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疾病症狀

共濟失調

 

  一、病 史

  1、共濟失調 注意起病急緩及病程,一般急性起病的共濟失調並且呈發作性,以前庭係統病變及眩暈性癲癇的可能性較大。起病較急,短時間內惡化者,經治療後很快好轉者以急性小腦病變、中樞神經係統炎症及腦外傷多見。起病較急,並且迅速惡化者,有時可危及生命的以腦血管病、腦外傷尤其是小腦出血多見。酒精中毒及維生素缺乏導致的共濟失調在改善營養狀況後可使共濟失調改善。有緩解與複發的共濟失調以多發性硬化多見。

  2、年齡與家族史 在診斷共濟失調時有很大的參考意義。兒童期以先天性小腦發育不全、遺傳性疾病、兒童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腦炎等多見。青年期發病者可見於少年型脊髓型遺傳性共濟失調症、遺傳性共濟失調多發性神經炎原骨肌萎縮型共濟失調症、肥大型間質性神經病、脊髓空洞症等。青年與壯年發病者可見於齒狀核紅核萎縮症、橄欖橋腦小腦變性、亞急性聯合變性、毛細血管擴張共濟失調症等。中老年多見於小腦萎縮、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小腦出血、腦血管病等。共濟失調部分有遺傳因素如先天性小腦發育不全、兒童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少年型脊髓型遺傳性共濟失調症。遺傳性共濟失調多發性神經炎層骨肌萎縮型共濟失調症、大型間質性神經病、齒狀核紅核萎縮症、橄欖橋腦小腦變性、毛細血管擴張共濟失調症等。

  二、體格檢查

  正確隨意運動需要很多肌肉,包括主動肌、協同肌、桔抗肌和固定肌的參與才能完成。

  1、指鼻試驗 囑患者先將上肢伸直外展,然後用食指指尖觸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睜眼、閉眼重複進行,並兩側對比。共濟失調時則表現為動作輕重、快慢不一,誤指或經過調整後才能指準目標。小腦半球病變時則表現為同側越接近目標時共濟失調越明顯,因辨距不良可常超越目標。感覺性共濟失調時睜眼共濟運動無障礙,但閉眼時則出現明顯的共濟失調。

  2、跟膝膽試驗 患者仰臥,依次作下列三個動作:一側下肢抬起並伸直,屈膝將抬起側的足跟置於對側平伸側下肢的膝蓋上,然後將足跟沿勝骨前緣向下滑動,力求動作的準確連貫。小腦損害舉腿和觸膝時因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顫,下移時常搖擺不穩;感覺性共濟失調時,患者的足跟常尋不到膝蓋,下移時搖擺不定且常不能和股骨保持接觸。

  3、快速輪替試驗 以一側手快速連續拍打對側手背;或前臂快速地作旋前旋後動作,或用手的掌側和背側交替接觸桌麵;小腦損害時 以上動作笨拙,節律不均。

  4、反跳試驗 患者閉眼,一側上肢用力握拳屈曲,醫師用力使其拉開的過程中突然放鬆,正常脆保護動作,不會自己碰自己,小腦病變時.由於控製主動肌和桔抗肌的協調功能不良常導致動作過度而捶擊自己。或維持兩臂向前平伸的姿勢。檢查者分別或同時突然向下推動其臂部,然後鬆開,正常人能準確恢複到原位。小腦性共濟失調的患者不能正常地控製主動肌和桔抗肌的協調,往往使動作過度和上下擺動時間過長。檢查下肢時可在患者維持屈髓屈膝各90o的姿勢時推動其小腿,檢查及意義同上。

  5、過指試驗 患者上肢向前平伸,示指放在檢查者固定不動的手指上,然後囑患者將手上抬至垂直位置,再複下降到檢查者的手指上, 檢查時囑患者始終維持上肢伸直。先睜眼後閉眼檢查。前庭性共濟失調時,上肢下降時偏向迷路有病變的一側;感覺性共濟失調時,閉眼時常尋不到檢查者的手指,但沒有固定不變的偏斜方向則腦性共濟失調時,一般僅患側上肢向外側偏斜。

  6、趾-指試驗 患者仰臥,上舉大眼趾來觸及湖者伸出的手指,後者時常改變位置,要求患者跟蹤準確。

  7、起坐試驗 患者仰臥,兩手置於胸前不支撐而坐起,正常人僅軀於屈曲兩下肢可下壓而不離開床麵,小腦損害的患者髓部和軀幹同時屈曲,雙下肢抬起,稱聯合屈曲征。

  三、輔助檢查

  1、小腦性共濟失調 應檢查腦CT或MRI,以排除小腦腫瘤、轉移瘤、結核瘤或膿腫及血管病及小腦變性及萎縮等。

  2、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 如定位病變位於周圍神經應檢查肌電圖、體感誘發電位;如考慮在後根病變或後索病變應檢查肌電圖、誘發電位、病變部位的MRI,腦脊液檢查,或脊髓造影檢查。考慮在丘腦或頂葉時最好檢查腦CT或MRI

