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上腹> 老年胃癌

老年胃癌簡介

相關問答

  老年胃癌所屬疾病之一,是源於上皮的惡性腫瘤,即胃腺癌。胃癌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飲食因素是研究中的重點。一些調查表明,高鹽、高香料食品,烹調中產生的多環芳烴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真菌毒素,一些穀物與食品添加劑等有致癌作用。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詳情】

01老年胃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胃癌是怎麼引起的?簡述如下:

  胃癌發病過程較長且複雜。目前沒有任何一種單一因素被證明是人類胃癌的直接病因。因此,胃癌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飲食因素是研究中的重點,一些調查表明,高鹽、高香料食品、烹調中產生的多環芳烴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真菌毒素、一些穀物與食品添加劑等有致癌作用。

  1、亞硝基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

  是一大類化學致癌物,其中非揮發性亞硝酸胺類化合物如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胍(MNNG),N-乙基N-亞硝基胍(ENNG)能誘發大鼠、狗胃腺癌,並且可觀察到胃黏膜腸化、異型性增生等癌前病變。天然存在的亞硝基化合物是極微量的。其主要來源是體內內源性合成的亞硝基化合物。在胃液pH較低條件下亦可合成亞硝基化合物,當胃黏膜病變發生如胃腺體萎縮、壁細胞減少、胃液pH值升高時,胃內細菌可加速硝酸鹽還原為亞硝基化合物。由此可見,人類胃黏膜可在正常或損傷條件下直接受到亞硝基化合物的攻擊。

 2、多環芳烴化合物致癌物

  可汙染食品或在加工過程中形成,如冰島為胃癌高發國,居民多以漁業、牧業為生,有食用熏魚、熏羊肉的習慣。分析熏魚、熏羊肉的樣品發現這些食品有大量致癌物質,包括3、4-苯胼芘在內的多環芳烴化合物的汙染。大量動物實驗表明實驗動物喂給熏製食品也得到致癌結果。

  3、飲食因素

  我國的胃癌病例配對研究結果表明,高鹽飲食、醃製食品、油炸食品、三餐不定時、進食速度快、進食過飽、喜食燙食等,增加胃癌發病率的危險性。攝入高濃度食鹽可使胃黏膜屏障損傷,造成黏膜細胞水腫、腺體丟失。在給入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的同時給入高鹽可增加胃癌誘發率,誘發時間也較短,有促進胃癌發生的作用。

  4、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感染與胃癌有關,基於以下原因:在正常胃黏膜中很少能分離到幽門螺杆菌,而隨胃黏膜病變加重,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增高。目前認為幽門螺杆菌並非胃癌直接致癌物,而是通過胃黏膜的損傷,促進病變發展的條件因素使胃癌危險性增高。幽門螺杆菌可釋放多種細胞毒和炎症因子並參與局部免疫。在測定胃癌病人患病以前的血清發現其幽門螺杆菌抗體陽性率明顯高於對照組,為胃癌的危險因素。

  此外,有報道吸煙、遺傳、心理因素、微量元素,一些胃慢性疾患如慢性萎縮性胃炎(CAG)、胃黏膜腸上皮化生(IM)和異型性增生(DYS),與胃癌發生也有關係。

02老年胃癌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老年胃癌可引發什麼疾病?簡述如下:

1、胃出血

  胃癌術後胃出血多為吻合口出血,其原因常為縫合胃壁時未能完全縫閉血管,特別是在全層縫合過淺或不嚴密的情況下,有時胃壁血管向黏膜內出血不宜發現。近年來某些質量稍差的吻合器在手術時己閉合或吻合胃壁,但仍可發生延遲性出血。另外,應激性潰瘍也是術後胃出血的一個常見原因。其所致出血可呈彌漫性,血色常為咖啡色或黯紅色,一般常持續3-5天。

 2、吻合口瘺

  吻合口瘺是胃癌術後較嚴重的並發症,由於近年來吻合器的應用和手術技巧的提高,其發生率已有所下降。胃癌術後發生吻合口瘺的原因多為組織水腫、營養不良、吻合技術欠缺等。一般來講,發生於術後2-3天的吻合口瘺多為手術技術所致;而發生於7-9天者常是其他綜合因素所致。

3、腸梗阻

  胃癌術後發生的腸梗阻較複雜,包括功能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其中發生於胃癌術後10天左右的多為功能性腸梗阻,但也不絕對。

 4、胃癱

  胃癱是胃癌術後較常見的並發症之一,並且往往手術徹底性越高,其出現的可能性越大,可能與迷走神經切斷及胃張力改變有關。常發生於術後開始進食或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時,常有腹脹、胸悶、上腹不適等症狀。

 5、其他

  其他胃癌術後常見並發症還有反流性食管炎、傾倒綜合征及術後感染等,亦應予以對症處理。

03老年胃癌有哪些典型症狀

  老年胃癌有哪些症狀?

