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神經末梢這個詞可能會有點陌生,但是不難理解,從字麵上來看就是說感覺的反應器,大家平時摸到燙的東西感覺燙,劃破手感覺疼就是感覺神經末梢的作用,所有我們對外界的感受都會從中反映出來,下麵就讓我們更加詳細的來了解它吧。
感覺神經末梢是感覺神經元周圍突的終末部分,該終末與其他結構共同組成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並將刺激轉化為神經衝動,傳向中樞,產生感覺。感覺神經末梢按其結構可分遊離神經末梢和有被囊神經末梢兩類。
遊離神經末梢折疊編輯本段
遊離神經末梢(free nerve ending)結構較簡單。較細的有髓或無髓神經纖維的終末部分失去施萬細胞,裸露的軸突末段分成細支,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細胞間,或分布在各型結締組織內,如骨膜、腦膜、血管外膜、關節囊、肌腱、韌帶、筋膜和牙髓等處。此類末梢感受冷、熱、輕觸和痛的刺激
有被囊神經末梢
有被囊神經末梢外麵均包裹有結締組織被囊,它們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觸覺小體、環層小體和肌梭。
觸覺小體
觸覺小體分布在皮膚真皮乳頭內,以手指、足趾的掌側的皮膚居多,感受觸覺,其數量可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觸覺小體呈卵圓形,長軸與皮膚表麵垂直,外包有結締組織囊,小體內有許多橫列的扁平細胞。有髓神經纖維進入小體時失去髓鞘,軸突分成細支盤繞在扁平細胞間
環層小體
環層小體體積較大(直徑1~4mm),卵圓形或球形,廣泛分布在皮下組織、腸係膜、韌帶和關節囊等處,感受壓覺和振動覺。小體的被囊是由數十層呈同心圓排列的扁平細胞組成,小體中央有一條均質狀的圓柱狀。有髓神經纖維進入小體失去髓鞘,裸露軸突穿行於小體中央的圓柱體內。
肌梭
肌梭:是分布在骨骼肌內的梭形小體,長約1~7mm,外有結締組織被囊,內含若幹條細小的骨骼肌纖維稱梭內纖維。梭內肌纖維的中段肌漿較多,肌原纖維較少,有些肌纖維的細胞核排列成串,有些肌纖維的細胞核聚集在中段而使中段膨大。感覺神經纖維進入肌梭時失去髓鞘,其軸突細支呈環狀包繞梭內肌纖維的兩端。肌梭是一種本體感受器,主要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在調節骨骼肌的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著名的膝跳反射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用手敲打膝蓋然後會導致消退彈起,如果咱們的神經末梢除了問題就會導致我們對外界的感覺不敏感,引起身體的各種不良反應,也就是電視劇中常見的失去知覺,所以希望大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