  應與下麵的症狀相鑒別診斷:

  1.小腦性共濟失調是由於小腦及其有關聯的神經結構病變引起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可通過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來觀察,如穿衣、係扣、端水、書寫、進食、言語、步態等。行走不穩,步態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並努力用雙上肢協助維持身體的平穩。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降低而轉變為痙攣狀態,共濟失調步態也可隨之轉變為痙攣性共濟失調步態。站立不穩,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明顯,更易摔倒”。隨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或不能,直至臥床。

  2.前庭性共濟失調:因前庭係統損害引起,以平衡障礙為主。特征為靜止與運動時均出現平衡障礙。與小腦性共濟失調有相同點,如站立時兩足基底寬、身體不穩、向側方或後方傾倒、步行時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顯眩暈、眼震和前庭功能試驗異常等可資鑒別。

  3.脊髓性共濟失調:為脊髓後根後索病損造成深感覺障礙所引起。視覺可以代償,因此龍伯征陽性,跟膝脛試驗不穩準,同時伴有下肢位置覺、震動覺障礙。見於脊髓病變、周圍神經質、弗利德裏失調。

  4.大腦性共濟失調是大腦額葉、頂葉、顏葉、枕葉、腹腔體部等部位病變時,都可出現共濟失調。額葉共濟失調是由於額葉 腦橋 小腦束受損引起。特點為站立或步行時出現,若下肢出現失用症時應高度考慮額葉病變。頂葉共濟失調常伴有深感覺障礙,頂葉中的旁中央小葉損害出現小腦症狀及尿便障礙。領葉共濟失調可伴有領葉其他體征。

  遺傳性共濟失調的預防主要在於遺傳谘詢,但因這類疾病有多種遺傳方式,故遺傳谘詢目前仍有困難。因此預防主要是避免近親結婚;對於有家族史的成員,從兒童起就定期去醫院檢查,及早發現有無骨骼畸形、眼部症狀、心髒病變,以及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症狀,以便及早治療,可能使疾病進展得以延緩或使靜止穩定的時期得以延長。

相關醫生

更多>

  • 李秀蓮,主任醫師
    李秀蓮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盧秀英,主任醫師
    盧秀英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急救科

    擅長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時華,主任醫師
    席時華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眼底

    擅長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 李晶,主任醫師
    李晶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眼底

    擅長疾病: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共濟失調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輕微癲癇需要醫治嗎?

輕微癲癇,即癲癇小發作,雖然症狀較輕,但仍然需要治療。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其發作可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有助於控製病情,減少發作頻率,降低潛在的並發症風險。治療輕微癲癇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和心理支持等。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確保安全有效。

黑頭粉刺痣如何治療?

黑頭粉刺痣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個體情況,通常包括日常護理、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等多種方法。日常護理中,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摩擦和擠壓是基礎。藥物治療方麵,可使用含有水楊酸、果酸等成分的產品,以促進角質代謝和減少皮脂分泌。物理治療如激光治療、光子嫩膚等,可以針對特定類型的黑頭粉刺痣進行改善。此外,患者應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膚的化妝品和護膚品,減少皮膚負擔。具體治療方案應在專業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羊水減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羊水減少,醫學上稱為羊水過少,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首先,胎兒發育異常,如胎兒畸形、胎兒生長受限等,可能導致羊水生成減少。其次,胎盤功能不全,影響胎兒與母體間的物質交換,導致羊水生成不足。此外,母體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響羊水量。最後,羊膜破裂導致羊水外流,也是羊水減少的原因之一。針對羊水減少的原因,需進行綜合評估和個體化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狀包括持續咳嗽、咳痰,痰液通常為白色或黃色黏稠狀,尤其在早晨較為明顯。患者可能伴有氣短或呼吸困難,尤其在體力活動後加劇。此外,患者可能會有胸悶、喘息等症狀。在急性加重期,症狀可能加重,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會隨季節變化而波動,尤其在冬季或氣候變化時更為明顯。

小兒中度腦損傷有哪些後遺症?

小兒中度腦損傷可能導致多種後遺症,包括但不限於運動功能障礙,如肌肉無力、協調性差、步態異常;認知障礙,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語言障礙,如言語表達困難、理解能力下降;情緒和行為問題,如情緒不穩定、攻擊性行為、社交障礙;以及癲癇發作等。這些後遺症的嚴重程度和表現形式因個體差異而異,需要綜合評估和個體化治療。

丙型肝炎病毒是什麼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種主要通過血液傳播的病毒性肝炎,可導致肝髒炎症和損傷。該病毒可引發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製品、不潔注射、性接觸以及母嬰傳播等。感染後,患者可能出現乏力、黃疸、肝區不適等症狀,但許多感染者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及時的抗病毒治療對於控製病毒複製、減緩疾病進展至關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