 一、胃癌症狀

  1、早期胃癌

  胃癌的早期無特異的症狀,甚至毫無症狀,早期無消化道症狀者可占1/4。國內胃癌病例統計資料表明,在出現症狀後3個月之內確診為胃癌不及1/3,凡出現以下不典型症狀時均考慮胃癌之可能性應進一步檢查:

  (1)中年以上患者出現原因不明食欲不振、上腹不適、消瘦等症狀。

  (2)嘔血、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病因不明者。

  (3)原有長期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狀有明顯加重者。

  (4)胃潰瘍、胃息肉(重點是腺瘤性息肉)、萎縮性胃炎(特別是伴腸上皮化生,異型上皮增生等癌前病變)、殘胃的患者。

 2、進展期胃癌

  患者病情至進展期,發展加速,症狀於數月內逐漸加重,一般胃部症狀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飽脹、厭食、惡心、嘔吐、黑便等,還可出現與腫瘤部位相關的症狀,胃竇癌多在小彎側,上腹痛出現早,程度輕重不一,如賁門部癌出現劍突下或胸骨後不適感,進食不暢、隱痛,並漸進加重,進行性吞咽困難,嘔吐,反流黏液。如近幽門部或幽門管癌,由於腫瘤壓迫出現幽門梗阻的表現,個別患者發生急性消化道出血,胃穿孔時才確診,當進一步發展時可觸及腹部包塊,發現腹水、黃疸,以及明顯消瘦、體重下降、乏力、水腫、貧血及惡病質等。

 二、體征

  早期胃癌腹部檢查無陽性體征,故查體對早期診斷沒有幫助,當進入進展期(中晚期)可有上腹壓痛、飽滿或胃區包塊,質硬,較固定,表麵不平呈結節狀。位於幽門部癌出現梗阻時可見擴張的胃型,有震水音,上腹隆起飽滿,侵至胰腺,特別是胰頭侵犯及肝十二指腸韌帶,胰十二指腸後淋巴結轉移壓迫膽總管,出現梗阻性黃疸。有肝內轉移時,肝大表麵結節不平,質硬,也可以伴有黃疸出現,腹膜種植可產生腹水,多為血性。小腸、結腸與腸係膜轉移可發生腸梗阻,出現腸型蠕動波。女性患者轉移至卵巢,是為Krukenberg瘤,淋巴結遠處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或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出現這些體征均指示已進入中晚期,多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

04老年胃癌應該如何預防

  老年胃癌如何預防發?簡述如下:

 一、三級預防

  設法控製和排除已知的可疑致癌因素,消除病因以降低其發病率,也即通常所說的Ⅰ級預防

1、一級預防

  (1)注意飲食衛生:應避免多食刺激性飲食,節製飲酒,定時飲食,防止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及胃潰瘍的發生

  (2)冷凍保鮮:食物的保存方法從傳統的鹽醃或煙熏(含有致癌的苯胼芘類化合物)等改為冷凍保鮮儲存後,胃癌發病持續下降

  (3)避免高鹽飲食:由於高鹽飲食可破壞胃黏膜的黏液保護層,而使胃黏膜裸露易於損傷及接觸致癌物,因此應減少飲食中鹽分的攝入因此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製在10g以下,以6g左右為宜

  (4)經常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現知亞硝胺類化合物可在低酸及細菌的作用下在胃內合成,將通過食物進入胃內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與胺類相結合成致癌的亞硝胺,而維生素C能打斷此合成的環節,從而有助於預防胃癌

  (5)多食牛奶及奶製品:近年來日本癌症研究學會發現胃癌發病率與牛奶及奶製品的消耗量呈負相關原因是牛奶中含維生素A,有助於黏膜上皮的修複

  (6)增加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入:食物中肉類、魚類、豆類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經研究表明,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不良易發生胃癌

