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一般治療
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西醫治療
一、治療:
由於本病的病因眾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若不注意檢測酸堿平衡方麵的變化,容易漏診。多數病例需要長期治療,甚至需終生治療。應定期門診隨訪測定血的pH值以及碳酸氫鹽濃度和尿鈣排出量,謹慎調整藥物劑量。其預後取決於早期診斷,早期合理治療和長期堅持規律性治療。
若能早期合理治療,可預防嚴重腎鈣化和腎功能不全,預後較好。若中斷治療,代謝性酸中毒所致臨床症狀可複發,則導致腎功能不全或衰竭,預後不良。工礦業中接觸鈾、鎘等應注意防護。其他許多疾病中如維生素D缺乏症可補充維生素D,多發性骨髓瘤、肝豆狀核變性等應針對原發病治療。大部分遺傳性代謝紊亂則無特效療法,僅予對症治療而已。
1.糾正酸中毒
主要由於HCO3-缺失較少,故一般病例每公斤體重每日僅需1―3mmol,即6―9g,分3次口服已能控製。對NaHCO3的不同需要量有助於鑒別不同類型的酸中毒。采用Shohl溶液(lL含有枸櫞酸鈉98g與枸櫞酸140g),ld口服約50―100ml已能使血pH值恢複正常及控製酸中毒。
2.糾正電解質紊亂
經酸中毒糾正後失鉀可消失,但重度失鉀者仍需補充KHCO3-枸櫞酸鉀。失鈣較多者可給維生素D及補充鈣鹽,但應防止血鈣過高加重腎鈣鹽沉著症與腎結石。其餘治療視各種不同原因而異。遠曲及近曲小管的混合型(Ⅲ型),治療以補充鹽皮質激素為主,如氟氫可的鬆等。
3.鉀鹽補充
腎小管酸中毒除高氯性酸中毒外,由於遠端腎小管腎單位H 排泌障礙,H -Na 交換減少,競爭性的K -Na 交換增加,致使排鉀過多,造成低鉀血症;近端腎小管由於NaHCO3的大量丟失,血漿容量減少,引起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結果是NaCl重吸收增加,代替丟失的NaHCO3而產生高氯血症酸中毒;吸鈉排鉀引起明顯的低鉀血症,因此鉀的補充十分重要,當有明顯低鉀血症時,應先補鉀鹽再糾正酸中毒,以免誘發低力爭上遊危相。常含有鉀鹽的枸櫞酸鹽合劑,開始劑量2~4mmol/(kg·d),分3~4次口服,患有近端腎小酸中毒者最大劑量為4~10mmol/(kg·d)方能維持正常血鉀濃度。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及血鉀濃度調整用量。因氯化鉀含有氯離子應慎用。
4.鈣製劑應用
慢性酸中毒可導致尿鈣排出增加,妨礙25(OH)D轉變為1.25(OH)2D,此外,有些病人胃酸缺乏,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使血鈣偏低。低血鈣可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磷廓清,血中磷酸鹽與鈣離子降低則使骨質不能礦化,形成枸僂病;在糾正酸中毒過程中也可出現低鈣血症,甚至驚厥。均需要補充鈣劑。
嚴重低鈣血症可靜脈滴入10%葡萄糖酸鈣,每次0.5~1.0mg/kg或5~10mg/次加倍稀釋後緩慢輸注。同時進行心髒監護,心率低於60次/分時則停止注射,以防發生心跳驟停。必要時可間隔6~8h重複使用。一般低鈣可口服鈣劑,按15mg/kg鈣離子補充。
5.維生素D治療
慢性酸中毒可影響維生素D及鈣代謝,特別在無端腎小管酸中毒並有明顯佝僂病時需補充維生素D。它可促進胃腸粘膜和腎小管對鈣的吸收,提高血鈣濃度,有利於骨的礦化。可選用以下維生素D製劑;
(1)普通維生素D2或D3,劑量可自5000~10000U開始,漸加量,個別可高達10萬U/d。
(2)25(OH)D,50μg/d,或雙氫速變固醇0.1~0.2mg/d。
(3)1.25(OH)2D,劑量為0.5~1.0μg/d,可收到良好療效,治療過程中必須密切監測血鈣,開始每周查1次,以後可每月1次。當血鈣恢複正常,佝僂病症狀減輕時,應減量,以防發生高鈣血症及維生素D中毒。
6.利尿劑
對Ⅰ,Ⅲ型病例可減少腎髒鈣鹽沉積;對重症Ⅱ型病例需大量使用碳酸氫鹽時,不僅可以提高碳酸氫鹽的腎閾,減少尿中丟失,還可以減少堿性藥物的用量;對Ⅳ型腎小管酸中毒同時使用利尿劑有助於糾正酸中毒和降低血鉀濃度。
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辨證論治
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中醫治療
腎精不足:治法:補腎填精。方藥:可用補天大造丸、六味地黃丸、左歸丸或左歸飲等加減。藥用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子、龜板、鹿角膠、杜仲、菟絲子、當歸、牛膝、五味子、遠誌等。諸藥合用,能補腎填精,強壯腰膝,益智開竅。
2.脾氣虛損: 治法:理氣健脾。方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味。藥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木香、砂仁、蔻仁、菖蒲、大腹皮、通草。方中六君理氣健脾,加蔻仁、菖蒲、大腹皮、通草以加強化濁醒脾之力。如脾濕化熱可用黃連溫膽湯等加減治療。
3.胃陰虧損:治法:滋養胃陰。方藥:用益胃湯、玉女煎或沙參麥冬湯合生脈散加減。藥用太子參、麥冬、五味子、沙參、知母、百合、玉竹、生地、牛膝、天花粉、半夏、陳皮等。諸藥合用,養陰生津益胃,並有滋養腎陰之作用。
4.陰陽兩虛:治法:陰陽兩補。方藥:用金匱腎氣丸或地黃飲子加減。藥用熟地、麥冬、五味子、山萸肉、製附片、肉桂、巴戟天、肉蓯蓉、遠誌、菖蒲、益智仁、枸杞子、菟絲子等。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谘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