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化膿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 )

別名:
細菌性關節炎,敗血症性關節炎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80%
多發人群:
好發於兒童、老年體弱和慢性...
發病部位:
關節
典型症狀:
高熱 食欲減退 關節疼痛 放射性疼痛 劇烈疼痛
並發症: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骨科 中西醫結合科
治療方法:
中醫理療、藥物治療

化膿性關節炎治療?

化膿性關節炎一般治療

   一、西醫治療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的治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①及早、有效、足量地應用抗生素治療,以控製、消滅病原菌,杜絕感染源。②受累關節製動。③充分有效膿液引流、降低關節內壓力,減少有害因素對軟骨的破壞及後遺症。④全身支持治療,提高機體抵抗力。⑤適時功能練習。

  1.抗生素的治療

  (1)早期及時應用抗生素:

在感染的微生物確定前即應使用抗生素。根據滑膜液塗片革蘭染色和臨床特征來初步估計致病菌。若確定為革蘭陽性菌,開始時用抗青黴素酶的青黴素。若抗甲氧西林(二甲氧苯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優勢,用萬古黴素。確定革蘭陰性菌後,開始時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和抗假單孢菌青黴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一旦確定了細菌,得出抗生素的藥敏試驗後,重新考慮抗生素及劑量。早期應用抗生素不僅可迅速控製感染,還可使病變逆轉,減少後遺症。

  (2)給藥途徑:

急性期需靜脈給藥,劑量要足夠,療程10天到2周。每天分幾次給藥,每次間隔6~8小時。抗生素很容易從血液循環中滲透到關節液內。研究表明,毋須將抗生素直接注入關節腔內,滑膜液中也能產生有效的殺菌濃度,從而減少了注入新的感染因子的危險性,還減少了局部藥物濃度過高而產生的化學性滑膜炎的可能性。抗生素與血清蛋白結合並不影響藥物滲入關節,也不影響關節外給藥的功效。當一種抗生素的滲透性較差時,可用其他更易進入關節腔的抗生素,必要時才考慮關節內局部用藥,用法為每天1~2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在pH6.5時降低,因此為了使局部用藥更有效,必須去除能降低pH值的膿性滲出物。

  (3)製定治療方案:

感染的微生物確定後,必須根據敏感試驗的結果製定出確切的治療方案。可繼續用最初的抗生素,也可用更適當的抗生素。在滑膜液和血清中測定藥物的抗菌作用。需要強調的是,藥物必須達到殺菌作用而非抑菌作用,靜脈給藥須維持到臨床體征和關節炎向正常轉化為止。治療過程中,應反複進行滑膜液的細菌培養。若希望延長抗生素的應用,可放置抗生素的皮下貯存器,注入大的中央靜脈如鎖骨下靜脈來持續給藥。感染控製後,可口服抗生素。口服後滑膜液中抗生素濃度的高峰值是血清中濃度峰值的60%~80%。若僅口服給藥,須用一係列的滑膜液中抗生素濃度測定來監測。早期口服療效不可靠,因膿毒血症患者常有惡心、嘔吐及胃腸紊亂。抗生素治療宜持續到症狀消失後2周。

  (4)抗生素

引起的血清病是藥物治療的不常見並發症。幾乎所有的抗生素作為一種半抗原均能發生這種反應。治療過程中,關節的發熱、潮紅及皮疹等症狀發展時,必須鑒別是感染的反複還是多發性關節炎的血清病。須仔細檢查關節內的細菌,作塗片和細菌培養,並作細胞計數和糖水平測定。必要時,換用不同類的抗生素。

  (5)感染後滑膜炎:

