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顱內出血的症狀問題和體征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關 常見者包括:
①意識形態改變:如激惹 過度興奮 淡漠 嗜睡 昏迷等;
③顱內壓增高表現:腦性尖叫 前鹵隆起 角弓反張 驚厥等;
④呼吸改變:增快或緩慢 不規則或呼吸暫停等;
⑤肌張力:早期增高 以後多次減低;
⑥瞳孔:不對稱 對光反應不良 固定和散大;
1.腦出血
係指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常見於大腦半球,幕下腦出血(小腦或腦幹)較少見。發病前可有外傷、過度興奮等誘因。起病較急,常見表現有突發頭痛,嘔吐,偏癱,失語,驚厥發作,視物模糊或偏盲,感覺障礙,血壓、心率、呼吸改變,意識障礙等。重症患兒一般均有明顯的生命體征的改變,並易伴發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異常,水、電解質紊亂,特別嚴重者可伴發腦疝死亡。血腫破入蛛網膜下腔者常有明顯的腦膜刺激征。腦室出血常表現為深昏迷,四肢軟癱,早期高熱,雙側瞳孔縮小,去腦強直樣發作。
2.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嬰幼兒多見。通常分為小腦幕上和小腦幕下兩種類型,前者最常見,多因大腦表麵的細小橋靜脈撕裂出血所致;後者多由於小腦幕撕裂所致。硬膜下出血所形成的血腫大多發生於大腦頂部,多數為雙側,但出血程度可不對稱。臨床表現差異很大。位於大腦半球凸麵的硬膜下出血,若出血量很小,可無明顯症狀;若出血量較大,則可出現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驚厥發作或偏癱、斜視等局灶體征,甚至繼發腦疝導致死亡。幕下硬膜下血腫通常出血較多,往往迅速出現昏迷、眼球活動障礙、瞳孔不等大且對光反射消失、呼吸不整等腦幹受壓症狀,病情進展極為迅速,多在數小時內呼吸停止而死亡。
3.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傷性原因所致的顱底或腦表麵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而繼發性者是由於腦出血後,血流穿破腦組織而蔓延至腦室及蛛網膜下腔所致。小兒蛛網膜下腔出血比成人少見。因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血管異常所致者以6歲以上年長兒較多見,且有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多的趨勢。
常起病急劇,主要表現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加所致的腦膜刺激征和顱內高壓征,如頸項強直、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等。半數以上病例出現意識障礙、麵色蒼白和驚厥發作。病初2~3天內常有發熱。大腦凸麵血管破裂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若病變部位靠近額葉、顳葉時,常可出現明顯的精神症狀,可表現為胡言亂語、自言自語、模仿語言和摸空動作等。可伴發血腫或腦梗死而出現局灶性神經體征,如肢體癱瘓、腦神經異常等。眼底檢查可見玻璃體下出血。
4.NICH
主要包括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小腦出血、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四種類型。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主要發生於胎齡較小的未成熟兒,源於室管膜下的生發層毛細血管破裂所致,多於生後24~48h內發病,多數起病急驟,進行性惡化,生後不久即出現深昏迷、去腦強直與驚厥,多於數小時內死亡;但少數開始時症狀亦可不典型,可有意識障礙、限局性“微小型”驚厥、眼球運動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症狀起伏,時輕時重,多能存活,但易並發腦積水。小腦出血可因壓迫腦幹而出現四肢癱瘓、呼吸淺表、反複窒息發作等,均於病後36h內死亡。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表現與出血量有關,輕微出血時可無任何症狀與體征,僅有血性腦脊液,常見於早產兒;出血較多時,常於生後2~3天出現嗜睡、驚厥,可致出血後腦積水,多見於足月兒;大量出血較罕見,病情嚴重,生後不久即死亡。新生兒硬膜下出血臨床表現與前麵所談到的硬膜下出血相類似。
二、診斷
任何小兒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均應考慮到ICH的可能性。如有出血性疾病史或有外傷等誘因,而無明顯顱內感染表現,更應考慮本病。應及時選擇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