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以消化道潰瘍為主要表現的綜合病症。在胰腺內分泌瘤中發病率僅次於胰島素瘤。60%~70%為惡性,常伴有淋巴結或肝轉移。25%-30%的病人同時存在其他內分泌腫瘤[多發性內分泌瘤病I型(ENI)]。部分腫瘤位於胰腺外,十二指腸為其好發部位。病因為胰島D細胞的胃泌素瘤。由於腫瘤能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極度增加,導致頑固難治的不典型潰瘍,容易出血和穿孔。常伴有甲狀旁腺或垂體腺瘤及其相應症狀。
1、大量出血
是本病最常見並發症,其發生率約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並發於十二指腸潰瘍者多見於胃潰瘍,而並發於球後潰瘍者更為多見。並發出血者,其卓-艾綜合症病史大多在一年以內,但一次出血後,就易發生第二次或更多次出血。尚有10%~15%的患者可以大量出血為卓-艾綜合症的首見症狀。
卓-艾綜合症出血的臨床表現取決於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如十二指腸後壁潰瘍,常可潰穿其毗鄰的胰十二指腸動脈而致異常迅猛的大量出血;而其前壁因無粗大的動脈與之毗鄰,故較少發生大量出血。潰瘍基底部肉芽組織的滲血或潰瘍周圍粘膜糜爛性出血,一般隻致小量而暫時出血。卓-艾綜合症出血速度快而量多者,則表現為嘔血及黑糞;如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而持久,則可表現為逐漸出現的低色素性小紅細胞性貧血和糞便潛血陽性。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黑糞比嘔血多見,而胃潰瘍出血,兩者發生機會相仿。短時間內的大量出血,可因血容量的銳減而致頭昏、眼花、無力、口渴、心悸、心動過速、血壓下降、昏厥,甚至休克。卓-艾綜合症並發出血前,常因潰瘍局部的充血突然加劇而致上腹疼痛加重。出血後則可因充血減輕,以及堿性血對胃酸的中和與稀釋作用,腹痛隨之緩解。
根據卓-艾綜合症病史和出血的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不難確立。對臨床表現不典型而診斷困難者,應爭取在出血後24~48小時內進行急診內鏡檢查,其確診率可達90%以上,從而使患者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2、穿孔
潰瘍穿透漿膜層而達遊離腹腔即可致急性穿孔;如潰瘍穿透與鄰近器官、組織粘連,則稱為穿透性潰瘍或潰瘍慢性穿孔。後壁穿孔或穿孔較小而隻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時,稱亞急性穿孔。
急性穿孔時,由於十二指腸或胃內容物流入腹腔,導致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臨床上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腹痛常起始於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續而較快蔓延至臍周,以至全腹。因胃腸漏出物刺激膈肌,故疼痛可放射至一側肩部(大多為右側)。如漏出內容物沿腸係膜根部流入右下盆腔時,可致右下腹疼痛而酷似急性闌尾炎穿孔。腹痛可因翻身、咳嗽等動作而加劇,故病人常臥床,兩腿卷曲而不願移動。腹痛時常伴惡心和嘔吐。病人多煩躁不安、麵色蒼白、四肢濕冷、心動過速。如穿孔發生於飽餐後,胃內容物漏出較多,則致腹肌高度強直,並有滿腹壓痛和反跳痛;如漏出量較少,則腹肌強直、壓痛及反跳痛可局限於中上腹附近。腸鳴音減低或消失。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表示有氣腹存在。如胃腸內容物流達盆腔,直腸指診可探到右側直腸陷凹觸痛。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腹部X線透視多可發現膈下有遊離氣體,從而可證實胃腸穿孔的存在;但無隔下遊離氣體並不能排出穿孔存在。嚴重的穿孔病例或潰瘍穿透累及胰腺時,血清澱粉酶亦可增高,但一般不超過正常值的5倍。
亞急性或慢性穿孔所致的症狀不如急性穿孔劇烈,可隻引起局限性腹膜炎、腸粘連或腸梗阻征象,並於短期內即可見好轉。
3、幽門梗阻
大多由十二指腸潰瘍引起,但也可發生於幽門前及幽門管潰瘍。其發生原因通常是由於潰瘍活動期,潰瘍周圍組織的炎性充血、水腫或反射性地引起幽門痙攣。此類幽門梗阻屬暫時性,可隨潰瘍好轉而消失;內科治療有效,故稱之功能性或內科性幽門梗阻。反之,由潰瘍愈合,瘢痕形成和瘢痕組織收縮或與周圍組織粘連而阻塞幽門通道所致者,則屬持久性,非經外科手術而不能自動緩解,稱之器質性和外科性幽門梗阻。由於胃瀦留,病人可感上腹飽脹不適,並常伴食欲減退、噯氣、反酸等消化道症狀,尤以飯後為甚。嘔吐是幽門梗阻的主要症狀,多於餐後30~60分鍾後發生。嘔吐次數不多,約每隔1~2天一次。一次嘔吐量可超過1L,內含發酵宿食。病人可因長期、多次嘔吐和進食減少而致體重明顯減輕。但不一定有腹痛,如有腹痛則較多發生於清晨,且無節律性。因多次反複大量嘔吐,H+和K+大量丟失,可致代謝性堿中毒,並出現呼吸短促、四肢無力、煩躁不安,甚至發生手足搐搦症。空腹時上腹部飽脹和逆蠕動的胃型以及上腹部震水音,是幽門梗阻的特征性體征。
消化性潰瘍症狀最常見,對治療潰瘍藥物反應差,按潰瘍行胃大部切除後,很快出現吻合口潰瘍,出血和穿孔,腹瀉,排水樣便或脂腹瀉,常與腹痛相伴,多發性內分泌瘤綜合征表現,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
體查發現:腹部壓痛,乏力,內分泌瘤體征。
1、一戒長期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係統,使胃粘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導致胃炎和潰瘍發生臨床所見長期緊張焦慮和精神抑鬱者,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2、二戒過度勞累