  (7)戒煙:日本平山雄通過人群的長期前瞻性研究,認為吸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危險因素,其危險度與開始吸煙的年齡及吸煙量有關

  2、二級預防

  在自然人群中通過普查,或對易感個體進行定期隨訪檢查,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降低病死率即Ⅱ級預防明確胃癌的高危人群,在確立高危個體時,應與當地生活習慣、環境條件緊密聯係,如是否為低蛋白飲食,是否有食用富含亞硝胺的不新鮮食物或黴變食物史,是否嗜食油炸、熏製或醃製食品,少食新鮮蔬菜水果,以及飲水質量等另外胃癌家族史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對具有臨床症狀的個體應特別加以注意,如症狀明顯或有嘔血、黑便、上腹腫塊等時,更應予以定期檢查對經久不愈或有重度瘢痕組織的胃潰瘍病,有腸上皮化生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縮性胃炎,以及多發性息肉或直徑大於2cm的單發性息肉,均應列為臨床定期追蹤檢查的對象

  3、三級預防

  積極治療各種癌前病變,現已知道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及胃次全切除術後的病人,胃癌的發病率較高因此,對病史較長且已明確診斷的上述病人,進行定期隨診檢查,經係統內科治療3個月後症狀無好轉者,應及早行纖維內鏡檢查,明確病理診斷,必要時行手術切除治療

 二、危險因素及幹預措施

  高鹽飲食和幽門螺杆菌感染是造成胃黏膜初期病變的主要因素胃癌屬於慢性疾病,發病過程長因此,在各環節上開展預防工作都有降低胃癌或延緩胃癌發病的可能性,提倡低鹽飲食,抗幽門螺杆菌感染,改善體內營養水平,阻斷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加強對胃黏膜損傷的修複能力,治療癌前病變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以及殘胃等,是達到預防胃癌的重要措施應有計劃的隨訪,定期複查每半年行內鏡檢查在人群普查中有報道采用大便潛血作為初篩方法之一胃癌的診斷是防治的關鍵環節早期發現並非易事,胃癌早期並無典型表現,人群普查不易廣泛實施,對臨床醫師如何提高警惕,發現疑癌患者,對癌前疾病患者監測與隨訪是有效早診的措施,合理選定檢查方法,盡快做出病理診斷,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以內鏡為精查手段的普查內鏡有助於判定癌浸潤深度與轉移情況,為手術提供依據影像診斷包括B超、CT、磁共振等對確定癌轉移有重要價值,腫瘤標誌物中CEA、CA19-9與CA72.4在胃癌診斷中有一定價值,在判斷預後監測複發方麵則更有價值

 三、社區幹預

  社區應以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或減少攝入可能的致癌物質,對食物冷凍保鮮儲存,多進食含維生素C蔬菜和水果等對有胃癌癌前病變及遺傳因素的高危人群進行密切隨診,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變化,及時進行治療

05老年胃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老年胃癌應該做哪些檢查?簡述如下:

 一、化驗室檢查

  實驗室的常規檢查對於早診與確診是不重要的,做為了解病情狀況與決定治療方案,觀察檢測化療毒性反應,定期檢查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及血小板計數,尿常規以及大便潛血,肝、腎功能有無異常是必要的。

  二、血清酶學檢查

  在臨床可用於早診,療效觀察與預後監測,有輔助價值,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黏膜分泌的消化酶前體,可分為PCⅠ與PGⅡ兩個亞型,PGⅠ/PGⅡ正常胃黏膜為1,萎縮型胃炎時降低,當PGⅠ明顯降低時預示腸型胃癌的危險性增加,堿性磷酸酶(ALP)活性胃癌患者增高,並分為5個同工酶,AIP2來自肝髒,如增高預示可能有肝轉移。

 三、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1)胃鋇餐造影法:利用硫酸鋇與胃壁對比產生陰影進行診斷,胃鋇劑造影胃癌的X線征象主要有龕影,充盈缺損,黏膜皺襞的改變,蠕動異常及梗阻性改變等,這種古老的傳統胃檢查法,現已漸為胃雙重對比造影所取代。

  (2)胃雙重造影法:胃雙重造影劑是以低稠度高濃度的硫酸鋇和氣體(空氣或CO2)兩種不同性質的造影劑同時注入胃內進行透視攝片的一種檢查法。

  (3)其他胃惡性腫瘤的X線診斷:

