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是上消化道炎症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使胃酸分泌降低,胰液分泌減少。胰液中的胰脂肪酶不足,加重了脂肪消化、吸收、轉運功能障礙,使脂質貯留於吸收上皮細胞或粘膜固有膜層而呈現白色病變,臨床上發生脂肪瀉等表現。但國人萎縮性胃炎病變部位多在竇部,此區無泌酸細胞,故臨床上見到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正常者頗多。再加之十二指腸白點處活檢病理組織學上均有炎症存在,故有認為本病是一種特殊的十二指腸炎。
光鏡檢查見白點處十二指腸粘膜呈慢性炎症改變。主要表現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及嗜酸細胞浸潤,絨毛間質中的淋巴和和血管擴張,十二指腸腺腔擴大,絨毛末端呈灶狀透亮空泡分布。電鏡下正常十二指腸絨毛呈指狀或分葉狀,隱窩擴大。特征改變是腸粘膜吸收上皮細胞內有大量脂質貯留。隨著病情加重,可有細胞核和細胞器受擠壓現象。細胞器亞微結構退行性變,電子密度減低。線粒體變性、增多,密集分布在細胞核周圍。粗麵內質網擴張成囊狀或球形,光麵內質網代償性增多。個別染色質有凝集現象。
伴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淺表或萎縮性胃炎等。
1、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類型,發生於十二指腸,即連接胃的頭十餘厘米小腸腸段。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層和肌層的缺損。
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胃酸因素:當胃十二指腸防衛機製遭受胃酸破壞,如粘液產生量改變時,就會形成潰瘍。
2、胃潰瘍:位於賁門至幽門之間的慢性潰瘍稱之為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消化性潰瘍(pepticulcer)可發生在胃、十二指腸,也可發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腸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爾憩室內異位胃黏膜上。這些潰瘍的形成均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稱為消化性潰瘍,本病絕大多數位於胃和十二指腸(98%~99%)。在人群中約有10%的人在一生當中可能罹患此病。
3、淺表或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簡稱(CAG),也稱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胃癌前狀態,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變可能性更大。其發病緩慢,病勢纏綿,遷延難愈,治療棘手,祖國醫學文獻中無萎縮性胃炎這一病名,屬於祖國醫學中“胃脘痛”,“腹脹”的範疇,因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脘部脾滿疼痛多見,或脾滿而無疼痛,尚有少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故全國中醫學會第三次脾胃學術會議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證可以歸屬於“胃痞”證,就萎縮性胃炎而論。
本病男多於女,以青壯年多見,臨床上常表現為不規律性上腹部痛疼或不適,惡心,納差,噯氣,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狀,有些出現典型的脂肪瀉:糞量多,不成型,棕黃或略帶灰色,惡臭,表麵有油膩狀光澤,鏡檢有大量脂肪球,有些可伴有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膽囊炎,胰腺炎,膽石症等等,使臨床症狀更無特異性,致使絕大多數病例在內鏡檢查前難以估計有DWSS存在。
注意預防上消化道炎症
上消化道炎症是指屈氏韌帶(又稱Treitz韌帶,解剖位置在橫結腸係膜根部、第二腰椎左側正常情況下,上、下消化道是以十二指腸空腸曲為分界線的)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胰膽等病變部位引起的出血;多由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機械性損傷、血管病變、腫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鄰近器官的病變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1、實驗室檢查:除老年患者可有血脂增高外,多無明顯異常。
2、內鏡檢查:內鏡下十二指腸粘膜白點多位於球部特別是前壁及大彎側,後壁較少,此可能與血管,淋巴管的走向有關,也有些位於上角部和降部,白點呈稀疏之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簇,圓或橢圓形,直徑約1~3mm,多數平坦,部分輕度凹陷呈臍狀或微隆起呈斑塊樣,表麵乳白點或灰白色,乃脂肪局部貯留,淋巴管擴張之故,有時被膽汁染成黃色,通常無分泌物覆蓋,邊界清晰,邊緣由淺黃色逐漸過渡到正常十二指腸粘膜,白點或白斑表麵光滑,質地稍硬,反光增強,靠近觀察呈白色絨毛狀,用水衝洗後無變化,病變周圍的十二指腸粘膜可有花斑樣或充血,粗糙不平,失去正常絨毛狀外觀等改變。
1、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麵條、饅頭、花卷、包子、餛飩、軟餅、軟飯等,細嚼慢咽,便於充分消化和吸收。少吃豆類、洋蔥、土豆、紅薯等易產酸產氣的食物,忌生冷、忌油膩、忌辛辣、忌飲酒,避免不良因素對潰瘍的刺激。
2、養胃健脾特別推薦:山藥蓮子百合粥、花生紅棗小米粥,可以添加雞蛋、肉末、雞茸、魚茸、碎菜、果粒、牛奶等調味,增加營養。
對胃酸偏高而有腹痛者可給予H2-受體阻滯劑(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甚或質子泵抑製劑(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堿性藥物如蓋胃平、氫氧化鋁凝膠等對緩解症狀有較好療效。由於幽門螺杆菌在本病發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抗生素和鉍製劑的應用無確切指征,但有人觀察16例DWSS經甲氰咪胍和抗幽門螺杆菌治療後3個月內白點消失13例,減少2例。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