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結石的病因主要是:
1、膽道感染引起膽道炎症,由於細菌的作用為膽石形成創造了條件。
2、膽道蛔蟲殘體可成為膽石的核心,甚至膽石的大都可由蟲體構成。
3、膽汁淤滯可使膽汁成分沉澱積聚,有利於形成膽石。
膽管炎係膽道梗阻(最常見為膽石梗阻)使膽汁淤滯,膽管內壓力迅速增高所致膽道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的菌種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杆菌,其中大腸杆菌最多見。
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的並發症有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肝、腎、肺、心、腦等多髒器功能衰竭(MODS),膽管狹窄膽汁性肝硬變以及門脈高壓症。
膽管結石的典型臨床表現為膽絞痛,發熱、寒戰和黃疸,即Charcot三聯征,但有不少病人缺乏完整的三聯征表現。多數病人有劍突下偏右突發性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但亦有少數人可完全無痛,僅感上腹悶脹不適。
由於膽管結石常伴發膽管炎,約2/3的病人繼急性腹痛發作後出現寒戰和高熱。一般腹痛後12~24小時開始出現黃疸,此時腹痛常已緩解,黃疸一般不很深,並有波動性的特點,有時黃疸也可為少數膽總管結石病人唯一的臨床表現,黃疸時常有尿色變深,糞色變淺,以及皮膚瘙癢等。體檢時在上腹及右上腹部有壓痛和肌緊張,膽囊常不能捫及,在病程較長的病人捫及腫大的肝髒和脾髒,肝髒質地較硬。
膽管結石與膽管炎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絕大部分的膽管炎都有膽結石存在膽道結石與膽道蛔蟲有密切的關係,蛔蟲卵或殘骸在膽管中沉澱形成結石的核心,故防治膽道蛔蟲症就顯得重要因此,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發現腸蛔蟲症及時驅蟲,膽管結石如小於1.0cm,可試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利膽排石,部分病人可排出膽石,如結石引起膽管梗阻並發膽管炎,則應到醫院治療
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有:
1、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升高,核左移,提示有炎症;血清膽紅素測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
2、B超檢查膽管內有結石。
3、CT檢查有膽管擴張或結石存在。
4、口服膽囊造影多膽囊不顯影,經皮肝穿刺膽管造影檢查可見肝內膽管擴張,膽管梗阻等。
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的飲食注意事項如下:
1、飲食的控製:養成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不暴飲暴食的良好飲食習慣。減少脂肪的攝取。
2、避免食用易脹氣食物:如紅薯、馬鈴薯、芹菜、洋蔥、蘿卜、韭菜、黃豆、竹筍及大蒜、汽水飲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易引起脹氣,不吃或少吃。
3、多攝取纖維類食物:多食用可溶性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雜糧如燕麥、大麥等。
膽管結石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作膽總管探查或切開取石術,用T管引流膽總管,並常規通過T管作術中膽管造影術,可減少膽管殘留結石的發生。手術探查膽管後,還可應用膽道鏡檢查,以明確膽管內有無結石遺留。通過膽道鏡能定位和取出遺留的膽管結石。手術後T管引流10~14天,待病人的黃疸基本消退,全身和膽管局部感染也基本控製,並且膽管造影肯定膽管內無殘餘結石的膽管至十二指腸暢通無阻的,即可拔除T管。
目前,經內鏡十二指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PT)作為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手段,幾乎80%以上的患者接受內鏡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治療。近些年國內一些大醫院和專科醫院也將內鏡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或境內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技術加內鏡取石碎石術作為非手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重要手段,日益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