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概念我們在上文中經過學習,已經了解了,也知道它的一些臨床症狀。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小兒發燒的概述。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一點簡單的醫學知識,這樣在處理一些家庭急救時,就能用上,而不是等著著急。尤其現在,孩子是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家家都是當個寶貝疙瘩的疼著,一旦孩子有點什麼不適,不光孩子遭罪,大人也跟著揪心,整個家庭都會忙的不可開交。
小兒發燒是指當小兒發熱,溫度在39.1~41℃左右。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
小兒發燒的原因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隻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這是因為疫苗進入體內後,刺激免疫係統產生抗體的一種表現,為正常現象,隻要體溫不超過38.5°C,可以不用退熱藥,給孩子多喝水就好。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隻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單純隻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提醒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那麼哪些方法是爸媽在未帶寶寶就醫前,可在家中事先處理的呢?綜合專家的建議,作為父母的您,正確的退燒方法應該是: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隻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遵從醫囑,正確處理,孩子會安然無恙的。了解孩子發燒的真正原因,就能對症下藥,給寶寶用上正確的退燒方法,孩子會很快恢複,剩下的隻需要觀察就好,最好病後的護理工作,父母要做好處理工作,不能慌亂,不然孩子也會慌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