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膽汁在酸性介質中,特別在缺血條件下對胃黏膜損害作用加重。
2.膽汁加胰液和含有溶血卵磷脂的十二指腸液對胃黏膜的破壞作用最大。
3.胃潰瘍患者,胃內膽汁濃度較高者,胃腸吸引液中革蘭陰性需氧菌的生長增多。
4.在有臨床症狀的患者中,胃液中去氧膽酸的濃度增高。
5.胃排空遲緩,延長了膽汁和胃黏膜的接觸時問。
(二)發病機製
1.DGR的發生機製胃運動生理研究證明幽門多數時間處於開放狀態,少量十二指腸反流至胃內不足以引起症狀和損傷胃黏膜稱生理性DGR,大量DGR的發生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胃手術後DGR:術後胃DGR發生率5%~60%,術後胃由於損害了幽門正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導致幽門抗DGR屏障作用喪失,使過量的含膽汁成分的堿性腸液反流入胃,並導致殘胃炎和膽汁性嘔吐,Griffiths報告7l例術後胃,41.9%見膽汁反流,61.5%有彌漫性胃炎,胃手術後膽汁從十二指腸或小腸向胃反流,由於部分手術是胃空腸吻合,故確切的應稱為小腸胃反流(entro-gastric reflux),小腸胃反流的嚴重程度與術式有明顯關係,按出現的嚴重性依次排列如下:
①幽門成形術。
②迷走神經幹切斷加幽門成形術。
③胃空腸吻合術。
④Billroth Ⅰ式胃切除術。
⑤BillrothⅡ式胃切除術。
(2)原發性幽門功能障礙:現代的胃腸運動功能研究證明某些病理性DGR並非胃術後發生,而是源於幽門本身的缺陷,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如幽門開放時間延長,幽門高壓帶功能障礙等導致大量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
1973年Fisher應用灌注式法測定幽門高壓帶的壓力為(5.3±0.5)mmHg,國內張錦坤及羅金燕等也曾用腔內金屬傳感器法證實了幽門高壓帶的存在,人們認為胃十二指腸屏障壓(GDBP=幽門壓-十二指腸壓)具有抗反流作用,當GDBP降低時,則引起DGR發生,國內報告DGR病人胃十二指腸屏障壓低於正常對照組。
動物實驗觀察到在消化期間移行性複合運動(interdigestive 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Ⅱ相時,由於非典型的節段性收縮同時伴有DGR發生,在人DCR也同樣發生在MMCⅡ相,其機製可能是:
①在MMCⅡ相時,膽汁和胰腺分泌,集聚在十二指腸。
②由於MMCⅡ相小規則的運動和壓力變化而產生一定的壓力梯度使十二指腸內壓增加而發生腸胃反流。
(3)胃排空遲緩:無論是特發性或繼發性的胃排空遲緩(如特發性胃輕癱,糖尿病胃輕癱),由於胃蠕動和幽門功能障礙使GDBP降低而導致大量的十二指腸反流,一旦DGR發生,又可進一步使胃排空緩慢,因此有人認為胃排空遲緩和DGR可互為因果(胃排空遲緩DGR)。
(4)肝膽疾患: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有較高的DGR發生率,其機製被認為是由於門脈高壓引起循環障礙,加之繼發性高胃泌素血症,抑製縮膽囊素和促胰液素對幽門括約肌和Oddi括約肌的調節,使後兩者張力下降,膽汁和胰液反流入胃。
許多膽道疾患(膽囊炎,膽結石,膽囊切除術後等)伴有明顯的DGR現象,由於膽道疾病,使膽囊儲備,濃縮膽汁的功能減退和消失,致使膽汁源源不斷地自膽管流入十二指腸,並逆行經幽門入胃。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過度吸煙,飲酒,情緒波動,生活規律變化等這些情況可引起胃腸激素分泌紊亂,並引起胃竇,十二指腸的逆蠕動和幽門的張力下降,導致胃,十二指腸動力功能失衡,為反流物通過幽門提供了必需的壓力梯度,促使DGR的發生。
2.膽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發病機製
胃手術如胃大部分切除一般在數月或數年後即由於膽汁的反流而發生殘胃炎或膽汁反流性胃炎(BRG),並產生上腹疼痛或嘔吐膽汁等症狀。
