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腦膿腫多由於膽脂瘤型中耳炎破壞鼓室蓋、鼓竇蓋、乳突蓋或破壞乙狀竇、竇腦膜角骨板,炎症直接侵入腦組織,或循靜脈周圍進入腦組織所致。少數因感染經血路播散入腦,而形成多發性腦膿腫,且距原發灶較遠。
耳源性腦膿腫早期有畏寒、發熱、頭痛、嘔吐及輕度腦膜刺激征等早期局限性腦炎或腦膜炎的表現。晚期常因並發腦疝或彌漫性腦膜炎死亡。
耳源性腦膿腫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四期:
起病期
約數天,有畏寒、發熱、頭痛、嘔吐及輕度腦膜刺激征等早期局限性腦炎或腦膜炎的表現。
潛伏期
持續10天至數周不等,多無明顯症狀,或有不規則頭痛、低熱以及嗜睡、抑鬱、煩躁、少語等精神症狀。
顯症期
1、中毒性症狀:如發熱或體溫正常,或低於正常,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
2、顱內壓增高症狀:頭痛劇烈,多持續性,常於夜間加劇;嘔吐為噴射狀,與飲食無關;意識障礙,如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脈搏遲緩,與體溫不一致;可出現視乳頭水腫。
3、局灶性症狀:局灶性症狀出現可早可晚,亦可不明顯。
終末期
常因腦疝形成或彌漫性腦膜炎死亡。
耳源性腦膿腫常多因中耳炎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所致
1、患有中耳炎應經正規檢查,明確是否屬於有危險的“膽脂瘤型”
2、因耳道本己狹窄,切勿自行將不溶性藥粉噴入裏麵,一旦藥與膿液結成硬塊堵塞耳道,膿液無法流出,則侵入顱內,鑄成大錯本病病情重,遇此類患者應速送醫院治療
耳源性腦膿腫的檢查主要有:
1、頭顱CT掃描可顯示膿腫大小、位置等情況,對腦膿腫早期定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2、腦超聲波檢查幕上膿腫可出現腦中線波移位。
3、經頸動脈腦血管造影對大腦膿腫有診斷意義,但無助於小腦膿腫的診斷。
4、腦脊液檢查顱內壓增高者,腰椎穿刺要慎重,以防誘發腦疝。
耳源性腦膿腫宜食用含有豐富蛋白質及維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必要時給予靜脈輸入高營養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營養狀況,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耳源性腦膿腫的檢查主要有:
1、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如磺胺類藥物。
2、顱內壓增高時,可用脫水療法以降低顱內壓,酌情應用類固醇激素類藥物等。
3、及時行乳突探查術,清除乳突病灶,除去破壞的骨板至暴露正常腦膜。
4、注意支持療法及水與電解質平衡。
5、出現腦疝或腦疝前期症狀時,應立即靜脈推注20%甘露醇,氣管插管,給氧,人工呼吸,並緊急作鑽腦膿腫穿刺術。必要時行側腦室引流,降低顱壓,以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