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頭部> 遺傳性共濟失調

遺傳性共濟失調簡介

相關問答

  遺傳性共濟失調(hereditaryataxia)是一組以慢性進行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為特征的遺傳變性病;世代相傳的遺傳背景、共濟失調表現及小腦損害為主的病理改變是三大特征。本組疾病除小腦及傳導纖維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後柱、錐體束、腦橋核、基底核、腦神經核、脊神經節和自主神經係統等。共濟失調步態最先出現且逐漸加重,最終使患者臥床,臨床症狀複雜、交錯重疊,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現高度異質性。

【詳情】

01遺傳性共濟失調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小腦性共濟失調(cerebellarataxia,CA)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近年來部分亞型基因已被克隆和測序,顯示致病基因三核苷酸(如CAG)重複序列動態突變,拷貝數逐代增加為致病原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具有遺傳異質性,最具特征性的基因缺陷是擴增的CAG三核苷酸重複編碼多聚穀氨酰胺通道,該通道在功能不明蛋白(ataxins)和神經末梢上發現的P/Q型鈣通道α1A亞單位上;其他類型突變包括CTG三核苷酸(SCA8)和ATTCT五核苷酸(SCA10)重複序列擴增,在許多病例中這種擴增片斷的大小與疾病嚴重性有關,且發病年齡愈小,病情愈重。

  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DA)是9號染色體長臂(9q13-12。1)frataxin基因非編碼區GAA三核苷酸重複序列異常擴增所致,正常GAA重複擴增42次以下,病人異常擴增(66~1700次)形成異常螺旋結構可抑製基因轉錄。

二、發病機製

  小腦性共濟失調(ADCA)病理改變主要表現小腦、脊髓和腦幹變性,故又稱為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根據臨床特點和基因定位分為SCA1~21種亞型。

  SCAs基因突變改變蛋白的性質,使之無法被正常加工,異常加工的片斷與一種參與非溶酶體降解的缺陷蛋白泛素(ubiquitin)結合,共同以蛋白酶體(protease)的複合體形式轉運至核內,推測這種核內蛋白聚集可影響細胞核的功能。每種SCA亞型基因位於不同的染色體,有不同的大小和基因突變部位,例如,SCA1基因位於染色體6q22-23,基因組跨度450Kb,cDNA長11Kb,含9個外顯子,編碼81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1蛋白,該蛋白位於細胞核,CAG突變位於8號外顯子,擴增拷貝數為40~83,正常人為6~38。SCA3(MJD)是我國最常見的SCA亞型,基因位於14q24。3-32,至少含4個外顯子,編碼9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3蛋白,分布在細胞質中,CAG突變位於4號外顯子,擴增拷貝數為61~89,正常人為12~41。

  盡管SCA有共同的基因突變機製,導致各亞型臨床表現雷同,但仍有差異,如有的伴眼肌麻痹,有的伴視網膜色素變性,病理損害部位和程度也不相同,提示除了多聚穀氨酰胺毒性作用外,其他因素可能也參與發病。

  SCA共同的病理改變主要是小腦、腦幹和脊髓變性和萎縮,但各亞型也有其特點,如SCA1主要是小腦、腦幹的神經元丟失,脊髓小腦束和後索受損,很少累及黑質、基底核及脊髓前角細胞;SCA2以下橄欖核、腦橋、小腦損害為重;SCA3主要損害腦橋和脊髓小腦束;SCA7的特征是視網膜神經細胞變性。

  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DA)基因產物frataxin蛋白存在於脊髓、骨骼肌、心髒及肝髒等細胞線粒體內膜,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而發病。重複擴增愈多,發病年齡愈早。肉眼可見脊髓變細,胸段明顯;鏡下顯示後索、脊髓小腦束和皮質脊髓束變性,後根神經節和Clarke柱神經元丟失,周圍神經膠質增生,腦幹、小腦和大腦受累較輕。心髒因心肌肥厚而擴大。

02遺傳性共濟失調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遺傳性共濟失調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本病易出現心肺並發症,如心髒擴大、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等,應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03遺傳性共濟失調有哪些典型症狀

臨床症狀

 1、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是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的最常見特發性變性疾病,由Friedreich(1863)首先報道,本病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征,如兒童期發病,肢體進行性共濟失調,伴錐體束征,發音困難,深感覺異常,脊柱側突,弓形足和心髒損害等。

  (1)通常4~15歲起病,偶見嬰兒和50歲以後起病者,男女均可受累,首發症狀為進展性步態共濟失調,步態蹣跚,左右搖晃,易於跌倒;2年內出現雙上肢共濟失調,表現動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顫;在此早期階段膝腱反射和踝反射消失,出現小腦性構音障礙或暴發性語言,雙上肢反射及部分患者雙膝腱反射可保存,雙下肢關節位置覺和振動覺受損,輕觸覺,痛溫覺通常不受累,雙下肢無力發生較晚,可為上或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或二者兼有。

