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頭部> 損傷性休克

損傷性休克簡介

相關問答

  嚴重創傷特別是在伴有一定量出血時常引起休克,稱為創傷性休克。損傷性休克多見於一些遭受嚴重損傷的病人,如骨折、擠壓傷、大手術等。血漿或全血喪失至體外,加上損傷部位的出血、水腫和滲出到組織間隙的液體不能參與循環,可使循環血量大減。至於受傷組織逐漸壞死或分解,產生具有血管抑製作用的蛋白分解產物,如組織胺、蛋白酶等,引起微血管擴張和管壁通透性增加,也使有效循環血量進一步減少,組織更加缺血。

【詳情】

01損傷性休克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創傷可以引發一係列的病理生理改變。其基本變化是存在體液分布不均。周圍血管可以擴張,心排出功能可以正常,甚至會有代償性增高,而組織灌注壓是不足的。

  創傷性休克可以伴有因失血和失液造成的低容量性休克。其中包括化學介質、損傷因子、氧自由基、毒性物質的作用,以及神經內分泌的變化,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強,造成滲出。是為血管損傷滲出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故應該屬於血管源性休克。雖然是低容量性休克,但卻與失血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有所不同。創傷性休克伴有大量的體液丟失,並在血管外間隙有大量的體液被隔離開,更多地激活炎性介質,並且會發展成為急性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

  微循環障礙(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致微循環動脈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發生功能和代謝障礙,是各型休克的共同規律。休克時微循環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期,即微循環缺血期、微循環淤血期和微循環凝血期(詳細請見失血性休克)。

  從微循環的淤血期發展為微循環凝血期是休克惡化的表現。其特點是:在微循環淤血的基礎上,於微循環內(特別是毛細血管靜脈端、微靜脈、小靜脈)有纖維蛋白性血栓形成,並常有局灶性或彌漫性出血;組織細胞因嚴重缺氧而發生變性壞死。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與休克的聯係極為密切,那麼休克如何引起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呢?

 1、應激反應使血液凝固性升高。致休克的動因(如創傷、燒傷、出血等)和休克本身都是一種強烈的剌激,可引起應激反應,交感神經興奮和垂體-腎上腺皮質活動加強,使血液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加強,為凝血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2、凝血因子的釋放和激活。有的致休克動因(如創傷、燒傷等)本身就能使凝血因子釋放和激活。例如,受損傷的組織可釋放出大量的組織凝血活素,起動外源性凝血過程;大麵積燒傷使大量紅細胞破壞,紅細胞膜內的磷脂和紅細胞破壞釋出的ADP,促進凝血過程。

3、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局部組織胺、激肽、乳酸等增多。這些物質一方麵引起毛細血管擴張淤血,通透性升高,血流緩慢,血液濃縮紅細胞粘滯性增加,有利於血栓形成;另一方麵損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暴露膠元,激活凝血因子Ⅻ和使血小板粘附與聚集。

 4、缺氧使單核吞噬細胞係統功能降低,不能及時清除凝血酶元酶、凝血酶和纖維蛋白。結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而發生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應當指出,在不同類型的休克,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形成的早晚可不相同。例如,在燒傷性和創傷性休克時,由於有大量的組織破壞,感染中毒性休克時,由於內毒素對血管內皮的直接損傷,因而都可較早地發生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而在失血性休克等,則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發生較晚。

02損傷性休克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休克常可引起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播散性血管內凝血一旦發生,將使微循環障礙更加嚴重,休克病情進一步惡化,這是因為:

  1、廣泛的微血管阻塞進一步加重微循環障礙,使回心血量進一步減少。

  2、凝血物質消耗、繼發纖溶的激活等因素引起出血,從而使血容量減少。

  3、可溶性纖維蛋白多聚體和其裂解產物等都能封閉單核吞噬細胞係統,因而使來自腸道的內毒素不能被充分清除。

  由於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生和微循環淤血的不斷加重,由於血壓降低所致的全身微循環灌流量的嚴重不足,全身性的缺氧和酸中毒也將愈益嚴重;嚴重的酸中毒又可使細胞內的溶酶體膜破裂,釋出的溶酶體酶(如蛋白水解酶等)和某些休克動因(如內毒素等)都可使細胞發生嚴重的乃至不可逆的損害,從而使包括心、腦在內的各重要器官的機能代謝障礙也更加嚴重,這樣就給治療造成極大的困難,故本期又稱休克難治期。

