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上腹> 新生兒肝炎

新生兒肝炎簡介

相關問答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hepatitissyndromeofnewborn)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非特異性多核巨細胞形成的一種新生兒疾病。它是新生兒晚期以阻塞性黃疸、肝脾腫大和肝功能異常、結合和未結合膽紅素均升高為特征,多數病例為產程中或產後感染引起。常於生後1個月左右發病。廣義地說,它包括肝細胞源性的肝內膽汁鬱積,如感染、代謝性疾病、家族性膽汁鬱積、染色體異常及特發性新生兒肝炎;狹義地說,它僅局限於感染引起的肝細胞炎症。

【詳情】

01新生兒肝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新生兒肝炎起病於滿月之內,故感染可能發生於胎內,多數由病毒引起,常見的病原有:肝炎病毒(包括HAV、HBV、HCV、HDV、HEV)、巨細胞包涵體病毒(CMV)、皰疹病毒、風疹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腺病毒和EB病毒,以及梅毒螺旋體、結核杆菌及鼠弓形蟲、細菌等各類病原體感染等。細菌感染中B組鏈球菌、李斯特菌、金葡菌、大腸埃希杆菌等可引起肝髒病變。目前為止尚有許多新生兒肝炎病因未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亞洲相當普遍且經常發生在新生兒早期,但並不引發新生兒膽汁鬱積,他們大多數無症狀而且在1歲以內肝髒功能正常,盡管在嬰兒期可發生嚴重的急性或暴發性乙型肝炎,這些患兒在出生後2個月之內並不出現肝髒功能異常或黃疸。CMV是新生兒肝炎病原中最常見的一種,常早期出現症狀。

  病因雖多,但主要病理改變為非特異性的多核巨細胞形成。膽汁淤積、肝間質和門脈區有炎症細胞浸潤,程度與病情輕重有關,輕者肝小葉結構正常,重者可紊亂失常,肝細胞點狀或片狀壞死,柯氏細胞和小膽管增生,久病者門脈周圍可有纖維化。巨細胞包涵體病的受累細胞呈現貓頭鷹眼狀的核內包涵體為其特征。

 二、發病機製

  1、感染性肝炎

  大多指胎內感染的肝炎,圍生期感染的意義特別重要,特別是TORCH感染(TORCHinfections),即T∶toxoplasma,弓形蟲;R∶rubellavirus,風疹病毒;C∶cytomegalicvirus,CMV,巨細胞病毒;H∶herpessimplexvirus,HSV,單純皰疹病毒;O∶other,其他感染。我國學者經過大量深入的研究證明,CMV在本綜合征的病原中占首位,並發現CMV感染可能發展為膽管閉鎖,而且與膽總管囊腫有密切關係。

 2、先天性膽管閉鎖或膽汁淤積

  包括先天性肝內和肝外膽管閉鎖,不同原因引起的膽汁淤積(主要有溶血後膽汁黏稠症等)。

 3、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所致的肝髒損害

  糖(主要是半乳糖和果糖)、氨基酸和膽紅素的代謝異常均可是本綜合征的病因基礎。在以代謝異常為病因者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陷是引起嬰幼兒原發性慢性肝內膽汁淤滯的重要原因。其他如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轉移酶(UGUT)缺乏引起的半乳糖血症,磷酸果糖醛縮酶(FPA)缺陷導致果糖不耐受症,葡萄糖-6-磷酸激酶缺陷導致糖原貯積症等,氨基酸代謝異常的代表性疾病是遺傳性酪氨酸血症Ⅰ型。基於膽酸代謝異常的疾病有特發性梗阻性膽管病和家族性進行性肝內膽汁淤滯綜合征(Bylerdisease)等。

  往往多種因素共同致病,感染、先天性肝膽異常與先天性代謝性異常混淆於本綜合征之中。

02新生兒肝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病程遷徙常至生長落後,可發生佝僂病、牙釉質發育不良等。發展至重型可出現肝硬變、門脈高壓、肝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症、消化道大出血、膿毒症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為佝僂病。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僂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僂病使小兒抵抗力降低,容易合並肺炎及腹瀉等疾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2、因釉質發育不全是牙齒在發育鈣化期間遺留的缺陷,萌出後才能發現,所以發現後再補充維生素D是無意義的。應注意孕婦的保健和預防嬰幼兒的急性高熱性疾病。

  3、肝硬化(hepaticscleros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複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髒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

  4、門靜脈高壓(portalhypertension)是一組由門靜脈壓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絕大多數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數病人繼發於門靜脈主幹或肝靜脈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

  5、肝性腦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又稱肝性昏迷,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與慢性腦病之分。