  (2)患者在出現症狀前5年內通常出現伸性蹠反射,足內側肌無力和萎縮導致弓形足伴爪型趾,是常見的體征,也可以是未患病家族成員孤立的表現,進行性嚴重脊柱後側凸畸形可導致功能殘疾和慢性限製性肺部疾病,心肌病有時隻能由超聲心動圖檢出,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他異常包括視神經萎縮,眼球震顫(多為水平性),感覺異常,震顫,聽力喪失,眩暈,痙攣,下肢疼痛和糖尿病等。

  (3)查體可見跟膝脛試驗和閉目難立征陽性,75%有上胸段脊柱畸形,約25%患者有視神經萎縮,50%伴弓形足,85%伴心律失常或心髒雜音,10%~20%伴糖尿病。

  (4)輔助檢查:①X片可見脊柱和骨骼畸形;MRI可見脊髓變細;②心電圖常見T波倒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示心室肥大,視覺誘發電位波幅下降;③DNA分析FRDA基因18號內含子GAA大於66次重複。

 2、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pinocerebellarataxia,SCA)是遺傳性共濟失調的主要類型,包括SCA1~21,成年期發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及共濟失調等是本病的共同特征,並表現在連續數代中發病年齡提前和病情加重(遺傳早現),各亞型症狀相似,交替重疊,遺傳早現現象是SCA的典型表現,症狀逐代加重。

  (1)SCA共同症狀體征:30~40歲隱襲起病,緩慢進展,也有兒童期及70歲起病者;下肢共濟失調為首發症狀,表現走路搖晃,突然跌倒和講話含糊不清,以及雙手笨拙,意向性震顫,眼球震顫,癡呆和遠端肌萎縮等;檢查可見肌張力障礙,腱反射亢進,病理征,痙攣步態,音叉振動覺及本體覺喪失,通常起病後10~20年不能行走。

  (2)除共同臨床表現外,各亞型有各自的特點,如SCA1眼肌麻痹,上視不能較明顯;SCA2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球慢掃視運動較明顯;SCA3肌萎縮,麵肌及舌肌纖顫,眼瞼退縮形成凸眼;SCA8常有發音困難;SCA5病情進展非常緩慢,症狀較輕;SCA6早期大腿肌肉痙攣,下視震顫,複視和位置性眩暈;SCA10純小腦征和癲癇發作;SCA7視力減退或喪失,視網膜色素變性,心髒損害也較突出。

  3、遺傳性痙攣截癱:多數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也有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連隱性遺傳,大多在兒童起病,男性多見,主要表現為逐漸進展的下肢痙攣性癱瘓,早期症狀為行走時雙腿僵硬,不靈活,肌力減弱,由於下肢伸肌張力增高呈剪刀步態,膝,跟腱反射活躍,病理征陽性,感覺多無障礙,多數有弓形足,但不如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明顯,有時伴有眼球震顫和脊柱側凸,疾病緩慢進展,以後雙上肢也受影響,如累及延髓支配肌群時可出現構音障礙,吞咽困難,晚期括約肌功能也發生輕度障礙。

  臨床上僅根據各亞型特征性症狀,體征確診仍困難者(SCA7除外),可用PCR法準確判定亞型及CAG擴增次數,進行基因診斷。

04遺傳性共濟失調應該如何預防

  應進行遺傳谘詢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本病發展緩慢,如無嚴重的的心肺並發症,多數不影響壽命少數患者臥床不起而殘廢

05遺傳性共濟失調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腦脊液檢查正常。

  2、確診SCA及區分亞型可行PCR分析,用外周血白細胞檢測相應基因CAG擴增,證明SCA的基因缺陷。

  3、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DA):DNA分析,FRDA基因18號內含子GAA大於66次重複。

二、影像學檢查

  1、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CT或MRI顯示小腦萎縮很明顯,有時可見腦幹萎縮;腦幹誘發電位可出現異常,肌電圖顯示周圍神經損害。

  2、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DA)X片可見脊柱和骨骼畸形;MRI可見脊髓變細;心電圖常見T波倒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示心室肥大,視覺誘發電位波幅下降。

06遺傳性共濟失調病人的飲食宜忌

  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07西醫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1、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目前無特效治療,輕症病人可用支持療法和功能訓練,矯形手術如肌腱切斷術可糾正足部畸形。抗感染治療的進展使感染已不常見。

  2、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亦無特異性治療,對症治療可緩解症狀。

  (1)左旋多巴可緩解強直等錐體外係症狀,毒扁豆堿或胞磷膽堿(胞二磷膽堿)促進乙酰膽堿合成;巴氯芬(氯苯胺丁酸)可減輕痙攣,金剛烷胺可改善共濟失調,共濟失調伴肌陣攣首選氯硝西泮;三磷腺苷(ATP)、輔酶A、肌苷和維生素B族等神經營養藥可以試用。

  (2)手術治療:可行視丘毀損術。

  (3)康複訓練、物理治療及輔助行走器械可能有所裨益。

二、預後

  1、心肌病變為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較常見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現症狀5年內不能獨立行走,10~20年內臥床不起,有症狀平均患病期約25年,平均死亡年齡約35歲。

  2、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亦通常起病後10~20年不能行走。常死於並發症。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