  A、惡性淋巴瘤一般範圍較大,胃黏膜明顯增粗不規則,有時有龕影,龕影邊緣黏膜中斷,破壞。

  B、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平滑肌肉瘤是黏膜下腫瘤,胃部可見較光滑的充盈缺損,上方常有黏膜橋通過,局部胃小區尚可見,病變向胃黏膜進展時,局部有龕影。

  2、CT檢查

  早期胃癌局限增厚超過5mm時可以發現,當超過1cm時能清楚顯示,CT可觀察胃壁分3層結構,相當黏膜層、黏膜下層與肌肉漿膜層,多數學者采用Moss的CT分期;Ⅰ期腔內腫塊,胃壁增厚1cm,無腔外侵犯,Ⅰ,Ⅱ期估計可手術切除,Ⅲ期胃壁增厚伴有腔外侵犯,無遠處轉移,Ⅳ期已有遠處轉移。

  3、胃癌的超聲波檢查

  4、胃鏡檢查

  20世紀80年代中期,電子胃鏡研究成功,傳像采用微型攝像係統,直接顯示在熒屏上,並可記錄打印、拍照,直視胃黏膜病變,並采取活組織,可以準確得出最後病理診斷,是在胃癌診斷中任何檢查方法不可取代的。

  四、核素檢查

06老年胃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老年胃癌患者的飲食原則簡述如下:

  1、不吃鹽醃、煙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別是烤糊焦化了食物。

  2、堅持低脂肪飲食,常吃些瘦肉、雞蛋及酸奶。

  3、食物應保持新鮮,不吃發黴變質的飲食。

  4、下定決心戒除有害的煙酒嗜好,保持大便通暢,便秘病人應吃富有纖維素的食物,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5、多吃粗糧雜糧,如粗米、玉米、全麥片,少吃精米、精麵。

  6、常吃富有營養的幹果種籽類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幹、杏仁、葡萄幹等這些食品都是不錯的。

07西醫治療老年胃癌的常規方法

  老年胃癌的治療方法簡述如下:

 一、治療

 1、常規治療

  (1)外科治療:外科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惟一方法。長期以來由於胃癌住院患者病期偏晚,胃癌外科治療的療效也就不夠滿意,根據中國胃癌研究會統計的1987年以來的國內資科,胃癌根治術後的平均5年生存率已提高至37%。

  ①Ⅰ期與Ⅱ期胃癌無淋巴結轉移的各型早期胃癌及未侵及漿膜層(T2)的中期胃癌,可行R1式手術(完全切除N1站淋巴結),切緣距腫瘤肉眼邊緣距離不少於3~4cm,防止殘留。

  ②Ⅰ、Ⅱ期胃癌已出現N1淋巴結轉移行R2式手術(完全切除N1、N2站淋巴結)。

  ③Ⅲ期胃癌浸出漿膜麵伴N2淋巴結轉移及N2、N3淋巴結轉移者可行擴大R2+或R3式手術(完全切除N1、N2、N3淋巴結)。

  ④Ⅳ期胃癌當侵犯周圍髒器(胰腺、橫結腸、肝髒)伴有N3淋巴結轉移估計可以切除者,行R3加被侵髒器聯合切除術。當廣泛侵及周圍髒器,並侵及N3淋巴結以及遠處淋巴結,廣泛腹膜與明顯肝轉移時,隻可行姑息切除,改道手術或僅行探查術。

  ⑤原發灶的切除:關於胃切除的範圍近年來意見已漸趨向一致。即胃切斷線要求離腫瘤肉眼邊緣不得少於5cm,遠側部癌應切除十二指腸第一部約3~4cm,近側部癌應切除食管下端3~4cm。

  (2)放射治療:胃癌是對放射線不敏感的腫瘤,而胃的鄰近器官肝、胰、腎等對放射性較敏感,因而限製了放射治療的應用。在綜合治療中作為補救治療措施有一定價值。行術前放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術中放療有助於消滅手術視野中殘留的亞臨床癌灶。姑息切除術後局限癌灶或局限殘留淋巴結轉移灶也可放射治療。

