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樞關節脫位一般治療
寰樞關節脫位西醫治療
寰樞關節脫位應盡早手術治療。
寰樞椎脫位的手術區域位於高位脊髓水平,手術治療有一定危險性,主要是可能導致脊髓損傷的發生,可能引起呼吸肌麻痹,也可造成中樞性呼吸功能障礙而危及病人生命。還有,很多此類患者存在先天畸形,往往椎動脈也合並畸形,術中椎動脈損傷也是手術的危險因素之一。隨著醫療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改進,接受手術的多數病人均比較安全,並發症不斷減少。手術效果良好。據北醫三院骨科的一組1106例的大宗病例統計,84.7%的接受手術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需要強調的是,寰樞關節不穩或脫位,一旦發現應早期手術治療。因為早期治療相對手術風險小,手術簡單;而嚴重的長時間的脫位,手術風險很大;有些晚期的病例,呼吸功能衰竭,就失去了治療的機會。
寰樞關節在疾病的初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寰椎相對於樞椎,移位程度逐漸增加,最終往往演變成固定性脫位。如果在疾病的早期寰樞關節處於不穩定期時,就積極地實施手術治療,將可避免脫位的形成,也就不必實施更複雜的手術了。寰樞關節脫位,幾乎所有病例都是寰椎前脫位,寰椎後脫位罕見,這是由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低頭動作遠多於仰頭的。隨著病程的遷延,寰樞關節不穩定病例的寰椎會向樞椎的前下方滑移。在日常生活中,為保持平視,下頸椎生理前凸代償性增大,這樣就逐漸形成了鵝頸畸形。已經形成鵝頸畸形的病例,其中大多數的寰椎已從不穩定演變成了固定性脫位。將脫位的寰椎複位是鵝頸畸形手術治療的中心環節,寰椎複位了,下頸椎的過度前凸自然被糾正,頸椎的順列即得以完全恢複,是最合理的治療方略。
對嚴重鵝頸畸形的病例,須實施前後路聯合手術。經口咽入路鬆解椎前攣縮的肌肉、韌帶組織,分離由於脫位而形成的“側塊關節”,然後一期行後路手術,將寰樞關節複位並固定,同時植骨於寰樞椎後弓間(對寰椎枕化的病例,植骨可能涉及枕骨鱗部),以獲得寰樞關節永久的穩定。
在寰樞關節脫位的病例中有些鵝頸畸形還不很嚴重,椎前攣縮組織還比較鬆軟,有望通過顱骨牽引獲得複位。牽引複位應在全麻下實施,這樣,就可以在肌肉鬆弛狀態下充分發揮顱骨牽引力的功效。隻有麻醉下牽引寰椎不能複位的病例,才須做經口咽入路的鬆解術。牽引重量應不低於受術者體重的1/6。若這樣的重量不能使寰椎充分複位,則增加牽引重量以期得到進一步複位的嚐試是徒勞的。若以更大的牽引力量結合後路內固定器械做強力複位,即使獲得了暫時複位,術後也容易出現樞椎椎弓根骨折或內固定失敗。
經口咽入路的寰樞關節鬆解術
對寰樞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以往被普遍接受的方法為,在病房先做一段時間(一般2周)顱骨牽引,若不能複位,則經口咽入路切除壓迫脊髓的齒突或部分樞椎體(在齒突不連的病例)。由於要切除的骨質位置深在,這種切骨減壓的手術方法操作很困難,也很危險。在脫位嚴重的病例,僅僅切除齒突或樞椎體後上部是不夠的,不能徹底恢複延頸髓角。
用矯形術糾正上頸椎的對位,從而徹底解除延脊髓的壓迫,是寰樞關節脫位治療的新觀念。這種新的治療理念比傳統的、對受壓區域的切骨減壓術更合理。
經口咽入路寰樞關節鬆解術是鵝頸畸形矯形術的第一步。鬆解術應在持續顱骨牽引下實施。隨著攣縮組織依次被橫斷,在顱骨牽引的作用下,寰椎會逐漸複位,手術操作區始終處於比較淺的位置,手術操作並不困難,也較安全。
鬆解複位後實施後路的固定、植骨融合術。
後路複位固定、植骨融合術
回顧以往,早期的後路寰樞關節融合術都是對寰樞椎後弓做固定。作為一種經典術式,自1939年以來Gallie的寰椎後弓與樞椎棘突鋼絲固定法被應用了近半個世紀。之後,雖然有了Brooks鋼絲固定、Halifax椎板夾、Apofix椎板夾固定,但都沒有使固定原理根本改變,用這些方法重建寰樞關節穩定性的效果均不理想。1987年Magerl將椎弓根釘技術首先應用到上頸椎,他從後路用兩枚螺釘經樞椎椎弓峽(根)穿入寰椎側塊。這種固定方式在穩定性上超越了上述任何一種,一度成為寰樞關節穩定術的經典術式。Magerl術雖然固定效果很好,但適合應用的病例有限。有嚴重鵝頸畸形的病例,以Magerl的方法,很難以理想的角度把螺釘置入。有鵝頸畸形的病例由於病程很長,下頸椎背側的軟組織(棘間、棘上韌帶及頸骶棘肌)已經攣縮,手術時下頸椎不可能形成後凸。在這種情況下,欲使螺釘經樞椎椎弓峽進入寰椎側塊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以一枚螺釘經寰樞側塊關節穿過,而是以兩枚螺釘分別安置在寰、樞椎,然後再用固定板連接,完成寰樞關節的固定,這樣的固定方法幾乎不受下頸椎曲度的影響,幾乎適用於所有病例。這種被稱為寰樞椎側塊釘板(棒)固定的方法是印度的Goel在1994年首先報道的。
近幾年,相同原理固定術的臨床報告陸續出現。Goel的臨床報道中使用的是普通螺釘和連接板,螺釘和連接板間沒有鎖定裝置,是靠螺釘把板壓在骨麵上的方式達到固定的,穩定性並不可靠,而且不能利用內固定裝置對寰樞關節進行複位。為了使固定板更貼近骨麵,Goel在術中常規切斷雙側頸2神經根,結紮伴隨的靜脈叢,還要在骨麵上磨出骨槽,手術創傷較大 。Harms(2001年)使用椎弓根釘和連接棒構成寰樞關節間的釘棒固定,這樣既可以用連接棒的預彎曲度調整寰樞關節的對位,又可以通過椎弓根釘尾端的鎖定裝置對寰樞關節牢固固定。國內黨耕町等在2003年報道了後路寰樞關節釘板固定術,用椎弓根釘分別固定寰椎側塊和樞椎椎弓根,在用螺母將固定板與椎弓根鎖定時,利用固定板的預彎屈度,使寰樞關節充分複位並穩定。這種釘板固定裝置結構簡單、固定板易於彎成合適的曲度、鎖定裝置可靠,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固定器械。
當代的後路手術包括下述幾個術式:
1、經關節突螺釘寰樞關節固定、植骨融合術(Magerl術)。
2、後路寰樞側塊釘板固定、植骨融合術。
3、使用樞椎椎弓根釘的枕頸固定、植骨融合術。
4、使用樞椎椎板螺釘技術的寰樞或枕頸固定、植骨融合術。
經口咽寰樞複位、鋼板固定術
經口咽的寰樞關節鬆解、複位術後,也有骨科醫師嚐試使用同一入路內的鋼板固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