  6、黃疸(jaundice)是常見症狀與體征,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elastin),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於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

  7、膿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臨床上證實有細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雖然膿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發生後,其發生發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過程和規律,故從本質上講膿毒症是機體對感染性因素的反應。

03新生兒肝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一、一般表現特點

1、黃疸

  為新生兒肝炎最突出的表現,大部分患兒因黃疸就診,新生兒肝炎起病常緩慢而隱匿,多數患兒出生後第1周即出現新生兒黃疸,並持續2周以上時間,或生理黃疸消退後而又再度出現黃疸,大部分患兒治療1個月後黃疸消退。

 2、肝脾腫大

  肝脾均可觸及,肝髒一般為中度腫大,肝髒增大,觸診光滑,邊緣稍鈍,脾髒增大不顯著,輕症經一般處理後,就逐步好轉,大便首先變黃,皮膚及鞏膜黃疸逐漸消退,肝髒縮小到正常範圍,生長及發育亦良好,整個病程4~6周。

 3、大便

  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以後漸轉為淡黃色或灰白色大便,往往不是持續性,有時有少許淡黃色或綠色大便。

 4、尿

  結合膽紅素可以從小便中排出,大部分患兒有濃茶樣小便,可染黃尿布。

  5、其他

  常伴隨少許嘔吐,厭食,體重不增等。

  部分病兒因疾病發展緩慢,一般又無發熱,厭食,嘔吐等,且黃疸及大便色澤變淡亦未引起家長注意,直到滿月或更晚才被發覺,以後逐漸發展為重型,也有一開始就表現嚴重症狀者,重症者黃疸日趨嚴重,大便呈陶土色,肝髒增大(可達肋下5~7cm),質偏硬,脾髒亦增大(可達肋下6~7cm),腹壁靜脈怒張,腹水征,會陰及下肢水腫,可發展到肝性腦病等;或發生大出血,膿毒症等並發症而死亡。

二、常見病因臨床特點

  幾種病原所致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的臨床特點:

 1、新生兒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麵抗原(HBsAg)陽性的人群分布具有家庭聚集現象,這種現象與它的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有關,研究指出:慢性HBsAg攜帶的母親,其新生嬰兒HBsAg發生率高;這些嬰兒發展為HBsAg慢性攜帶者的比率較低(約為16%),並認為新生兒時期感染的嬰兒能夠主動消除乙型肝炎病毒。

  (1)影響母親感染子女的因素可能有:

  ①母體補體效價越高,嬰兒HBsAg陽性率越高,母體補體效價達1∶64者所生嬰兒HBsAg陽性率高達90%。

  ②母親妊娠後期或分娩後2個月內患乙型肝炎伴HBsAg攜帶者,較無症狀攜帶者更易傳染後代,前者感染率為56.5%,後者為5%。

  ③抗原攜帶者所生子女,若已有過HBsAg陽性,則以後再出生的嬰兒HBsAg陽性的可能性很大,陽性發生率為72%,反之為10.2%。

  ④e抗原被認為是垂直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e抗原陽性者所生的嬰兒HBsAg陽性率極高,如母抗e抗體陽性而e抗原陰性者,嬰兒HBsAg幾乎均為陰性,對此也有不同的觀點。

  (2)臨床表現:大多數HBsAg感染嬰兒呈亞臨床過程,無黃疸,僅有輕度的肝功能損害,除持久的HBsAg陽性和氨基轉移酶增高外,無其他征象,肝大少見,氨基轉移酶波動,遷延可達1~2年之久,往往發展為慢性HBsAg攜帶狀態,少數發生黃疸者恢複迅速,分別於病後第6~9個月HBsAg轉陰,且出現HBsAb,表明新生兒乙型肝炎與成人相似。

  少數可表現為暴發型或重症型,病情危重,從黃疸出現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時間平均10天(2~15天),常見肝性腦病,出血,血氨可達10mg/L以上(正常值0.9~1.5mg/L),近期預後極差,病死率達60%左右,死亡原因多為敗血症,肺出血,肝性腦病伴膿毒血症等,但其遠期預後較好,存活者肝組織恢複良好。

  2、先天性巨細胞包涵體病毒肝炎

  CMV屬皰疹病毒屬,是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

  臨床表現特點宮內感染者,在新生兒期內出現臨床症狀,表現為突出的黃疸,肝脾腫大等肝炎的症狀,出生時獲得感染者,其肝炎的臨床表現一般出現在生後4個月左右,少數還有呼吸道感染症狀,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表現,腦損害可表現為小頭畸形,癲癇,耳聾,智力障礙,脈絡膜炎等。

