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係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感染。該病毒屬於RNA病毒。1934年蟲媒病毒性腦炎流行期間,1例曾被診斷為St。Louis腦炎的患者死亡後,從中樞神經係統采集到的標本接種到猴子,經連續傳代後分離出這種病毒。1年之後,在2例病毒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中,也發現這種病毒。它對人類的病因學作用的地位,很快就得到確定。目前,它在病毒分類學上屬於沙拉病毒屬(Arenavirus)。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的大小為40~60nm。本病毒十分不穩定,在乙醚、pH7以下均易被破壞。56℃1h可被殺滅。在室溫下,病毒在腦組織混懸液中也不穩定,但在50%甘油、-70℃可長期保存。本病毒在雞胚或鼠胚成纖維細胞組織培養中能夠生長。
人類感染本病毒之後,不論是否出現臨床症狀,都能產生血循環抗體。免疫熒光技術是一種快速、靈敏的方法,能檢出人類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抗體。臨床症狀出現後1~6天就可檢出抗體,隨後在數月至數年內抗體水平逐漸下降。補體結合抗體在2~3周內出現,維持數月;中和抗體則在約2個月內產生,持續多年。
本病罕見致死病例,故很少有病理學改變的報告。主要發現是腦腫脹、蜘蛛膜增厚與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毛細血管出血、壞死,血管周圍炎症浸潤,局灶性炎症性淋巴小結等。但亦曾有過非典型的死亡病例,中樞神經係統沒有發現病理改變,病變隻見於肺、肝、腎與腎上腺等髒器。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引起的並發症有:流產。曾有報告妊娠早期感染本病,與自發性流產有關。晚期妊娠感染,可能亦有嚴重的後果。研究報道一位母親在分娩前8天感染本病,孩子出生12天死亡,腦脊液分離到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
流感樣全身症狀是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8~12天,起病急,發熱可高達39。5℃,伴有背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與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少數還可有皮疹,淋巴結腫大與壓痛,惡心,嘔吐與腹瀉等表現,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部分患者,經過一段間歇後,可有第二次,甚至偶爾有第三次類似的發作,但症狀常較輕,持續時間較短,多數患者逐漸恢複,有些則發展到腦膜炎。
腦膜炎患者起病時可先有流感樣全身性症狀,也可以一開始就以頭痛、頸硬、嘔吐、腰背肌肉痛等腦膜刺激征為主要特征,但病情不如化膿性腦膜炎嚴重,腦脊液檢查符合淋巴細胞性腦膜炎的特征,病程一般持續1~2周,腦脊液的改變較症狀恢複稍遲。偶爾病變波及腦脊髓實質,出現腦膜腦炎表現,病者可有個性改變、譫妄、嗜睡,甚至昏迷,亦可有腦神經與外周神經的感覺喪失與運動障礙,腱反射的改變等,個別嚴重者可致死。
因為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患者沒有必要隔離處理與本病毒有關的實驗室及動物室應注意防範,以免引起實驗室暴發流行流感樣全身症狀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8~12天起病急,發熱可高達39.5℃,伴有背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與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少數還可有皮疹、淋巴結腫大與壓痛、惡心、嘔吐與腹瀉等表現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部分患者,經過一段間歇後,可有第二次,甚至偶爾有第三次類似的發作,但症狀常較輕,持續時間較短多數患者逐漸恢複,有些則發展到腦膜炎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的化驗檢查:
1、外周血的白細胞與分類計數通常正常,偶爾可見異形淋巴細胞,血沉正常。
2、腦脊液檢查外觀正常,壓力正常或稍有上升,細胞數為500×106/L左右,淋巴細胞可高達80-90%,蛋白質常可達1g/L左右,糖可為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的飲食禁忌具體如下:
一、適宜食物
1、紅豆、芸豆: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營養豐富。
2、加蘑菇丁、胡蘿卜丁、葡萄幹製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蘋果、獼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飯前一小時食用以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優質維生素E,還可補血。
二、禁忌食物
1、糖:避免吃精製糖,含大量澱粉,能量堆積,使大腦氧化快。
2、罐裝沙丁魚、鹹魚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劑,高鹽,增加體液滲透壓,增加腦負擔。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治療以對症為主,患者應臥床休息。嚴重頭痛、顱內壓較高者可應用甘露醇等脫水劑處理。
本病是自限性的疾病,預後良好。絕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恢複。腦膜炎的患者恢複較慢,可遷延數周、數月之久,一般沒有明顯的後遺症。個別嚴重患者,可有持續性頭痛、眩暈、疲乏、記憶力障礙等後遺症狀。偶爾亦有死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