大量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證明,膽汁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胃可引起胃炎,並發現胃炎的範圍和嚴重性與膽汁反流的程度有線性關係,並與反流成分有關,膽酸和溶血卵磷脂是損害胃黏膜的主要成分,膽鹽可以溶解來自胃黏膜的磷脂和膽固醇,並幹擾胃黏膜上皮細胞的能量代謝和使溶酶體膜破裂,同時對胃黏膜表麵的黏液有清除作用,損害胃黏膜屏障,使H 反向彌散增加,從而引起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導致胃炎發生, 大量的DGR不僅直接損害胃黏膜發生胃炎,而且和胃潰瘍的發生有關,Rhodes J等(1972)發現胃潰瘍的病人DGR高於正常人,其機製可能是通過細胞毒性膽鹽和胰蛋白酶的過量首先損傷胃黏膜,繼而發生增生性改變,腸化並形成潰瘍,此外,DGR可同時反流入食管,在反流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發生機製中起重要作用,稱為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DGER),有的研究報告DGR與食管癌和殘胃癌發生也有關。
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常有貧血,體重減輕,慢性腹瀉和失眠多夢,心悸等神經官能症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妨礙患者健康,應及時治療。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典型症狀:
中上腹痛、飽食後胸痛、腹脹、食欲減退、惡心與嘔吐、腹瀉、消瘦、體重減輕等。
患者常訴中上腹持續性疼痛,飯後加劇,製酸藥無效,甚至反而加重症狀,少數患者可表現為胸骨後疼痛,“不消化”感,常在晚間或清晨空腹時嘔吐“苦水”或膽汁,時而混有食物,嘔吐後並不緩解,患者常有貧血,體重減輕,慢性腹瀉和失眠多夢,心悸等神經官能症症狀,體征常表現為上腹壓痛苦。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預防
1.如為胃手術後而引起的DGR和BRG,則選擇術式非常重要
2.如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過度吸煙,飲酒等生活規律變化引起胃腸激素分泌紊亂而致的DGR則加強體質鍛煉,改變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實驗室檢查
1.胃內pH值監測
2.胃液Na測定
3.空腹胃液膽酸測定
4.微量膽紅素測定24h膽
影像學檢查
1.胃鏡和組織學檢查
2.放射學檢查早期診斷
3.胃腸壓力測定
4.胃內堿灌注激惹試驗
5.核素檢查
6.超聲檢查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飲食保健
具體飲食建議需要根據症狀谘詢醫生,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麵而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宜清淡,戒除煙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應先采用藥物治療,治療失敗且症狀嚴重者才考慮手術治療。
(一)藥物治療
消膽胺是一種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可與胃中膽鹽結合,並加速其排除。開始時於餐後1小時服4g,並於臨睡前加服1次,通常在服藥後1~2周奏效,以後逐漸減量。應同時補充脂溶性維生素。若治療3個月仍無效果,列為治療失敗。
滅吐靈(胃複安)可促進胃賁門及近段小腸收縮,使胃排空加速,可減輕胃排空障礙患者的症狀,也可進而減少膽汁和胰液的分泌,緩解返流性 胃炎 的症狀。
(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基本有四種。
1.改成Billroth Ⅰ術式 如原為Billroth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Ⅰ式,約半數病人的症狀可獲改善。
2.Roux-en-Y手術 原為BillrothⅡ式手術者,將吻合口處輸入段切斷,近側切端吻合至輸出袢(見圖1)。
圖1 Roux-en-Y型胃空腸吻合
3.空腸間置術 原為Billroth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腸吻合口中間置入一段長約20cm的空腸,有效率為75%。
4.Tanner手術 適用於原為BillrothⅡ式手術者,切斷空腸輸入袢,遠側切端與空腸輸出袢吻合成一環狀袢,近側切端吻合至距原胃空腸吻合口50cm的空腸上(見圖2)。
圖2 Tanner手術
除此以外,為了防止吻合口潰瘍的發生,可考慮作迷走神經切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