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中有配穴一說,現在就說說中醫針灸中的幾大配穴,一起來看看吧。
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表裏經配穴、上下配穴、前後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的關係,盡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適當配伍次要腧穴。
本經配穴法:某一髒腑、經脈發生病變而末涉及其它髒腑時,即選取該病變經脈上的腧穴,配成處方進行治療。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時遠取本經之尺澤、太淵。
表裏經配穴法:本法是以髒腑、經脈的陰陽表裏配合關係為依據。即當某一髒腑經脈有病時,取其表裏經腧穴組成處方施治。如,肝病可選足厥陰經的太衝配與其相表裏的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將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與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如胃病取內關配足三裏,牙痛取合穀配內庭,脫肛或子宮脫垂取百會配長強。此外,八脈交會穴配合,如內關配公孫,外關配臨泣,後溪配申脈,列缺配照海等,也屬於本法的具體應用。
前後配穴法:前指胸腹,後指背腰。選取前後部位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稱為前後配穴法,亦名“腹背陰陽配穴法”。凡治髒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門,後取胃俞、胃倉;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後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選取肢體左右兩側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臨床應用時,一般左右穴同時取用,如心病取雙側心俞、內關,胃痛取雙側胃俞、足三裏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時並用,如左側麵癱,取左側頰車、地倉,配合右側合穀等;左側偏頭痛,取左側頭維、曲鬢,配合右側陽陵泉、俠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