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

  腦膜炎是人體的腦脊膜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發生炎症的疾病,也稱為腦脊髓膜炎。腦膜炎是一種流行性疾病細菌性腦膜炎,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由呼吸道傳染傳染後2~7天發病,其主要症狀是:高燒39℃左右、昏睡,甚至意識模糊、怕光不想睜開眼睛、劇烈頭痛、頸項強直,一歲半以下的嬰幼兒的前囟門會輕微地突出,同時伴有嘔吐;有的還可能出現紫紅色的皮疹等症狀,5歲以下的寶寶最容易患腦膜炎。

  臨床上可把腦膜炎分為6型,分別是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流感杆菌腦膜炎。

  腦膜炎通常都以散發病例出現。病毒性腦膜炎多發生在夏季,腸道病毒引起的通過消化道傳染,乙腦病毒引起的由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傳染,而且多發生在歲以上的兒童身上。病毒性腦膜炎的症狀與細菌性腦膜炎相似,相對來說細菌性腦膜炎比病毒性腦膜炎嚴重得多,嚴重的可能致命。

  對於腦膜炎的治療,無論是否已經獲取到檢驗的結果,都應馬上采取大劑量抗生素先治療。這是因為病情較為凶險,采取的應急措施。但由於抗生素隻針對細菌感染,所以一旦化驗結果證實為病毒性腦膜炎後,需停用抗生素,改換其他藥物;如果化驗證實為細菌感染所致,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藥物,一般抗生素治療持續時間約為10天。

目錄
1.腦膜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腦膜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3.腦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4.腦膜炎應該如何預防 5.腦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腦膜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腦膜炎的常規方法

1腦膜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腦膜炎是人體的腦脊膜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發生炎症的疾病,是一種流行性疾病。各種生物性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螺旋體、立克次體等均可侵犯腦或脊髓實質、腦膜和血管,引起急、慢性炎症。 腦膜炎患者如果治療多數能在幾周內康複,但如果治療不及時

  腦膜炎的發病與個體間的身體狀況有一定關係。如果平常不注意身體健康,經常上網熬夜,作息時間不正常,飲食不規律,一旦過度勞累,身體的抵抗力會下降,增加病原體感染的概率。所以,隻要我們經常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正常作息、飲食,那麼患腦炎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

  當機體疲勞時,可出現免疫力低下等情況,導致致病菌的繁殖,這通過檢查血液常規可發現白細胞增高,白細胞升高往往意味著患者症狀因細菌性感染而導致各身體器官和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組織損傷等情況,因為白細胞是一類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可以看作是人體防禦係統的重要防線,當發生感染時,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會迅速出現。

2腦膜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如治療不當,病變可由急性轉為慢性,並可發生以下後遺症

 1.腦積水

  由於腦膜粘連,腦脊液循環障礙所致;

 2.顱神經受損麻痹

  如耳聾,視力障礙,斜視、麵神經癱瘓等;

 3.腦底脈管炎致管腔阻塞

  引起相應部位腦缺血和梗死。

  患兒發生並發症及後遺症(如嬰兒每天測頭圍1次);通過“遊戲”的方式觀察患兒的反應和肢體活動情況,及早發現有無智能障礙、肢體癱瘓等,以便及時就醫。對癱瘓患兒的家長則應指導協助患兒進行肢體運動功能鍛煉的方法,講解護理注意事項(如每2~3小時翻身1次、做肢體按摩和被動運動等),使患兒早日康複。

3腦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腦膜炎就是人腦部的腦膜及脊椎周圍的腦脊液被感染並發炎的疾病。

  新生兒患腦膜炎後的表現可能有些特殊,典型的腦膜炎症狀如高熱、頭痛、嘔吐、頸部僵硬等並非存在,多出現體溫低熱或不升的情形,呼吸節律不整、呼吸暫停、拒乳、嗜睡、或哭聲尖直,其囟門有膨脹的情形出現。

  嬰兒期病兒由於囟門還沒有閉合,骨縫可以裂開,所以症狀出現晚,先有發熱和呼吸遒感染或腹瀉症狀,以後出現嗜睡、煩躁、易受驚嚇、尖聲哭叫、眼球固定,有時用手打頭、搖頭,往往到出現驚厥時才引起家長注意。

  幼兒期寶寶表現為,高熱達39℃以上,寶寶常訴劇烈頭痛,精神差,乏力,食欲減退,嘔吐頻繁。起病時寶寶神誌清醒,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神誌模糊、言語雜亂、抽風、昏迷。病情嚴重者在發病後24小時內就出現抽風及昏迷。

  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寶寶頸部僵硬,頭向後仰,背部僵硬,寶寶整個身體向背後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寶寶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部分寶寶皮膚有出血點。

4腦膜炎應該如何預防

  腦膜炎應該如何預防?

