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若腦脊液分泌減少,或腦脊液外漏,則引起顱內低壓綜合征。常見病因有脈絡叢損傷、腰椎穿刺後、外傷或腦膜炎等。
顱內低壓綜合征分為原發性和症狀性兩種,症狀性又包括多種類型,各型病因不盡相同。主要是由於顱腔內容物的容積減少引起:
1、腦脊液容量的減少,最為常見。
2、腦血容量的減少。
3、腦組織的體積減少。
4、原發性顱內低壓綜合征。
二、發病機製
1、腦脊液容量的減少: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脊液漏出,使腦脊液丟失,是引起顱內低壓綜合征的最常見原因,也是其主要的發病機製。多見於腰穿後、外傷、梗阻性腦積水分流術後及顱腦或脊髓術中釋放大量腦脊液等。
由於產生腦脊液的超濾和主動轉運過程發生障礙,引起腦脊液的分泌減少,也是顱內低壓綜合征常見的發病原因。其機製不十分清楚,多數認為與局部脈絡叢血管的反射性痙攣、脈絡叢的結構改變(絨毛基質的出血、纖維化及脈絡叢上皮的萎縮)、控製腦脊液分泌的丘腦下部中樞紊亂和腦血流量的減少有關。見於腦損傷或顱腦術後、腦室脈絡叢的炎症、腦膜腦炎、出血、頭顱放射照射和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性昏迷)。
2、腦血容量的減少:因受自動調節機製的控製,腦血容量一般不會過度減少,但當血液中CO2的分壓降低時,腦血管發生收縮引起腦血管床的容積減少時,可發生腦血容量的減少。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顱內低壓性頭痛,推測與腦血管功能失調,腦血流量減少有關(Shenkin,Finneson,1953)。
其他原因如失血、休克時,由於全身血容量的減少,繼發腦血流速度變慢、腦血容量減少及腦脊液的分泌速度降低,以致出現顱內低壓症。
3、腦組織的體積減少:大塊腦組織或腦腫瘤的切除很少能夠引起顱內低壓綜合征。重度高滲性脫水、血液濃縮時的血液滲透壓增高和惡病質狀態,可因腦實質水分的減少而發生腦體積的縮減,引起顱內低壓綜合征。
4、原發性顱內低壓綜合征:也稱為自發性顱內低壓綜合征。指具有顱內低壓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但無腰穿、外傷等原因的一種特殊類型的顱內低壓綜合征。
對其病因及機製存在疑問。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於脈絡叢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起腦脊液迅速被吸收或異常漏出所致;Schaltenbrand於1938年對其發病機製提出3種假說,包括腦脊液的產生減少、腦脊液的吸收過度以及腰骶段神經根袖撕裂和腦脊液漏出。隨著影像學診斷技術的發展,發現還與一些劇烈的運動、輕度外傷及先天畸形與脊膜漏孔有關。
顱內低壓綜合征並發症常合並惡心、嘔吐、頭昏或眩暈畏光耳鳴厭食疲倦、失眠情緒不穩、短暫的暈厥和精神遲鈍、腦功能失調及精神遲鈍等表現。少數患者可有發熱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失語、偏癱及一過性遺忘等。失語、偏癱及一過性遺忘等有學者根據病因不同將其分為:原發性顱內低壓綜合征;術後顱內低壓綜合征;外傷後顱內低壓綜合征;腰穿後顱內低壓綜合征;及腰神經袖撕裂性顱內低壓綜合征。
1、多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2、主要表現為直立性頭痛,多位於額,枕部,有時波及全頭或向項,肩,背及下肢放射,頭痛與體位有明顯關係,坐起或站立時,頭痛劇烈,平臥位則很快消失或減輕,患者被迫臥床不起。
3、常合並惡心,嘔吐,頭昏或眩暈,畏光,耳鳴,厭食,疲倦,失眠,情緒不穩,短暫的暈厥和精神遲鈍等。
4、少數患者可有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及發熱;文獻報道過有失語,偏癱及一過性遺忘等。
對有明確危險因素,如顱內感染、顏麵部病灶特別是危險三角內的癤、癰等化膿性病變、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蝶竇或篩竇炎症、頸深部或扁桃體周圍膿腫、上頜骨骨髓炎、糖尿病、心房纖顫血液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機製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應盡早進行病因治療
預防性治療可用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50~100mg/d噻氯匹定250mg/d對二級預防有肯定效果推薦應用;長期用藥中要有間斷期出血傾向者慎用
1、腦脊液檢查:壓力低於70mmH2O,CSF常規化驗檢查多正常。
2、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依據可能的病因選擇血常規,血電解質,血糖,免疫項目檢查,如異常則有鑒別診斷意義。
3、CT或MRI常顯示腦萎縮,以Gd-DTPA增強掃描MRI,可顯示全腦硬腦膜彌漫性強化,腦垂直移位。
4、前庭功能測定也有鑒別診斷意義。
飲食清淡富於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複的情況,比如說,海鮮、雞肉、狗肉等。與此同時,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術後患者體質較差、免疫較低,所以,應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藥、烏龜、香菇、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等,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治療
應囑患者臥床休息,頭低足高位,床腳抬高20°~30°。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3000~4000ml。可適量加鹽,最好是生理鹽水。可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等滲液體,每天1000~1500ml,3~5天為1療程。
Shenkin在1952年提出用5%的CO2氣體吸入的刺激療法治療因CO2的分壓降低或其他原因引起腦供血不足的病例。可試用麻黃堿(麻黃素)、咖啡因、罌粟堿、地塞米鬆及新斯的明等藥物輔助治療,刺激腦脊液的產生。對慢性脈絡叢炎患者可用透明質酸酶150~1500U,1~2次/d,肌注,促進炎症消散。
因腰穿是引起顱內低壓綜合征的常見原因。因此,腰穿操作時應力求規範,選用細針,穿刺過程中應保持患者的體位,避免移動,穿刺後保持去枕平臥6h以上。腰穿後顱內低壓綜合征經上述治療48h仍無效時,可考慮用硬膜外自體血修補術(用自體血約15ml,以1ml/3s的注射速度注射到硬膜外腔),或硬膜外腔生理鹽水以20ml/h速度持續滴注48h,但應避免繼發感染。若上述方法無效,應行外科手術修補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