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宮頸微灶浸潤癌同原位癌一樣無特殊症狀和體征,Betsill(1985)報道33%~81%的病例無症狀,部分有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慢性宮頸炎的種種表現,據統計56.7%的微癌有接觸性出血和不規則出血,無症狀者占40%,一些作者報告慢性宮頸炎占39.6%,輕,中度糜爛占28.3%~75.0%,重度糜爛占7.5%,白斑占3.8%,臨床可疑癌占12.5%,而宮頸光滑所占比例(9.4%~12.5%)卻低於CIN。
1985年及1994年FIGO對Ⅰa期的診斷標準不但要求明確浸潤深度,而且要求計算病變的水平播散範圍,提示宮頸微灶浸潤癌的診斷是組織學診斷,必須根據包括全部宮頸癌變在內的宮頸切除或宮頸錐形切除,全子宮切除標本的連續或亞連續切片顯微鏡檢查才能確診,因此,在診斷MICA中強調2點:①輔助診斷方法聯合使用的必要性;②取材及組織精心製作的重要性。
二、診斷
1985年及1994年FIGO對Ⅰa期的診斷標準不但要求明確浸潤深度,而且要求計算病變的水平播散範圍,提示宮頸微灶浸潤癌的診斷是組織學診斷,必須根據包括全部宮頸癌變在內的宮頸切除或宮頸錐形切除、全子宮切除標本的連續或亞連續切片顯微鏡檢查才能確診。因此,在診斷MICA中強調2點:①輔助診斷方法聯合使用的必要性;②取材及組織精心製作的重要性。
診斷的病理學標準:
宮頸微灶浸潤癌的診斷標準雖經多次修改,仍存在分歧,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
1. 浸潤間質的深度
是診斷MICA最重要的定量定性標準。國內外不同作者的標準不一,測量的深度可1~9mm不等。測量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多數從基底膜開始測量,也有從癌表麵以垂直方向測量至癌的浸潤尖端(柯應夔,1992)。關於間質浸潤深度,最初Mestwavdt以≤5mm作為診斷標準,以後不少作者沿用此標準,但發現MICA的淋巴轉移率(1.2%)和死亡率很低(Hasumi等,1986)。部分國內外學者主張浸潤深度應以≤3mm為界,因發現Ⅰa期淋巴結轉移大多發生在浸潤深度3.1~5.0mm間。也有認為≤1mm為好,以體現既有間質浸潤而又無轉移。
2.腫瘤麵積和體積
Burghardt和Holzer曾提出體積是決定預後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以500mm3為界,早已被歐洲的病理學家所接受,FIGO於1985年采用腫瘤浸潤深度及寬度兩個參數作為區別Ⅰa1及Ⅰa2及鑒別Ⅰb期的標準,由於鏡下測量技術、體積測量的複雜性及主觀因素等,有學者持反對意見。目前FIGO關於水平浸潤的診斷標準已被多數作者接受。
3.脈管(淋巴管和血管)浸潤
作為一個診斷標準意見不一,多數認為脈管與淋巴結轉移及複發有關(Boyce等,1981;Van Nagell等,1983),因此,主張脈管內有瘤栓不應再診為MICA,但也有一些學者持否定態度(Simon等,1986)。Hasumi等(1980)報告135例MICA,在6例脈管浸潤中無1例發生淋巴結轉移。Coppleson(1992)收集幾組報告證明脈管與浸潤深度的關係:浸潤<1mm,脈管受侵為0%~8%,3~5mm時則為12%~43%,說明脈管受侵是與浸潤深度有關的一個因素。
4.浸潤間質的病變形態(病灶融合)
Fidler等(1959)首先提出病灶融合是與轉移相關的一個參數,相反有認為浸潤較深時融合病變常見,但與發生淋巴轉移似無明顯關係。Simon等(1986)認為病灶融合的概念含糊不清,且帶有較多的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