感染性關節炎的組織損傷可由細菌產生的毒性因子直接引起,也可由宿主對細菌抗原的反應間接所致。抗生素的殺菌作用並不能清除細菌的產物,這些物質可長期存在於關節中,使炎症反應持續存在。Yu.D和Kuipers報道由於誌賀菌屬、沙門菌屬、耶爾森菌屬和彎曲杆菌屬引起的化膿性關節炎與脊柱關節病(例如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具有相同的臨床模式。所以必須注意對感染後滑膜炎的治療。治療時可加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但必須用抗生素治療數天後才能加用。早期並不提倡應用非特異性抗炎藥,因它們有退熱作用,為此需嚴格掌握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藥物的適應證。培養為陰性,關節內炎症反應持續了幾周以及不宜關節切開或做關節鏡檢查的患者,可考慮關節內注射。抗生素的應用必須持續到滑膜炎症狀停止為止。

  2.關節製動

受累關節製動後,可減輕疼痛,使炎症易於局限。化膿性髖關節炎,一般采用牽引方法製動,也可使用髖人字石膏固定。化膿性膝關節炎、肘關節炎等肢體中遠端化膿性關節炎,可用石膏托固定或用支具固定。支具固定的優點是不影響局部處理,也不像石膏那樣,易因浸濕折斷,需反複更換。關節應製動於功能位,如果發生強直時,關節會強直於功能位置。

  3.關節引流

化膿性關節炎的治療原則之一是迅速、完全充分地引流膿性滲出物,可減少關節腔的壓力和破壞,減少毒血症反應。膿液中的有害介質,對關節軟骨破壞迅速。引流的目的就是要去除這些有害物質,減少關節的損害。引流能降低關節內壓力,緩解疼痛等症狀,也能緩解全身毒血症。有時引流是挽救生命的緊急措施。關節引流主要有穿刺引流、單純切開引流和持續衝洗負壓吸引引流3種。

  (1)穿刺引流:

局麻下,在關節離皮膚最淺處,用較粗針頭(如9號針頭)刺入關節,吸除關節液,同時用手輕輕擠壓關節周圍,使關節液集聚到針頭部位,盡可能吸盡所有關節液。再經穿刺針,注入適量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用以洗滌關節,抽取注入的液體。如此反複衝洗幾次,直到吸出液體轉為清亮為止。然後可向關節內注入慶大黴素8萬單位。在無手術治療條件時,可用反複穿刺排膿方法。如果關節炎性破壞較輕,不需要作病灶清除,也可以用穿刺方法,向關節內導入2根尼龍管。經過尼龍管,一根持續滴入生理鹽水,一根持續吸除關節液和注入的生理鹽水。

  (2)手術引流:

適應證是:

  ①幼兒髖關節的化膿性關節炎,需馬上切開引流。因為其他關節炎的關節囊附著於股骨骺相同的水平上,形成封條,阻止化膿物質與骨接觸。然而髖關節的關節囊附著於股骨頸的基底,失去了保護機製。而且,股骨頭的血液供應鬆鬆地圍繞著股骨頸,增加了細菌的直接侵入機會,並增加了關節內壓力。

  ②診斷延誤的化膿性關節炎或一些頑固的細菌如葡萄球菌或革蘭陰性杆菌引起的感染。

  ③解剖上引流困難的關節以及難以充分引流的關節。

  ④由關節周圍的組織蔓延而來的感染。

  ⑤合並需要手術的骨髓炎

  ⑥穿刺引流不足以關節減壓,如粘連或小腔形成阻礙了充分的引流、幼兒拒絕反複穿刺等。

  一般治療4~7天後仍無改善的依據時需做手術引流。手術應徹底清除膿腫和壞死的滑膜,但不能破壞幹骺端的血運。保持引流通暢,使關節軟骨免於暴露在有毒物質中,因此術後常用負壓吸引。

  (3)持續衝洗負壓吸引:

化膿性關節炎診斷一旦確立,就應作關節持續衝洗和負壓吸引手術治療。對某些較表淺關節,如膝關節,在炎症早期,可經關節鏡置入衝洗和負壓引流管。在多數情況下,均應切開關節,清除炎性病灶,如切除炎性滑膜,刮除肉芽組織,刮除骨膿腔,去除一切失活組織。然後放置二根尼龍管。置管時,注意二根管的側孔位置,不要使衝洗吸引液發生“短路”,也要防止發生“死腔”。閉合關節切口,持續行關節衝洗負壓吸引。其目的是在於清除關節內原有壞死組織和去除產生的有害介質。通過衝洗方法還可去除再產生的炎性分泌物,既能閉合關節,又能維持關節不再受有害分泌物危害,最大限度保護關節。開始衝洗時,衝洗液每天需6000~10000ml。3天後,每天3000~6000ml;每小時需要1分鍾的快速衝洗,用於防止堵塞和洗除可能存在的小的死腔。衝洗應持續2~3周。衝洗時要防止滲漏。衝洗液中是否加抗生素,尚有不同意見。保持持續通暢衝洗,一般可獲得滿意效果。

  (4)關節鏡下的引流:

關節鏡能展示關節腔的各種結構,通過關節鏡可衝洗其內容物,並在鏡下去除纖維化和壞死組織。關節鏡下引流比手術創傷小,可重複,而且關節活動度喪失小。關節鏡檢查和治療的優點:關節鏡能直觀展示關節腔內的各種結構,尤其對關節後麵部分的顯示比關節切開更清楚。可通過關節鏡灌注衝洗其內容物,並在鏡下去除纖維化和壞死的組織。可以取滑膜液和組織作培養和組織學研究,更重要的是關節活動度的喪失幾率比關節切開小得多,創傷小,必要時可重複此手術。因此穿刺引流失敗者以及體質太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更應考慮關節鏡引流。若鄰近關節有廣泛的骨髓炎,仍需切開引流和清創。

  4.全身支持治療

  (1)發病時應注意休息,

增加營養,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清蛋白,提高全身抵抗力。減輕疼痛和控製引起關節炎的原發感染灶也非常重要。化膿性關節炎,尤其是對於嬰幼兒和年老體弱患者來說,是一種嚴重的感染。應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提供熱量,保證營養,改善代謝狀況等。當關節手術、持續衝洗或開放引流時,會有較多的血液、蛋白質的丟失,此時應少量多次輸血,輸入白蛋白,補充維生素。加強支持療法。

  (2)其他的治療原則:

急性化膿期患者應將關節保持輕度或中度屈曲位,從而導致關節屈曲畸形,因此宜將關節維持在功能位。Salter等研究了家兔葡萄球菌性關節炎關節的活動度,發現感染關節用抗生素治療和切開引流後,石膏製動組的療效最差,而持續被動運動的關節X線表現較正常。軟骨細胞和基質喪失較少,膠原、硫酸角質素以及總的氨基己糖含量正常。他們認為持續的被動運動可以預防粘連,增加滑膜液滲出,改善軟骨營養,加強膿性滲出物的清除,增加對軟骨細胞的刺激以合成軟骨基質。因此炎症消退時,須努力恢複運動範圍,逐步增加肌肉力量,開始時作被動鍛煉以後改為主動鍛煉。負重必須在急性炎症的體征消失以後開始。

  感染性關節炎包括非淋球菌性關節炎和淋球菌性關節炎,二者的臨床表現與診斷手段不同,因此分別予以討論。

  5.康複治療

化膿性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應用牽引、石膏固定或支具固定,維持關節於功能位置。炎症消退後,應盡早進行關節功能鍛煉,以減少關節粘連和強直的程度。開始運動幾次,運動幅度以略感疼痛為準;此後每天運動次數漸增加,運動幅度漸增加。但是早期功能運動,有時有使炎症複發的風險。劇烈疼痛也限製了患者早日運動的企圖。其結果是關節強直,甚至於強直於非功能位、半脫位或脫位狀態,留下殘疾。對於中老年患者,可實施人工關節置換術,但通常要在炎症完全控製後3~6個月才能實行。

