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梗阻一般治療
一、幽門梗阻西醫治療
1、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對病史較長之嚴重患者,應首先糾正脫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1)輕症患者:
由於潰瘍病所致之幽門梗阻,胃酸一般較高,嘔吐後丟失的氯多於鈉,故補液可全部用生理鹽水,待尿量增至每40~50ml/h後,則可由靜脈補充氯化鉀,此法常可使脫水和輕度低氯性堿中毒得到糾正。
(2)危重患者:
二氧化碳結合力超過30mmol/L或血氯低於85mmol/L,則除糾正脫水外,尚可靜脈給予2%氯化胺溶液。但此種溶液不僅對肝髒有影響,且治療效果也欠佳,現多已不用。近年來,多應用0.1mol HCl溶液作靜脈滴注治療低氯性堿中毒,效果良好,補氯量可根據血Cl-的測定來計算:
補氯量(mmol/L)=血氯下降值(mmol/L)x體重(kg)x0.25
所得的mmol/L數,按0.1mol等滲HCl溶液1mmol=10ml計算補給。
例如:一幽門梗阻患者,體重60kg,血氯測定為75mmol/L,按以上公式計算則為:
補氯量=(103-75)x60xO.25=420mmol,即需補0.1mmol的HCl 4200ml
鹽酸溶液須經靜脈插管緩慢滴入腔靜脈,並應在24h輸完。在輸注期間,應根據Na 、K 丟失情況,加入等滲鹽水及氯化鉀溶液,同時應每4~6h重複測定K 、Na 、Cl-及二氧化碳結合力,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2.改善營養
幽門梗阻患者由於長期嘔吐,營養情況一般較差,因此除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外,尚應補給足夠的熱量,以免過度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但一般的靜脈補液,每天所供給的熱量有限,故對病情較重營養很差的患者,應給予全胃腸外營養。
3.胃腸減壓
有效的胃腸減壓不但可以解除胃瀦留,同時也可使胃本身的血液循環及黏膜的炎症得到改善。對一些較重的患者,可用等滲鹽水洗胃,以便使黏膜迅速恢複,有利於手術或進一步檢查。如梗阻係因水腫或痙攣所致,經減壓後,隨著水腫的消退,症狀可以得到緩解。
4.手術治療
幽門梗阻為潰瘍病手術治療的絕對指征,但手術方式的選擇,則應根據病人情況,設備條件以及技術力量來決定。應以安全、有效並能根治潰瘍為原則。
(1)術前準備:
術前準備要充分,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改善營養狀況,洗胃3天以上。消除胃局部的炎症與水腫。
(2)手術方法:
(1)胃空腸吻合術:
方法簡單,近期效果好,死亡率低,但由於術後吻合潰瘍發生率很高,故現在很少采用。對於老年體弱,低胃酸及全身情況極差的患者仍可考慮選用。
(2)胃大部切除術:
如患者一般情況好,在我國為最常用的術式。
(3)迷走神經切斷術:
迷走神經切斷加胃竇部切除術或迷走神經切斷加胃引流術,對青年患者較適宜。
(4)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
近年有報道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及幽門擴張術,取得滿意效果。幽門梗阻患者術前要作好充分準備。術前2~3天行胃腸減壓,每日用溫鹽水洗胃,減少胃組織水腫。輸血、輸液及改善營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手術治療胃潰瘍幽門梗阻仍以胃大部切除畢Ⅱ式手術為主。也可考慮行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SV A),畢Ⅰ式或Ⅱ式吻合。術後遠期療效優良,潰瘍複發率低。對於DU伴幽門梗阻者,除以上手術外還可選用擴大壁細胞迷走神經切斷術加幽門擴張術,或附加引流術。單純胃空腸吻合術不宜采用,因複發率(吻合潰瘍)高達30%~50%。
二、預後
經短期內科治療無效,說明瘢痕攣縮為引起幽門梗阻的主要因素。經手術治療解除梗阻後,90%以上可獲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