無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不能過度勞累,否則就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調,從而導致種種胃病發生
3、三戒飲食饑飽不均
饑飽不均對胃有很大的傷害,饑餓時胃中空空,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傷害胃壁,導致急、慢性胃炎或潰瘍發生暴飲暴食會使胃壁過度擴張,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潰瘍,甚至發生急性胃擴張、胃穿孔
4、四戒酗酒無度
酒精會使胃粘膜發生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而形成潰瘍長期飲酒還損害肝髒,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發生也與酗酒有關,這些損害反過來又會加重對胃的傷害
5、五戒嗜煙成癖
吸煙會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前列腺素是一種胃粘膜保護因子,它的減少會使胃粘膜受到傷害吸煙又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煙成癖是引起各種胃病的重要誘因
6、六戒濃茶咖啡
濃茶和咖啡都是中樞劑,能通過神經反射以及直接的影響,使胃粘膜發生充血、分泌功能失調、粘膜屏障破壞,促成發生潰瘍病另外,對胃刺激性強的食物要注意適量食用
7、七戒進食狼吞虎咽
細嚼慢咽有利於食物的消化,進食時狼吞虎咽,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勢必增加胃的負擔研究還發現,細嚼慢咽時唾液分泌增多,在保護胃粘膜的作用,可避免不良刺激物對胃粘膜的損害
8、八戒睡前進食
睡前進食不僅影響睡眠,而且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誘發潰瘍
9、九戒不講衛生
現已查明,幽門螺杆菌感染是導致胃炎、潰瘍和胃癌發病的元凶,它可以通過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傳染因此,講究衛生,不用他人餐具、牙具,可以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從而可以預防各種胃病
10、十戒監用藥物
不少藥物久服都會損傷胃粘膜,導致糜爛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潰瘍發生其中,常用的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有三類:一類是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保泰鬆、消炎痛等;一類是激素類藥如強的鬆、地塞米鬆;還有一類是抗菌藥如紅黴素等注意應用這類藥物時,要嚴格遵醫囑慎而用之,以避免對胃造成損傷
1、胃液,胃酸測定:夜間12小時胃液總量>1000ml,約66-90%患者基礎胃酸每小時>15mmol/小時,約50-67%患者BAO/MAO>60%。
2、血清胃泌素測定:1/3患者常達1000pg/ml以上,約2/3患者在100-1000pg/L。
3、促胰液素或鈣激發試驗:如為實驗前1-2倍或絕對值>500pg/ml則提示為胃泌素瘤。
4、胃鏡,X線鋇餐檢查:可發現潰瘍,粘膜皺壁肥大,胃液多等,
5、腫瘤定位:可采用B超,CT,MRI,血管造影等。
在飲食上注意適當的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適當的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饑飽無常,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煙酒,避免喝濃茶和咖啡,避免在飯後半個小時內躺下。
注意避免熬夜,避免勞累,避免情緒變化太大。
對本病的根本治療是切除產生胃泌素的腫瘤。對不能發現腫瘤及腫瘤不能完全切除者可用藥物治療。
一、手術治療
1、腫瘤切除術:胃泌素瘤如為單個,且無轉移者,多主張手術切除。但位於胰腺內的腫瘤能完全被切除而獲治愈者
2、全胃切除術:過去認為對腫瘤不能切除或腫瘤切除後,胃酸和血清胃泌素水平不能下降者,為了去除胃泌素作用的靶器官,可作全胃切除術來有效地治愈消化性潰瘍,並有極少數患者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消退的報道。鑒於全胃切除術死亡率高達5%~27%,且術後並發症又較多,目前漸少采用。
3、高選擇性胃迷走神經切斷術:可明顯減少胃酸分泌,增強組胺H2受體阻斷劑的製酸作用,並減少其藥物劑量。
4、切除其它內分泌腫瘤:伴有甲狀旁腺腫瘤患者,一般主張在腹部手術前先行甲狀旁腺腫瘤切除術。術後腹瀉、消化性潰瘍症狀多能減輕,胃酸和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
二、藥物治療
1、製酸藥物:組胺H2受體阻斷劑問世後,使本病內科治療成為可能。患者用組胺H2受體阻斷劑的藥量比普通的消化性潰瘍患者要大。甲氰咪胍0.6,Q4h。(少數患者可達5~10g/d);雷尼替丁0.3,Q8h。法莫替丁20mg,Q4h。為減少組胺H2受體阻滯劑的用量,可合用抗膽堿能藥物起協同作用。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是壁細胞酸泵酶抑製劑,可強烈抑製各種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是本病治療最有效藥物,前者劑量為60mg,B.i.d;後者為60mg,Qid。長期治療能很好耐受。製酸藥物的用量應按人而異,一般主張BAO
2、化療藥物:適用於腫瘤不能切除及已有轉移者。鏈佐黴素對腫瘤有治療作用。必要時聯合應用5-氟尿嘧啶(5-Fu)療效更好。目前多主張從腹腔動脈插管行鏈佐黴素介入治療,可起到減少不良反應和增加療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