03損傷性休克有哪些典型症狀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診斷,一般不難,重要的是要作出早期診斷,待到血壓下降才診斷休克,有時可能已嫌太遲,凡遇到大量失血,失水或嚴重創傷時,均應想到休克發生的可能,在觀察過程中,如發現病人有精神興奮,煩躁不安,出冷汗,心率加速,脈壓縮小,尿量減少等,即應認為已有休克,如病人口渴不止,神誌淡漠,反應遲鈍,皮膚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呼吸淺而快,脈搏細速,收縮壓降至12kPa(90mmHg)以下和尿少等,則應認為已進入休克抑製期,至於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可根據病人有嚴重感染的存在,又出現休克代償期的某些臨床表現,或突然出現明顯的過度換氣來考慮,高阻力型感染性休克具有一些習見的休克表現,診斷不難,但低阻力型感染性休克病人缺少這些習見的休克表現,診斷比較困難,尚需進行一些特殊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休克的監測通過對休克病人的監測,既可以進一步肯定診斷,又可以較好地判斷病情和指導治療。

  根據休克的病程演變,休克可分為兩個階段,即休克代償期和休克抑製期,或稱休克前期或休克期。

  1、休克代償期

  創傷伴出血,當喪失血容量尚未超過20%時,由於機體的代償作用,病人的的中樞神經係統興奮性提高,交感神經活動增加。表現業精神緊張或煩躁、麵色蒼白、手足濕冷、心率加速、過度換氣等。血壓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動脈收縮情況的舒張壓升高,故脈壓縮小。尿量正常或減少。這時,如果處理得當,休克可以很快得到糾正。如處理不當,則病情發展,進入抑製期。

2、休克抑製期

  病人神誌淡漠、反應遲鈍,甚至可出現神誌不清或昏迷、口唇發紺、出冷汗、脈搏細速、血壓下降、脈壓差更縮小。嚴重時,全身皮膚粘膜明顯紫紺,四肢冰冷,脈搏捫不清,血壓測不出,無尿。還可有代謝性酸中毒出現。皮膚、粘膜出現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則表示病情已發展至彌用性血管內凝血階段。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脈速、煩躁、紫紺或咯出粉紅色痰,動脈血氧分壓降至8kPa(60mmHg)以下,雖給大量氧也不能改善症狀和提高氧分壓時,常提示呼吸困難綜合征的存在。

  休克的臨床表現一般都隨休克的病演變而改變。

04損傷性休克應該如何預防

  損傷性休克預防分為以下三個方麵:

  1、及時換藥,做好局部消毒達到要求,做到積極防治感染;

  2、做好外傷的現場處理,如及時止血、鎮痛、保溫等

  3、對失血或失液過多(如嘔吐、腹瀉、咯血、消化道出血、大量出汗等)的患者,應及時酌情補液或輸血

05損傷性休克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中心靜脈壓

  靜脈係統容納全身血量的55%~60%,中心靜脈壓的變化一般經動脈壓的變化為早,它受許多因素影響,主要有:

  1、血容量。

  2、靜脈血管張力。

  3、右心室排血能力。

  4、胸腔或心包內壓力。

  5、靜脈回心血量,中心靜脈壓的正常值為0.49~0.98kPa(5~10cmH2O),在低血壓情況下,中心靜脈壓低於0.49kPa(5cmH2O)時,表示血容量不足;高於1.47kPa(15cmH2O)時,則提示心功能不全,靜脈血管床過度收縮或肺循環阻力增加;高於1.96kPa(20cmH2O)時,則表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連續測定中心靜脈壓和觀察其變化,要比單憑一次測定所得的結果可靠。