  二、預後

  如在治療過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預防畸形措施,治愈後常有後遺畸形。嚴重畸形有明顯功能障礙,晚期則有關節畸形、病理性脫位、竇道或關節強直等後遺症。髖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易發生骨髓炎。關節的紅、腫、熱、痛、以及運動範圍的改變均可用來分析治療的反應。滑膜液中白細胞總數進行性減少以及無細菌發現是預後好的表現。相反,細菌持續生長,白細胞水平穩定或升高,宜重新估價治療方案。淋球菌和某些球菌,如肺炎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對抗生素治療的反應迅速,療程較短,需2周或更少。葡萄球菌和革蘭陰性杆菌的感染對治療的反應慢,療程需延長到數周。正常關節受到抗生素敏感的細菌感染後,隻要及時治療,關節功能可完全恢複。延誤診斷超過2周,或者治療方案不正確,關節可發生慢性炎症的病理改變包括軟骨和骨的損害,纖維化增加,關節正常機製被破壞。此時應分析治療失敗的原因,重新估計關節內細菌的情況,停用抗生素後再作滑膜液培養。若有活動性滑膜炎,宜1~2周後再次培養,並重新製訂治療方案。

化膿性關節炎辨證論治

 三、中醫治療

 1、初期

  1)黃連解毒湯合五神湯,藥用黃連9克,黃芩 6克,黃柏6克,梔子9克,茯苓12克,金銀花15克,牛膝10克,車前子12克,紫花地丁15克。

  2)暑濕重者加佩蘭、薏苡仁、六一散等;熱毒餘邪重者加生地黃、牡丹皮;蓄瘀化熱者加桃仁、紅花、丹參、三七等。

  3)患肢製動:應用石膏、夾板或牽引於功能位製動,有助於減輕肌肉痙攣和疼痛,防止感染擴散,預防畸形和病理性脫位。

  4)局部敷藥:選用金黃膏、玉露膏等。有助於緩解關節紅腫熱痛等

  2、釀膿期

  1)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藥用金銀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黃連9克,黃芩6克,黃柏6克,梔子9克。

  2)濕熱重者加薏苡仁、茯苓、澤瀉、車前子;熱毒內盛症見高熱神昏,甚或譫妄屬危候,上方加水牛角、生地黃、牡丹皮,配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等;若熾熱傷陰氣陰兩傷,舌光紅無苔者加生脈散。

  3)關節腔穿刺鏡檢有膿細胞時可采用抗生素生理鹽水持續衝洗;局部敷藥與患肢製動方法同初期。

  3、潰膿期

  1)托裏消毒散,藥用人參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黃芪3克,當歸3克,白術3克,茯苓3克,金銀花3克,白芷1.5克,甘草1.5克,皂角刺1.5克,桔梗 1.5克。製成散劑衝服,或按病情酌定劑量,水煎服,每日一劑;或透膿散方,藥用生黃芪12克,穿山甲片(炒)3克,川芎9克,當歸6克,皂角刺5克。熱毒盛者加連翹、蒲公英、敗醬草等。

  2)珍湯,藥用當歸10克,川芎6克,熟地黃10克,白芍10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生薑3片,大棗兩枚。或十全大補湯,藥用人參、肉桂(去粗皮)、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術(焙)、炙甘草、黃芪、當歸、白芍各等份。可配合適當輸液、輸血,增加營養攝入等,以提高抗病能力。

  3)局部外用五加皮、白芷、芒硝水煎濕敷,以促其局限或早日穿潰。收口期可外用生肌散等。引流不暢者可切開排膿。徹底衝洗關節腔,留置引流管,直至炎症被控製後拔出引流管。此期若關節粘連、強直不可避免,應使關節強直在功能位。

  4)

化膿性關節炎相關醫生

更多>

  • 江蓉星,主任醫師
    江蓉星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骨科

    擅長疾病:骨關節炎、筋傷、內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折、脫位、骨質疏鬆、各種骨病及其痛症。擅用經方與驗方辨證治療疑難雜症。

