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腦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而造成,多發生在嬰幼兒群體,流行性乙腦會有潛伏期,過了潛伏期以後會出現多種症狀表現,主要分為初期,嚴重期,恢複期,另外還有後遺症期,如果不注意及時的治療,甚至會導致一些後遺症的問題,對孩子未來的健康影響非常大。

1.初期
起病急,體溫急劇上升至39~40℃,伴頭痛、惡心和嘔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並有頸項輕度強直,病程1~3天。
2.極期
體溫持續上升,可達40℃以上。初期症狀逐漸加重,意識明顯障礙,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續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神誌不清最早可發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見於3~8日。重症患者可出現全身抽搐、強直性痙攣或強直性癱瘓,少數也可軟癱。嚴重患者可因腦實質病變(尤其是腦幹)、缺氧、腦水腫、腦疝、顱內高壓、低血鈉性腦病等病變而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表現為呼吸節律不規則、雙吸氣、歎息樣呼吸、呼吸暫停、潮式呼吸和下頜呼吸等,最後呼吸停止。體檢可發現腦膜刺激征,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進,病理性錐體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陽性。

3.恢複期
極期過後體溫逐漸下降,精神、神經係統症狀逐日好轉。重症患者仍神誌遲鈍、癡呆、失語、吞咽困難、顏麵癱瘓、四肢強直性痙攣或扭轉痙攣等,少數患者也可有軟癱。經過積極治療大多數症狀可在半年內恢複。

4.後遺症期
少數重症患者半年後仍有精神神經症狀,為後遺症,主要有意識障礙、癡呆、失語及肢體癱瘓、癲癇等,如予積極治療可有不同程度的恢複。癲癇後遺症可持續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