  二、肺動脈楔壓

  中心靜脈壓不能直接肺靜脈,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壓力,因此,在中心靜脈壓升高前,左心壓力可能已有升高,但不能被中心靜脈壓的測定所發現,用Swan-Gans肺動脈漂浮導管,從周圍靜脈插入上腔靜脈後,將氣囊充氣,使其隨血流經右心房,右心室而進入肺動脈,測定肺動脈壓和肺動脈楔壓,可了解肺靜脈,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張末期的壓力,藉此反映肺循環阻力的情況,肺動脈壓的正常值為1.3~2.9kPa,肺動脈楔壓的正常值為0.8~2.0kPa,增高表示肺循環阻力增加,肺水腫時,肺動脈楔壓超過4.0kPa,當肺動脈楔壓已增高,中心靜脈壓雖無增高時,即應避免輸液過多,以防引起肺水腫,並應考慮降低肺循環阻力,通過肺動脈插管可以采血進行混合靜脈血氣分析,了解肺內動靜脈分流情況,也即是肺的通氣/灌流之比的改變程度,導管的應用有一定的並發症,故僅在搶救嚴重的休克病人而又必需時才采用,導管留置在肺動脈內的時間不宜超過72小時。

  三、心排出量和心髒指數

  休克時,心排出量一般都有降低,但在感染性休克時,心排出量可較正常值高,故必要時,需行測定,以指導治療,通過肺動脈插管和溫度稀釋法,測出心排出量和算出心髒指數,心髒指數的正常值為3.20±0.20/L(min·m2)。

  四、動脈血氣分析

  動脈血氧分壓(PaO2)正常值10~13.3kPa(75~100mmHg),動脈知二氧化碳分壓(PaCO2)正常值為5.33kPa(40mmHg),動脈血pH值正常為7.35~7.45,休克時,如病人原無肺部疾病,由於常有過度換氣,PaCO2一般都較低或在正常範圍內,如超過5.9~6.6kPa(45~50mmHg)而通氣良好時,往往是嚴重的肺功能不全的征兆,PaO2低於8.0kPa(60mmHg),吸入純氧後仍無明顯升高,常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信號,通過血氣分析,還可了解休克時代謝酸中毒演變。

  五、動脈血乳酸鹽測定

  正常值為1~2mmol/L,一般說來,休克持續時間愈長,血液灌流障礙愈嚴重,動脈血乳酸鹽濃度也愈高,乳酸鹽濃度持續升高,表示病情嚴重,預後不佳,乳酸鹽濃度超過8mmol/L者,死亡率幾達100%。

 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實驗室檢查

  對疑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病人,應進行有關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程度的檢查,以及反映纖維蛋白溶解性的檢查,血小板計數低於80×109/L,纖維蛋白原少於1.5g/L,凝血酶原時間較正常延長3秒以上,以及副凝固試驗陽性,即可確診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06損傷性休克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休克後補血食療方

  1、紅糖桃仁粳米粥

  功效:化淤止血,養血益胃。對婦女淤血內停所致的產後出血較為有效。

  原料:桃仁35克,粳米100克,紅糖50克。

  製法:

  (1)將粳米淘洗幹淨,待用。

  (2)把桃仁去皮尖,清水洗淨,待用。

  (3)將粳米與桃仁齊放入洗淨的煮鍋中,加清水適量,置於爐火上煮,待米爛汁粘時離火,加入紅糖攪化調味即可食用。

 2、大棗花生桂圓泥

  功效:清氣醒脾,調中開胃,補血止血。適用於婦女產後子宮出血和缺鐵性貧血等症。

  原料:大棗100克,花生米100克,桂圓肉15克,紅糖少許。

  製法:

  (1)將大棗去核,清水洗淨,待用。

  (2)把花生、桂圓肉也洗一洗,待用。

  (3)將大棗、花生米、桂圓肉放入大碗內,共搗為泥,加入紅糖攪勻後,上籠蒸熟即成。

  3、三七燉雞蛋

  功效:化淤止血,養血活血,能絡止痛。此方重在化淤而止血,故對淤血內停所致的婦女產後出血甚為適宜。

  原料:雞蛋3個,三七粉3克,紅糖20克。

  製法:

  (1)將雞蛋打入碗內,用筷子攪勻,待用。

  (2)在鍋中加清水適量,放入爐火上燒開,將雞蛋倒入鍋內,再把三七粉放入,煮至雞蛋凝固時,即可離火,盛入大碗中,再加入紅糖攪化即可食用。

  4、歸桂紅糖粥

  功效:溫經散寒,化淤止血,益氣養血。適用於產後寒凝、淤血內阻所致的產後出血。

  原料:當歸20克,肉桂10克,粳米100克,紅糖50克。

  製法:

  (1)將當歸、肉桂清洗淨,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於火上,煮1小時後,取汁去渣,待用。

  (2)把粳米淘洗幹淨,直接放入鍋中,加入藥汁,再兌適量清水,煮至米爛汁粘時,放入紅糖攪化,即可食用。

 5、薺菜炒鮮藕片

  功效:和脾,利水,止血。適用於血淤引起的婦女產後腹痛、出血等症。

  原料:鮮薺菜50克,鮮蓮藕90克,豬油2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將薺菜去雜後,用清水洗淨,待用。

  (2)把鮮藕刮去皮,洗淨,切成薄片,待用。

  (3)將炒鍋洗淨,置於爐火上,起油鍋,倒入薺菜,鮮藕片,翻炒至熟,點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服食。一般服食5-7天有效。

  6、田七紅棗燉雞

  功效:止血,鎮痛,強身。對於婦女產後流血不止有輔助治療作用。

  原料:鮮雞肉200克,田七5克,紅棗8枚,生薑3片,精鹽少許。

  製法:

  (1)將紅棗用清水浸軟後,去核,洗淨,待用。

  (2)把田七切成薄片,用清水略衝洗,待用。

  (3)將雞肉去皮,洗淨,濾幹水分,待用。

  (4)把所有原料放入一個洗淨的燉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於爐火上,以旺火隔水燉2小時,點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趁熱飲用。

  二、休克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傷後1-2天禁食或少進食,第3天開始以少量試餐開始,如米湯、安素等,3-6次/日,每次50-100ml,以後逐步增加牛奶、肉湯等,每日可進3-8餐,以清談、易消化飲食為宜。

  2、1周後可將流汁飲食改為半流汁飲食,進食肉末粥、魚米粥、蒸蛋、麵條等。

  3、此後要為要為病人提供充足的熱能和蛋白質,多食用優質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家禽等。

 三、休克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薑等。

  2、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3、忌堅硬、難消化的食物。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谘詢醫生)

07西醫治療損傷性休克的常規方法

  盡管創傷引起的是低容量性休克,但補液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例如嚴重的大麵積燒傷和廣泛的軟組織損傷,通常因為有微循環紊亂引起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強,而會對液體治療有過多的需求。因為盡管給予大力複蘇補液治療,仍然會發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為此,創傷性休克常需要用肺動脈導管進行有創監測;在治療中需要用機械通氣;並要對心血管給予藥物支持,如需要用強心藥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還需要加強對各重要器官的保護。

  創傷性休克基本上是低容量性休克。但也不能忽視心血管的變化和影響。也就是說,創傷後,心髒功能會受到抑製,血管收縮會發生改變。可以使用輔助心血管功能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對麵色蒼白,皮膚濕冷瘀斑青紫等周圍循環不良者,不得使用血管收縮劑。

  另外,還會有創傷刺激誘發的神經和精神因素。值得注意的還有,創傷常會伴有內出血或外出血,傷後的病程還可能發生感染。因而,創傷性休克還會與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發生某種聯係。在臨床診斷、病情判斷和治療處置中,應當全麵分析和周密考慮,以便進行妥善處理。有關情況在車禍、墜樓和戰傷中較為多見。由於多為多發傷或複合傷,傷情複雜,病情多變,救治的難度較大,應予以充分注意。創傷性休克會有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減退,易致感染。應給予抗生素和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

  對創傷局部情況,應根據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外科手術處理。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