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有10%~20%的陰道上皮內腫瘤或早期浸潤癌可無明顯的症狀,或僅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和接觸性出血和不規則出血或可及包塊,這種包塊可以表現為向外生長或形成潰瘍,呈浸潤性生長。隨著病程的發展,陰道癌灶的增大、壞死,可出現陰道排惡臭液、無痛性陰道出血。當腫瘤向周圍器官和組織擴展時,可出現相應的症狀。累及尿道或膀胱可出現尿頻、尿急、血尿和排尿困難;累及直腸可出現排便困難或裏急後重;陰道旁、主韌帶、宮骶韌帶受侵犯時,可出現腰骶部的疼痛等。
二、體征
陰道鱗狀上皮癌好發於陰道上1/3的後壁和下1/3的前壁。陰道上皮內腫瘤或早期浸潤癌病灶可僅為糜爛狀。一般浸潤癌病灶多為外生型,以乳頭狀或菜花型為常見,也可以潰瘍型、扁平狀黏膜下型或陰道旁的浸潤型的形式出現。早期陰道病灶較局限,較晚可出現全陰道、陰道旁、主韌帶和宮骶韌帶的浸潤,膀胱或尿道的陰道瘺或直腸陰道瘺,以及腹股溝、盆腔、鎖骨上淋巴結的轉移,甚至遠處轉移。
三、診斷
原發性陰道鱗狀細胞癌的診斷根據國際婦產科聯合會製定:①宮頸和外陰未見癌腫;②距浸潤性宮頸癌的手術治療5 年後,距宮頸原位癌術後2 年,距接受放射治療的宮頸癌則應是10 年。
陰道癌時常在第1 次檢查時誤診,尤其是當病變較小和位於陰道的下2/3時,因為窺器的葉片遮蓋了病變組織。Frick 等報道了52 例陰道癌中至少10 例在第1 次檢查中誤診。窺器應旋轉退出使陰道前後壁的病變不被遺漏。對於肉眼可見的病變局部活檢可明確診斷,對於陰道巴氏塗片陽性、無法解釋的陰道出血和陰道上端出現的潰瘍性紅斑的病人應行仔細地陰道鏡檢查和整個的陰道壁碘塗。陰道鏡下活檢不能明確診斷時,有必要行部分陰道切除明確診斷是否存在隱匿性浸潤癌,尤其是曾行子宮切除的病人,當手術關閉陰道穹隆時把一些陰道上皮細胞包埋在內,是發生癌變的危險因素。Tjalma 報道了自1974~1999 年在NGOC住院的55 例原發性鱗狀細胞癌病人,平均年齡為58 歲(範圍為34~90 歲),平均隨訪時間為45 個月(0.6~268 個月),62%的病人因陰道分泌物增多而就診;16%因陰道細胞學檢查陽性而就診;13%因感陰道有腫物而就診;4%因盆腔疼痛而就診;2%因排尿困難而就診;3%因其他伴隨症狀而就診。大部分病人都誤診,平均誤診時間為4 個月(範圍3~12 個月)。婦科檢查時腫瘤大小在4~115mm,平均直徑為39mm。53%病人的病變在陰道的上1/3,16%在陰道的下1/3,7%在陰道的中1/3,13%布滿整個陰道。病變在陰道前壁者占24%,在陰道後壁者占47%,陰道前後壁皆有者占29%。
對於病理已確診的浸潤性陰道癌應檢查血常規、生化全套、胸片、膀胱鏡及直腸鏡檢查,對於一些病人也需要行鋇灌腸或骨骼放射檢查,CT 及MRI 檢查可以判斷是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