  (一)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三)藥物預防:國內仍采用磺胺藥,密切接觸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服3日;小兒每日為100mgkg。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①發熱伴頭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膚、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給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藥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流行。

  (四)接種Hib疫苗:接種Hib疫苗是預防小兒腦膜炎的有效方法 。Hib疫苗的免疫接種要根據兒童年齡選用不同程序。2-6月齡嬰兒共需接種3針,每針間隔1-2月。6-12月從未接觸過該疫苗者可接種兩針,間隔1-2個月。一歲以上隻需接種一針。五歲以上兒童一般無需接種此疫苗。

5腦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腦膜炎是兒科常見的顱內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化膿性腦膜炎(化腦)、結核性腦膜炎(結腦)、病毒性腦膜炎(病腦)常見。早期確診和及時正確地治療是降低後遺症和死亡率的關鍵,這就需要化驗檢查更為及時和精準。

  臨床有關研究發現,化膿性腦膜炎、結合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的患病兒童中,不同的檢查項目有利於準確判斷結果。比如腺苷脫氨酶的結果異常是診斷結核性腦膜炎較好的指標,中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及總蛋白含量的檢查異常是化膿性腦膜炎、結合性腦膜炎與腦病鑒別診斷的較好指標,綜合分析腦膜炎患兒的腦脊液中各種酶活性變化及蛋白含量增高的曾度,可以對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患兒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6腦膜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出現腦膜炎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飲食上要多吃赤豆、芸豆、銀耳、蘑菇、獼猴桃、香蕉、酸奶、核桃仁等;少吃糖、土豆等澱粉多的食物,以免能量堆積,使大腦氧化過快。腦膜炎患者適宜的核桃紅棗湯做法如下:

  材料:核桃仁100克,紅棗15枚,冰糖適量。

  作法:①核桃仁洗淨,紅棗洗淨後去核備用。②將核桃仁、紅棗同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燒開,加入冰糖,改用小火熬煮,直至核桃仁、紅棗熟爛。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劑。

  特別說明:腹瀉、陰虛火旺、便溏者及痰濕重者均不宜食核桃。

  Tips--食材功效

  核桃仁可補腎、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營養價值高,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及人體營養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滋養腦細胞,增強腦功能,適合腦力勞動者和青少年食用。

  核桃不宜與酒、野雞肉同食。核桃仁表麵的褐色薄皮雖然苦澀,但營養豐富,因此,吃核桃時不應剝掉薄皮。

7西醫治療腦膜炎的常規方法

  腦膜炎的治療可分為一般性治療、藥物治療、恢複期的治療等,不同的治療階段采取的治療方法也有區別。

  一般治療 充分營養供給,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堿代謝紊亂,昏迷患兒可鼻飼或靜脈營養,要注意褥瘡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呼吸、循環功能;必要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並積極降低顱內壓。不能排除細菌性腦膜炎時,應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有對症治療、抗病毒治療等。對症治療 控製驚厥,發作時可予地西泮注射液,每次靜脈推注0.05~0.1mg/kg,總量不超過4mg,維持量用苯巴比妥,每次5mg/kg,每日2-3次,療程控製在1周內,恢複期可用神經營養藥物如腦活素、胞二磷膽堿、1.6-二磷酸果糖、ATP、輔酶A、維生素C、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節苷脂等。抗病毒治療 一般病毒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炎有自限性,不必特殊用藥。腸道病毒所致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可用利巴韋林靜脈滴注,每日15mg/kg。如有單純性皰疹病毒、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證據,首選阿昔洛韋,每次10mg/kg,每8小時靜脈滴注一次,每次應在1小時內滴完,療程1~2周。單純性皰疹病毒、EB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韋每日6~8mg/kg,分2次靜脈滴注,療程2周。巨細胞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韋或膦甲酸鈉,更昔洛韋每日10mg/kg,分2次靜脈滴注,用14天後改為每日5mg/kg,每日1次靜脈滴注,用6周。嚴重巨細胞病毒感染可用膦甲酸鈉,每日180mg/ kg,分3次靜脈滴注,用14天改為每日90mg/kg,每日1次靜脈滴注,用6周。其他抗病毒藥可用幹擾素、阿糖腺苷等。對嚴重患兒可同時應用免疫球蛋白,每日400mg/kg,靜脈滴注,用3~5天。

  恢複期治療 對恢複期患兒或有後遺症者,可進行康複治療。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進行主動或被動功能鍛煉、針灸、按摩、高壓氧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