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幾天讓我看一個棕色的東西,他說是碧鬆根下茯苓多,這是什麼啊,我剛開始看外觀就像是石頭一樣,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朋友說我見識少,這種碧鬆根下的茯苓是最好的。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就像平時血壓增高和身體免疫力低啊,都是有很好的緩解的作用的,還可以治療失眠和健忘,到底碧鬆根下的茯苓是什麼呢,有哪些營養價值呢,現在就一起看看。
著名中藥茯苓,同其他蘑菇一樣不能獨立生活,主要寄生在鬆樹根部,也可長在漆樹、櫟樹、冷杉、桉樹、橙桑等樹木根部。
在野外,當茯苓孢子侵入鬆樹後,就長出許多細絲,叫菌絲,菌絲在樹中吸收營養繼續生長發育,便在鬆樹根上長出一個大疙瘩,我們稱為菌核。菌核質地堅硬,有的球形,有的橢圓形,小的有一二斤左右,大的可達好幾 十斤,最大可達百來斤,這就是名貴中藥茯苓。
茯苓,俗稱雲苓、鬆苓、茯靈,為寄生在鬆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裏麵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鬆或赤鬆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類等物質,還含有鉀、鈣、鎂、磷、鐵、硫及二氧化矽等礦物質。
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內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子實體傘形,直徑0.5~2毫米,口緣稍有齒;有性世代不易見到,蜂窩狀,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擔子棒狀,擔孢子橢圓形至圓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
以上的這些關於碧鬆根下茯苓多的介紹都是我朋友像我講述的,讓我的視野又增寬了不少,增長了見識,茯苓可以做菜肴和做粥,味道都是特別的好喝的,要想補身體最好是在春天,不是都是春天是萬物發芽的季節嗎,也是補身體的最好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