  • 周學龍,主任醫師
    周學龍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 骨科

    擅長疾病:擅長治療1.脊椎性疾病:如頸(腰)椎骨質增生、各類頸肩腰腿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2.脊柱相關疾病:如頭昏頭痛、胸悶心悸、腹痛胃脹、泄瀉便秘、陽痿早泄等;3.骨關節疾病:如四肢骨折、關節脫位、股骨頭缺血壞死等;4.陳舊性軟組織損傷:如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足跟痛等。

  • 湯勇智,主任醫師
    湯勇智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清遠市人民醫院 骨科

    擅長疾病:頸肩腰腿痛、椎間盤突出、脊柱脊髓損傷、脊柱結核、腫瘤、畸形、骨關節炎、股骨頭缺血壞死等方麵疾病的診治,並且在脊柱、關節微創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王伯祥,主任醫師
    王伯祥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擅長疾病: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脂肪肝、肝癌,酒精新肝炎等急慢性肝髒疾病

化膿性關節炎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元氣奇跡氯化高鐵血紅素可以調整大腦供血不足和抵抗力下降嗎,能長期服用嗎

一般情況下,元氣奇跡氯化高鐵血紅素對大腦供血不足和貧血導致的抵抗力下降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元氣奇跡的核心有效成分為氯化高鐵血紅素,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補充血紅素,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用於營養不良性貧血的治療。針對大腦供血不足,若頭暈、乏力等症狀由營養不良性貧血導致的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攜氧能力不足)引發,補充血紅素可逐步提升血紅蛋白水平,從而間接改善腦部供氧,緩解因貧血引發的腦供血不足症狀。長期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導致免疫細胞活性降低、代謝功能減弱,進而影響免疫力,導致抵抗力下降。補充氯化高鐵血紅素糾正貧血後,可一定程度恢複免疫係統正常運作。而且元氣奇跡是作為輔助調理,長期服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外陰瘙癢有包塊怎麼辦

外陰瘙癢有包塊需要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夠有效的得到改善。如果是由於過敏性收縮導致的,可以外用乳酸菌塗抹,能夠起到止癢作用,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對於尖銳濕疣所造成的,也可以通過激光或者是冷凍的方式治療,針對性治療才能夠改善症狀。

如何彩光脫毛

彩光脫毛需要清洗脫毛部位,然後使用刮刀刮除脫毛部位,並且還需要塗抹上冷凝膠,而且需要根據皮膚顏色以及毛發濃密程度調整光子照射能量,從而有效地去除汗毛,使皮膚變得白皙光滑,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好。彩光脫毛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紅腫情況,還應加強局部護理,短時間內不宜沾水。

脖子發黑冼不掉怎麼辦

脖子發黑冼不掉可以通過塗抹遮蓋霜的方法來掩蓋,脖子黑可能是長時間曬太陽所導致的,容易導致皮膚當中的黑色素變得比較活躍,會使黑色素上浮到皮膚的表層,從而出現皮膚變黑的情況,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並沒有任何異常,一般不需要過於擔心,但是平時外出的時候需要做好防曬。

下麵塞藥自己怎麼塞

下麵塞藥患者需要將手部清潔幹淨,帶上指套之後將藥物放入到陰道內,避免出現感染。當患者出現陰道炎或者是盆腔炎的時候,可以選擇直接在陰道內用藥,能夠直接到達病灶,起到消炎殺菌效果改善,出現的白帶異常增多,以及外陰部位有瘙癢症狀。用藥期間可以選擇穿純棉透氣性比較好的內褲。

性愛時有血是什麼意思

性愛時有血通常是指在進行性生活的時候,陰道有出血的意思。性愛時有血可能是行為不當,動作過於粗暴而導致的,也可能是盆腔炎、陰道炎等婦科疾病的因素,如果隻是偶爾輕微有出血的情況,一般不必太過於擔心,但如果經常性的出血,需要及早的用藥治療,比如使用克黴唑製劑等抗菌類的藥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