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大腦的活動,包括“興奮”和“抑製”兩個過程。通常,人在睡眠時,大腦皮質的細胞都處於抑製狀態之中。倘若這時有一組或幾組支配運動的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就會產生夢遊。夢遊行動的範圍往往是夢遊者平時最熟悉的環境以及經常反複做的動作。
夢遊不是發生在夢中,而是發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階段,此階段集中於前半夜。故夜遊症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2-3小時。夢遊症多發生在小兒期(6~12歲),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時期,但以5~7歲為多見,持續數年,進入青春期後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兒期,偶有夢遊症的比例為15%,頻繁發生的比率為1%~6%。男多於女。同一家係內夢遊症發生率高,這說明夢遊症有一定遺傳性。夜驚發作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
夢遊本身沒有危害,然而卻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尤其是當患者進行一些危險的行為時,如翻窗、開車甚至一些暴力活動,如殺人、強奸等。
夢遊的典型症狀一般為在半醒狀態下在居所內走動,但有些患者會離開居所或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
1、症狀一次或多次發作:起床,通常發生於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階段,走來走去。
2、發作中,個體表現茫然,目光凝滯,他人試圖加以幹涉或同其交談,則相對無反應,並且難以被喚醒。
3、在清醒後(無論是在發作中還是在次日淩晨),個體對發作不能回憶。
4、盡管在最初從發作中醒來的幾分鍾之內,會有一段時間的茫然及定向力障礙,但並無精神活動及行為的任何損害。
夢遊症患者有可能會離開居所或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那應該如何預防夢遊呢?
1、小兒夢遊:家長應使兒童避免可能加深睡眠的因素,如白天過度疲勞,睡前過於興奮等,以免誘發夢遊症的發作隨年齡的增長,大腦皮層逐漸發肓完善,夢遊症可不治而愈,家長們不必為此擔憂
2、心理障礙引起的夢遊:對於這種病人,應及時給予必要的心理治療,解除其內心焦慮、恐懼、緊張等情緒,使壓抑的內容得到正確的表達,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
3、夢遊是癲癇的表現:對於這種病人則隻能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
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癲癇的一種表現,因此需要對夢遊和癲癇進行鑒別。
1、夢遊發生在睡眠後1-2小時之內,每晚隻發病一次;而癲癇病的症狀發作在夜裏任何時候都可以發作,但多在清晨發病一夜可有多次發作。
2、夢遊有時候自己不能控製動作,但不會有強直或陣攣抽搐;而癲癇病的症狀發作常有。
3、夢遊沒有先兆,而癲癇病的症狀發作常有先兆。
4、影像學檢查,夢遊沒什麼不正常;而癲癇病的症狀發作可查出腦內結構有不正常之處。
5、多導睡眠儀和腦電圖對區別診斷有重要價值。夢遊症出現時是高幅慢波,而癲癇患者腦電圖出現的是棘波。
夢遊症患者可以試一下以下食療方:
參附桂枝粥
紅參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將諸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待熟時調入紅參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此療方對於治療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療效。
香附丹參粥
香附15克,丹參10克,小米150克。將香附,丹參煎後去渣取汁,加入適量水與小米同煮粥。每日二次,早晚服用。
夢遊症患者有可能會做出一些危險的活動,因此夢遊症也需要進行治療。
1.厭惡療法。目前,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隻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通過病因分析,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征性的願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遊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采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設法在患者夢遊時喚醒治療者,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
2.精神宣泄法。從病因分析可以得知,夢遊是精神壓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夢遊症狀必須要做的是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其實要尋找夢遊者的病因是非常簡單的,夢遊者的夢遊行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3.夢遊症狀嚴重者則需請專科醫生診治,並給予必要的藥物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