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一般治療
一、治療
本病的治療需根據病情的不同給於相應的治療:
1、青枝骨折
骨折端無移位,若前傾角消失,不需複位;前傾角增大,在臂叢麻醉或全麻下,輕柔手法複位,長臂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叢或全麻下手法複位,長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複位的要點為:先縱向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再側方擠壓糾正側方移位,最後糾正前後移位。橈側側方移位不必完全糾正,尺側側方移位應矯枉過正,以避免發生肘內翻畸形.屈曲型骨折,複位後固定於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複位後固定於小於900屈曲位,以骨折穩定又不影響手部循環為度。若屈曲位影響循環,稍伸直後骨折又不穩定,可在電視Х線機透視下經皮克氏針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適當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牽引治療,消腫後再石膏固定。
3、牽引治療
適用於骨折超過24~48h,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複位,或複位後骨折不穩定。
4、開放複位
適用於手法複位失敗者;開放性骨折;骨折合並血管損傷者;骨不連;骨折畸形連接或肘內、外翻畸形嚴重者,可行截骨術矯正。
5、骨折合並神經損傷
先複位固定骨折,觀察1~3個月,若無恢複則行神經探查鬆解或修複術。
6、缺血性攣縮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對出現5“P”征者,首先複位骨折、解除壓迫因素。仍無改善者,即應早期探查、修複血管,必要時行筋膜間室切開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