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性質幾乎皆為膠質瘤,以星形細胞瘤和多形膠質母細胞瘤最多見,部分可為神經節膠質瘤和室管膜瘤。位於腦幹上段主要是低度惡性星形細胞瘤而腦幹下段則以膠質母細胞瘤居多。纖維型是常見類型,腫瘤中有神經膠質纖維,這是與原漿型的主要區別。腫瘤質地較韌,彌漫纖維型的切麵呈白色,與腦白質不易區別。鄰近皮質常被腫瘤浸潤,色澤變深,與白質的分界模糊,腫瘤中心可有囊性變。局灶纖維型的邊界光整,主要見於小腦,常有囊性變。在鏡下間質中有神經膠質纖維,交叉分布於瘤細胞之間,瘤細胞為纖維型星形細胞。原漿型是最少見的一種類型,切麵呈半透明均勻膠凍樣,深部侵入白質,邊界不清,常有變性,形成囊腫。在鏡下,腫瘤由原漿型星形細胞構成。
腦幹膠質瘤分為5型,即局限型、囊性型、外部生長型、頸延髓交界型及內部浸潤型腫瘤。本病的並發症中,國外文獻報道顱壓增高發生率為15%~23.3%,與就診時已發展至疾病晚期有關。少數患兒有智力減退及精神改變(強哭或強笑等)。
一個或多個腦神經麻痹常為腦幹腫瘤的重要特征,首發症狀為腦神經麻痹者占24%。最常見的腦神經損害為展神經,其次為麵神經和舌咽、迷走神經。症狀可表現為眼球內斜及複視、麵癱、吞咽發嗆、上瞼下垂、瞳孔擴大、光反射消失等。腫瘤同時損害錐體束時會出現特征性的交叉性麻痹(同側腦神經損害合並對側肢體偏癱),錐體束征常為雙側性,腦神經損害則對側較同側嚴重。腫瘤侵犯小腦-齒狀核-紅核-丘腦束時可導致小腦損害征(64.6%),表現為步態不穩、肢體共濟障礙及眼震。
本病參照一般腫瘤的預防方法,了解腫瘤的危險因素,製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腫瘤的危險預防腫瘤的發生有2個基本線索,即使腫瘤在體內已經開始形成,它們也可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盡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腫瘤發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病前進行預防很多癌症在它們形成以前是能夠預防的1988年美國的一份報告詳細比較了國際上惡性腫瘤相關情況,提出許多已知的惡性腫瘤其外部因素原則上是可以預防的,即大約80%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而預防繼續追溯,1969年Higginson醫生所作的研究總結出90%的惡性腫瘤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選擇製作的食品、活動的習慣和社會關係等
2、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力能夠幫助提高和加強機體免疫係統與腫瘤鬥爭
我們目前所麵臨的腫瘤防治工作重點應首先關注和改善那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例如戒煙、合理飲食、有規律鍛煉和減少體重任何人隻要遵守這些簡單、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識就能減少患癌的機會
提高免疫係統功能最重要的是飲食、鍛煉和控製煩惱,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我們遠離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的免疫係統處於最佳狀態,對預防腫瘤和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有好處另外有研究顯示適當活動不僅增強人體免疫係統,而且通過增加人體腸道係統蠕動而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
本病常有相應的腦神經損害症,如口眼歪斜及吞咽發嗆、走路蹣跚及肢體共濟失調等,臨床檢查通常采取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蛋白量正常或稍高,細胞數正常。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有人報道7例兒童腦幹腫瘤中有6例聽覺電位異常。
2、CT:表現為腦幹部位的低或等密度占位,也可為混雜密度。腫瘤多實性少囊變,不均勻強化。由於受後顱窩偽跡影響,腫瘤的顯像效果不佳。
3、MRI:星形細胞瘤多為長T1長T2信號,腦幹形態膨大、邊界不清呈不均勻強化。程度與腫瘤的惡性度相關,可伴瘤內出血,偶有囊變。
患兒應注意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和高維生素的營養膳食。如牛羊肉和瘦豬肉、雞肉、魚、蝦、雞蛋及豆製品。可以給病人多喝牛奶、藕粉和鮮果汁,以及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吃陳腐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鹹的食品。
小兒腦幹膠質瘤的預後主要與腫瘤的病理性質、部位、大小、手術的技術及術後的輔助治療有關,此病采取的治療手段主要如下:
1、放射治療
顱內壓不高、邊界不清的實質性腫瘤首選放射治療,一般放射總量應達50~55Gy,超過此劑量會造成放射性壞死,照射部位通常為腦幹腫瘤局部。多數患者放療後出現臨床症狀的好轉,但緩解期通常不超過8個月。近年,隨著放療技術的發展,單純放療的5年生存率已顯著提高,最高可能已經達到了40%左右。
2、手術治療
對於突出於腦幹表麵或有囊變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為解除腦幹的壓迫、恢複腦脊液循環的通暢及明確腫瘤性質。應在不增加神經功能損傷的情況下,盡可能顯微鏡下多切除腫瘤,術後輔以放射治療。術中進行腦幹神經功能監測,利用超聲吸引器(CUSA)和激光(Laser)切除腫瘤,可減少術後並發症和降低死亡率。由於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腦幹已不再是手術的禁區,許多類型的腦幹腫瘤如外部生長型、囊性型及一些局限型、頸延髓交界型腫瘤,手術後不需其他輔助治療便可獲得很長的生存期。對於內部浸潤型腫瘤,無法手術,主要靠放射治療。
3、化療
有人對無法切除的小兒腦幹腫瘤進行放療後聯合化療,選用的藥物有長春新堿、卡莫司汀(卡氮芥)、洛莫司汀(環己亞硝脲)、氟尿嘧啶等,但療效並不肯定,故非臨床上常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