於後者。妊娠越早期獲得的感染導致胎兒的病變也越嚴重。妊娠期的CMV感染常輕或無症狀,所以產前難被發現。受感染的胚胎白細胞播散全身,侵犯胎兒的各器官,導致發育異常。先天性CMV感染可引起新生兒早產,90%出生時無明顯症狀,少數可於數月或數年後出現。5%於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典型的巨細胞包涵體病症狀,表現為低體重、小頭畸形、視網膜脈絡膜炎、黃疸、肝脾腫大、間質性肺炎、抽搐、血小板降低等,病死率極高。存活者可有嚴重的精神發育遲緩及失聽等。CMV是造成智力缺陷最常見的病毒,可有永久性的腦損害,也可表現為智力或聽力障礙。
2.健康人的獲得性感染
健康人的獲得性感染無論是出生後或是一生中任何時候獲得的CMV感染常常是無症狀的。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症或巨細胞病毒性肝炎可為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
嬰兒CMV感染是指分娩時通過有CMV存在的產道受感染,或出生後通過帶病毒的母乳而受染。多數在出生後2-4月內發病,症狀輕,多屬亞臨床型,也可有中等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淋巴結腫大、間質性肺炎、皮疹等,如無細菌並發感染,多自行緩解,偶可留下智力障礙。
兒童在托兒所、幼兒園等集體生活中密切接觸,CMV可經唾液及尿等汙染手及玩具而傳播。臨床表現與成人獲得性感染相仿,但頸淋巴結腫大較成人為甚。健康成人可從兒童獲得感染,也可由性交感染,性生活雜亂的人受染更多。臨床表現主要是嗜異性凝集試驗陰性的單核細胞增多征群,表現為發熱,熱程平均3周,可達5周,有肌痛、頭痛、皮疹、扁桃體炎、全身淋巴結腫大、黃疸、肝脾腫大等,也可表現為心肌炎、Guillain-Barre綜合征、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周圍血象白細胞增多,以淋巴細胞為主,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
3.免疫缺陷者的感染
免疫功能抑製患者的CMV是這類患者的主要發病和致死原因。因潛伏病毒的再活動而發病,可累及肺,胃腸道或中樞神經係統。在艾滋病晚期,CMV感染常引起視網膜炎及結腸或食管潰瘍性疾病。
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及器官 移植者等維持免疫抑製治療者的CMV感染可由潛伏的病毒(潛伏在宿主、血製品或移植的器官內)再激活引起。輸血,特別是輸白細胞、骨髓移植、腎移植等都易獲得CMV感染,艾滋病有極高的CMV感染率。在輸入含有CMV的新鮮血後2~4周,可發生輸血後綜合征,其特點為發熱持續2~3周,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炎,脾腫大以及特征性的非典型淋巴細胞增多症,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相似。病情與自發性CMV單核細胞增多症相似,但脾腫大更常見。
器官移植者常於移植後1-2個月內發生CMV感染,常為亞臨床型,但如發病,則臨床表現多而重,最常見的是發熱、間質性肺炎,也可有肝炎、視網膜炎及胃腸道症狀等。間質性肺炎是骨髓移植及腎移植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起病慢,患者有氣急、幹咳、紫紺,兩肺下可聞及濕羅音。輕者可無明顯症狀,胸部攝片時發現兩側間質炎症,2一3周後自愈。器官移植者發生CMV感染後,發生排斥的危險較高,排斥一般在移植後一個月內發生。CMV感染本身也可造成免疫抑製,使之易引起其他機會病原體,如細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蟲和單純皰疹病毒等的感染與播散。此外,CMV與Kaposi肉瘤和惡性腫瘤有關,可發生在前列腺、直腸和子宮頸等處。
二、診斷
臨床診斷CMV感染是困難的,但有如下情況可能為本病,再結合病原學及血清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1)凡早產、先天畸形及營養不良的嬰兒,或在新生兒期出現原因不明的黃疸、肝脾腫大、紫癜、鼻出血、小頭畸形和腦、眼損害者。
(2)兒童或成人有嗜異性凝集試驗陰性的單核細胞增多征群者。
(3)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骨髓、腎髒移植者等出現發熱及間質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無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