  (3)內科治療

  ①胃癌的輔助性化療:根據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手術不能徹底切除術後存在的亞臨床轉移灶及癌細胞。手術不能發現的亞臨床轉移灶,手術局部淋巴和血行轉移是術後複發的主要根源。因此術前、術中和術後輔助化療是必要的。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chemotherapy)目的是使癌灶局限,以利於手術徹底切除。抑製癌細胞的生物活性,有利於減小術中播散,消滅亞臨床癌灶,減低術後複發率。術中化療目的是消滅殘存癌灶,術後輔助化療則是為了防止複發與轉移,提高5年生存率。

  ②免疫治療:根據現代免疫學的觀點,及腫瘤化療不能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事實,生物療法應有助於處理術後的亞臨床轉移。胃癌的主動免疫療法未見有成功的報道,最近有介紹先用阿黴素30預先處理病人,然後用自體胃癌細胞免疫,輔以FT-207及BRM,在20例非根治性手術的Ⅳ期胃癌病人,取得延長生存期的效果。胃癌的被動免疫治療如LAK、TIL細胞等已在胃癌治療中采用,盼能取得積極的成果。

  ③內鏡治療

  A、局部藥物注射:是一種姑息治療方法,可對腫瘤處注射抗癌藥、免疫藥及血管硬化劑,直接殺傷腫瘤。如有癌性狹窄也可用注藥法緩解症狀。常用藥物有絲裂黴素(MMC)、氟尿嘧啶、博萊黴素。並發症有局部潰瘍形成,發生穿孔較少見。

  B、腹腔灌注化療:晚期胃癌腹膜種植轉移,產生腹水,腹腔注入抗癌藥局部濃度大於血漿濃度,達20倍以上,因之全身反應輕,局部抗癌作用強,可於手術時保留插管或腹腔穿刺注藥,抗癌藥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起殺傷作用,同時使腹膜肥厚,粘連抑製腹水產生,但可以發生腸粘連引起腸梗阻的並發症。

  C、內鏡下切除術及微波凝固療法:適應於病變較早,無淋巴轉移,可藉局部切除達到根治目的的早期胃癌;或高齡、有手術禁忌或拒絕手術的早期胃癌,癌灶小於2cm隆起型及小於1cm的凹陷型最好。在內鏡下采用高頻電凝切除法,方法有注射生理鹽水套切法、提拉套切法、負壓吸引切除法等,術後局部形成潰瘍,經4~6周愈合,本法安全,嚴重合並症少,可見出血,穿孔者少見,切除治愈率可達95%。微波凝固法對病灶采用多次多點輻射。早期癌適應證同切除法。導線前端輻射微波,局部癌組織吸收能量轉為熱能產生組織凝固。

2、康複治療

  胃癌的預後取決於臨床分期和病理類型。對於胃癌術後的病人的吸收不良綜合征,應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營養物質,並注意B族維生素的補充。鼓勵病人多進食,進食困難及有梗阻的病人可予胃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對因鐵劑吸收不良及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引起的混合性貧血,應通過胃腸道外的途徑予以補充。

 二、預後

  影響胃癌預後的因素很多,與年齡、性別、病期、病理類型及治療類型等因素有關。一般說來老年的療效較年輕患者好;女性患者似乎較男性患者存活時間長;若胃癌按TNM分期:Ⅰ期五年存活率>79%,Ⅱ期為50%,Ⅲ期為10%,Ⅳ期的五年存活率很低;腸型胃癌預後比彌漫型要好,腸型胃癌易發生肝轉移,而彌漫型則易發生腹膜轉移和淋巴結轉移。當采用其他分類時,預後好壞依次為分化型腺癌、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及最差的黏液癌。胃癌的部位、大體形態及大小與其預後也有關。胃體部預後最好,依次為胃竇部、近側部及廣泛癌,癌腫界限清楚的比彌漫性的預後好,息肉狀胃癌和潰瘍型胃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比潰瘍浸潤型及彌漫浸潤型要少,其預後也較好。從癌腫大小來看,較小的癌腫比較大的癌腫預後要好,>4cm者最差。治療類型與預後:如果胃癌患者沒有接受治療,其存活時間大約為11個月。一項研究表明84%的病人死於診斷後6個月內,而96%的病人死於診斷後1年內。病人實施根治術後生存時間是28個月,有人報道此組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大約是40%。實施姑息手術病人其生存時間為4~14個月,存活5年患者很少。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