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你感覺自己無緣無故得了顱骨缺損,其實這種病的潛伏期我們自己沒有注意,最後才造成疾病發生了。下麵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實有時候,很多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可怕。
顱骨缺損的治療是施行顱骨修補成形術,但對手術的時機、方法和選用的材料以及適應證與禁忌證均須認真考慮,特別是病人要求修補顱骨缺損的目的,希望解決什麼問題。因為單純的顱骨成形術對腦外傷後功能性症狀、精神障礙和外傷性癲癇等表現的治療效果是難以預測的。
目前可供顱骨成形使用的修補材料有自體組織和異體材料兩種,前者係用病人自身的肋骨、髂骨或顱骨,後者則屬高分子聚合物及金屬等植入材料。因修補的具體方法不同,又可分為鑲嵌法和覆蓋法兩種術式。目前采用後一種方法者漸多。
顱骨缺損修補的時機,應視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況而定,如在單純凹陷性骨折作塌陷骨片摘除後,即可同期一次手術完成修補術。但是對開放性顱腦損傷所致顱骨缺損,則應在初期清創術後,傷口愈合3~6月,始考慮顱骨成形術。倘若開放傷口已經發生感染,修補手術至少應推遲到傷口愈合半年以上再考慮。目前公認的手術指征為:
1、顱骨缺損大於直徑3cm者。
2、缺損部位有礙美觀。
3、引起長期頭昏、頭痛等症狀難以緩解者。
4、腦膜-腦瘢痕形成伴發癲癇者(需同時行癇灶切除術)。
5、嚴重精神負擔影響工作與生活者。
對初期清創不徹底、局部已感染、顱內存有病灶及顱內壓增高的病人,暫勿施行顱骨成形術。另外,部分全身情況差、神經缺損嚴重、不能自理生活者;或缺損區頭皮菲薄有大片瘢痕者,亦勿急於修補,可外蓋局部頭盔暫時保護,待條件成熟後再考慮成形手術。
關於修補顱骨的材料,種類甚多,各有利弊。自體骨雖然組織反應小,但需在供骨區和植骨區兩處施術,增加病人痛苦且整形效果較差。有人將大骨瓣減壓所取下的骨片包埋在腹部皮下,作為日後修補之用,由於須作兩處手術,而且骨片常常被吸收變小以致鬆動下凹,采用異體骨又因冷藏於骨庫,增加了汙染的機會,異物反應也較大,故均已少用。金屬顱骨成形片如不鏽鋼板及網片、鉭板或鈦合金板及網片均有較強抗壓性能,組織相容性亦好,但因具有導熱性、邊緣銳利容易穿破頭皮並有影響X線檢查的缺點,尚待改進;平板有機玻璃經加熱塑形作為修補材料,具有方便易行的優點,但對整形要求較高的眼眶、鼻根等處則效果欠佳,同時,抗衝壓強度較差容易碎裂亦非理想材料。由高分子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共聚物的粉劑加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水劑互相混合製成的可塑性自凝材料,既有良好的塑形性能,又能自凝固化形成堅固穩定的永久性植片,具有強度適宜、組織相容性好、不易降解、不影響X線檢查等優點。近年來有人在上述雙組分材料中添加了製孔劑,研製出可塑性微孔型人工顱骨材料。植入人體後,成纖維細胞可以長入植片的微孔,使植片與組織融為一體,且有鈣化和骨化趨勢,可謂較理想的顱骨修補材料。此外,加網增強的矽橡膠顱骨板、羥基磷灰石或陶瓷材料所製成的新型顱骨成形植片亦有較好的性能。
手術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施術,頭皮切口呈弧形,皮瓣基蒂部血供應充分保證。分離頭皮時勿損傷深麵的硬腦膜,以免術後積液。采用覆蓋法修補時,骨缺損區周邊無需修整,骨衣也不必切開,用稍大於缺損的植片覆蓋在缺損區,四周用粗絲線固定在骨衣上即可。可塑性鈦合金板及網片固定采用鈦釘直接固定在顱骨上。但必須使用強度大、質地好、周邊薄的材料,才能與顱骨的形態和弧度相吻合。若采用鑲嵌法則需沿骨缺損緣切開骨衣並加修整,然後將剪裁合適的植片鑲嵌在骨缺損處,周邊鑽孔用粗絲線固定在骨緣上。應注意在前額部行鑲嵌法修補時,勿打開額竇,以免引起感染。術畢,應分層縫合頭皮,不放引流,適當加壓包紮。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需要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這種顱骨缺損,通過上麵的介紹,我們就大概知道了。一定注意生活細節,保護自己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