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與膽道的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膽汁滯留有關。此外,膽汁中的黏蛋白、酸性黏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質,炎性滲出物,以及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菌、寄生蟲、膽汁中的金屬離子等,均參與結石的形成。
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與膽道的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膽汁滯留有關。本病可能會並發膽汁性肝硬化、肝萎縮、肝膿腫等。
肝膽管結石病根據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臨床表現可以是多方麵的,具體表現如下。
1、上腹部疼痛,可能為典型膽絞痛或持續性脹痛,有的患者疼痛不明顯,而寒戰發熱非常明顯,周期發作。
2、可有長期的膽道病史或伴有寒戰發熱、黃疸的急性膽管炎史。
3、患側肝區及下胸部有經常性疼痛不適,常放射至背、肩部。一側肝管梗阻時,可無黃疸或黃疸甚輕。
4、急性期可出現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症狀或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聯征(疼痛、寒戰發熱、黃疸),多數可能是合並的肝外膽管結石所致。
5、肝區壓痛和叩擊痛明顯,肝髒呈不對稱性腫大並有壓痛。
肝膽管結石的產生是因為膽汁的成石性,但關鍵還在於膽汁引流的通暢性,因此,平時要規律飲食,定期複查B超,了解肝內外膽道的代償性擴張變化情況,必要時可以吃一些利膽劑,促進膽汁的排泄這些可能會對您的預防有所幫助部分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再長結石是因為膽總管下端乳頭括約肌功能異常,或者膽囊結石有一些小的顆粒掉入膽總管,沒有症狀,而隨著時間而進行性長大,才被發現不要緊張這些石頭即使出現,以後隻要早期發現,通過內鏡就可以取出了
肝膽管結石的診斷,除了在臨床上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外,確診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本病的臨床檢查具體如下。
一、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
為無創性檢查,方便易行,是肝內膽管結石診斷的首選方法。一般在結石遠端的膽管有擴張才能作出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因肝內管道係統的鈣化也具有結石樣的影像表現。
2、CT或MRCP檢查
因肝膽管結石主要是含膽紅素鈣的色素性結石,鈣的含量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顯示出來。CT還能顯示出肝門的位置、膽管擴張及肝髒肥大、萎縮的變化,係統地觀察各個層麵,可以了解結石在肝內膽管分布的情況。膽管係統內的膽汁屬於相對靜止的液體,MRCP可清晰顯示膽管係統的形態結構。
3、X線膽道造影
是用於肝內膽管結石診斷的經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確的診斷。X線膽道造影應滿足診斷和手術的需要,一個良好的膽道造影片應能夠全麵了解肝內膽管係統的解剖學變異和結石的分布範圍。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膽道測壓
通過膽道測壓可以了解膽汁通過膽道排泄是否正常。對於某一分支肝內膽管結石,膽道測壓的臨床意義不大。但對左右肝管接近肝門部位的結石伴膽管狹窄,可發現膽汁排泄不良,在病變上方引起膽管擴張、膽汁瀦留、膽道壓力增高。現在已有電子膽道測壓儀精確的測量膽管內的壓力,應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2、核素掃描
常用核素99mTe,靜脈注入後經網狀內皮係統攝取後,排泄入膽道。掃描時可分層、定點,獲得三維圖像,顯示與鄰近結構的關係,對診斷提供較好的依據。但對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不理想。
3、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觀察動脈血管是否存在移位、受壓、中斷及異常血管影。對於鑒別診斷肝膽管癌、膽囊癌效果好,但對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不理想。而且動脈造影要求一定的設備,操作繁瑣,技術條件要求高,不作為肝內膽管結石的首選方法。
肝膽管結石患者宜食粗糧、新鮮蔬菜、大蒜、洋蔥、香菇、木耳等。患者應食用含維生素A或維生素K豐富的蔬菜。患者還要注意忌高脂肪食物,如豬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忌食辛辣刺激的調味品。
肝膽管結石可以通過微創保肝取石術進行治療。微創保肝取石是在ERCP內鏡基礎上,采用十二指腸大乳頭球囊擴張膽管出口,將ERCP內鏡送入膽總管內,通過膽總管直達肝內膽管,通過肝內膽管球囊擴張肝內膽管,擴開肝內膽管內徑,通暢取石通道,可以一次性徹底清除肝內膽管結石,手術全程在視頻可視下內鏡操作,無痛、無創傷、無出血,一次徹底治愈肝內膽管結石,保住正常的肝髒組織。
手術的方法主要有高位膽管切開取石,膽腸內引流,消除肝內感染性病灶。一旦患者在術後經T管造影被發現有膽道殘留結石時,可在竇道形成後拔除T管,經竇道插入膽道鏡,在直視下用取石鉗、網籃等取石。如結石過大可采用激光碎石、微爆破碎石或其他方法將殘石碎裂成小塊後再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