 3、新生兒李斯特菌病

  李斯特菌(Listeria)為革蘭陰性杆菌,感染多發生於新生兒,免疫缺陷患者,妊娠期或產褥期婦女等,尤其以新生兒感染最常見。

  (1)傳播方式:新生兒獲得本病的方式如下:

  ①母親有菌血症時,細菌可通過胎盤和臍靜脈進入胎兒循環。

  ②母親陰道或子宮內膜感染引起羊膜感染,或胎兒通過產道時吸入或吞入受染的羊水。

  ③李斯特菌可在女性陰道,男性尿道中長期存在而不產生症狀,新生兒出生後可從周圍環境獲得感染。

  (2)臨床表現:胎兒或新生兒全身多髒器的肉芽腫或細胞的壞死,以肝髒損害為突出症狀時,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等臨床表現,病死率可高至40%~50%,早產兒可達73%,常發生敗血症,為新生兒感染最常見的臨床類型,多於生後立即或數天內發病,母多有圍生期發熱史,表現為出生後發熱,嘔吐,拒食,腹瀉,嗜睡,黃疸,肝脾腫大,有時有結膜炎,皮疹,重者體溫不升,呼吸窘迫,發紺,呼吸暫停或出生後無自主呼吸,並有心肌炎及腦膜炎的症狀,塗片可見李斯特菌,周圍血常規白細胞增高,腦脊液為腦膜炎的表現。

 4、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缺陷,患兒主要表現為肝髒和肺部的損害,多在生後出現肝病和肺氣腫的症狀,起病年齡不一,最早可在出生第1天就出現黃疸,膽汁淤積的臨床特點無法與先天性膽管閉鎖區別,膽汁淤滯約幾個月後,出現進行性肝硬化,部分患兒在嬰兒期死亡,部分到學齡期出現腹水,食管靜脈曲張,亦有晚到青春期才出現肝硬化症狀。

04新生兒肝炎應該如何預防

  本病多由母親妊娠時宮內感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疹病毒、弓形體等引起,由母親直接傳播給胎兒,母親可不發病母親患乙型肝炎及有宮內感染史者,新生兒發病率高本病預防關鍵是母孕期避免各種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可使本病發病率下降預後較佳,60%~70%可治愈轉為肝硬化或死亡者較少本病治療療效未令人滿意,部分病人有向慢性肝炎、肝硬化發展的趨向,故及應早診斷、治療

05新生兒肝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血,尿膽紅素

  總膽紅素一般低於171μmol/L(10mg/dl),結合膽紅素與未結合膽紅素均增高,以前者為主,絮狀濁度試驗早期變化不明顯,尿膽元陽性,尿膽紅素根據膽管阻塞程度可呈陽性或陰性反應。

  2、酶學改變

  穀丙轉氨酶(ALT)升高程度不一,低者可僅略高出正常值,高者可>200U,多數臨床好轉後,ALT下降,部分病兒則臨床好轉而ALT反比原來升高,然後再下降。

  3、甲胎球蛋白測定

  正常新生兒甲胎蛋白陽性,約至生後1個月時轉陰,如用定量法,則仍在正常值以上,新生兒肝炎患嬰則滿月甲胎蛋白仍陽性(可能為新生肝細胞的作用),且可持續達5~6個月之久,如用定量法動態觀察之,則可見其隨著病情的好轉而下降,若甲胎蛋白不下降,臨床症狀緩解,可能為肝髒嚴重損害到不能再生的程度,示病情嚴重。

  4、病原學檢測

  對患兒胎糞,外耳道,結膜,鼻咽或羊水取標本塗片,革蘭染色找細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標誌,CMV,單純皰疹,風疹,弓形蟲抗體(IgG和IgM)及2周後血清對比,其他如尿液細菌培養,CMV培養,母親“TORCH”抗體檢查等。

  二、輔助檢查

  肝膽超聲影像,膽道閃爍掃描,十二指腸液顏色分析及核素計數,對有淡黃色或土色糞便的患兒與膽道閃爍掃描同步進行。

06新生兒肝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1、應注意營養平衡。

  2、保證禁食者每天的糖類供應,葡萄糖可按8~12mg/(kg·min)計算給予。

  3、供應一般量的蛋白,勿使超負荷。

  4、脂肪供應減少,腸內膽鹽的減少影響對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和吸收,還促使肝和小腸合成膽固醇增多

  5、肌內注射維生素A、K、D、E。

07西醫治療新生兒肝炎的常規方法

  新生兒肝炎的一般病例可用中藥清熱、利濕、退黃,如茵陳蒿湯等。中藥茵陳三黃湯可長期服用,重症可用注射液,每日1~2次。病因明確者,針對病因治療。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