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簡介

相關問答

  直腸脫垂為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各種年齡層均可發病,但多發於幼兒、老年、久病體弱及身高瘦弱者。該病以直腸黏膜及直腸反複脫出肛門外並伴隨肛門鬆弛為主要特點。

  直腸脫垂又分為部分性和完全性兩種,是否需要手術,術式如何,需檢查病人後才能決定。

  1、部分脫垂:

  脫出部僅為直腸下端黏膜,故又稱黏膜脫垂,脫出長度2cm~3cm,一般不超過7cm,黏膜皺襞呈放射狀,脫垂部分分兩層黏膜組織,需要與環狀內痔鑒別,除病史不同外,環狀內痔脫垂時,可見到充血肥大的痔塊,呈梅花狀易出血,直腸指檢時,括約肌收縮有力,而直腸脫垂時括約肌鬆弛。

  2、完全脫垂:

  為直腸的全層脫出,嚴重者直腸、膽管均可翻出至肛門外,脫出長度常超過10cm,呈寶塔形,黏膜呈環狀排列。

  治療成人直腸黏膜部分脫垂,可采用硬化劑注射治療,完全直腸脫垂則以手術治療為主。

  ①注射治療:

  將硬化劑注射到脫垂部位的黏膜下層內,使黏膜與肌層產生無菌性炎症,粘連固定。

  ②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較多,主要術式有直腸懸吊及固定術,脫垂腸管切除術,肛門圈縮小術。

【詳情】

01直腸脫垂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發育不全因素

  骶骨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兒或發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彎曲角度小,發育平直,直腸呈垂狀走行,膀胱或子宮陷窩的位置較高,直腸後麵失去了骶骨曲麵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內壓時容易向下移位導致直腸脫垂。

 2、病理性因素

  這是在臨床上為最多見的發病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脫肛是一種並發症或繼發性疾病。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礙,營養不良,患有內痔、直腸息肉、腫瘤長期隆出腸壁、年老體質虛弱、腰骶神經損傷,易使骨盆肌肉群與肛門括約肌衰退、鬆弛無力,失去對肛管、直腸的承托作用,直腸粘膜下層組織疏鬆,粘膜層與肌層失去粘連固定作用,造成直腸粘膜向下滑脫移位。

3、物理性因素

  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持續性腹腔內高壓,致使直腸周圍或盆底部的肌肉群、韌帶、筋膜等支持組織不能承受而發生鬆弛。如尿道狹窄、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等並發的排尿困難,重體力勞動,頑固性便秘,慢性腹瀉,多胎產婦等易促使直腸向下脫垂,即為直腸脫垂。

  1、發育不全因素
  骶骨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兒或發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彎曲角度小,發育平直,直腸呈垂狀走行,膀胱或子宮陷窩的位置較高,直腸後麵失去了骶骨曲麵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內壓時容易向下移位導致直腸脫垂。
  2、病理性因素
  這是在臨床上為最多見的發病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脫肛是一種並發症或繼發性疾病。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礙,營養不良,患有內痔、直腸息肉、腫瘤長期隆出腸壁、年老體質虛弱、腰骶神經損傷,易使骨盆肌肉群與肛門括約肌衰退、鬆弛無力,失去對肛管、直腸的承托作用,直腸粘膜下層組織疏鬆,粘膜層與肌層失去粘連固定作用,造成直腸粘膜向下滑脫移位。
  3、物理性因素
  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持續性腹腔內高壓,致使直腸周圍或盆底部的肌肉群、韌帶、筋膜等支持組織不能承受而發生鬆弛。如尿道狹窄、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等並發的排尿困難,重體力勞動,頑固性便秘,慢性腹瀉,多胎產婦等易促使直腸向下脫垂,即為直腸脫垂。

02直腸脫垂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一、出血

  偶爾因直腸孤立性潰瘍可發生大出血。

二、肛門失禁

  16%~20%的對氣體失禁,17%~24%完全失禁。直腸脫垂引起失禁的原因包括:

  1、直腸脫垂產生實質性的直腸擴張,引起肛門內括約肌持續反射性抑製而鬆弛,尤其在老年因恥骨直腸肌薄弱,活瓣不起主要作用時則一旦內括約肌功能障礙,就將引起失禁;

  2、分娩或長期用力排便使會陰異常下降,造成陰部神經被拉長的伸展性損傷,使盆底橫紋肌去神經變性薄弱。肛管直腸測壓有助於了解肛門括約肌等的功能,張連陽等對直腸內脫垂患者行肛管測壓的結果表明其存在肛管壓力的降低,其中直腸黏膜脫垂有肛管靜息壓降低,而全層直腸套疊則存在肛管靜息壓和咳嗽壓的降低。

03直腸脫垂有哪些典型症狀

1、脫出

  這是直腸脫垂最為主要的症狀,早期排便時直腸粘膜脫出,便後自行複位;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抵抗力逐漸減弱,日久失治,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突出,甚至咳嗽、負重、行路、下蹲時也會脫出,而且不易複位,需要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後,方能複位。

2、潮濕

  部分的患者會出現肛門括約肌的鬆弛並且收縮無力,常有粘液自肛內溢出,以致有潮濕感。或因其脫出,沒有及時複位,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粘液刺激肛周皮膚而引起搔癢。

3、墜脹

  由於粘膜下脫,引起直腸或結腸套疊,壓迫肛門部,產生墜脹,有的還感覺股部和腰骶部瘓脹。

4、出血

  通常不會有出血症狀,偶爾便秘時,擦傷粘膜有滴血,糞便帶血或手紙拭擦時有血,但出血量較少。

 5、嵌頓

  大便時,肛門直腸脫垂未能及時複位,時間稍長,局部靜脈回流受阻,因而發炎腫脹,並導致嵌頓。這時,粘膜由紅色逐漸變成暗紅色,甚至出現表淺粘膜糜爛壞死、或脫垂腸段因肛門括約肌收縮而絞窄壞死。病人症狀亦隨之由局部反應發展到全身,出現體溫上升,食欲減退,小便困難,大便於結,疼痛墜脹加劇,坐臥不安,甚者發生腸梗阻症狀。

04直腸脫垂應該如何預防

  直腸脫垂患者要堅持作體育鍛煉和強壯腹部肌肉鍛煉,以改善人體氣血虧虛及中氣不足的狀況,這對於鞏固療效和預防直腸脫垂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預防措施有:

  1、積極除去各種誘發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瀉、長期咳嗽、腸炎等疾病,嬰幼兒尤要注意

  2、平時要注意增加營養,生活規律化,切勿長時間地蹲坐便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大便幹燥,便後和睡前可以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對預防直腸脫垂有積極作用

  3、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外,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

  4、婦女分娩和產後要充分休息,以保護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下垂和內髒下垂者應及時治療

  5、經常做肛門體操,促進提肛肌群運動,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效果,對預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以上是直腸脫垂的預防措施,預防對身體健康很有效果,預防勝於治療,防治結合更好

05直腸脫垂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腹部透視或平片

  腹部透視或平片可以對腹腔器官有個大致的了解,特別是可看到膈下有無遊離氣體,可發現腸腔內積氣、積液,這對診斷大腸穿孔、大腸梗阻及肛管閉鎖程度很有幫助,亦是急腹症常用的檢查方法。

2、鋇劑灌腸

  主要用於觀察大腸的病變,如息肉、癌、憩室及炎症等,對腸穿孔、急性出血及感染性疾病則屬禁忌。本法是經口服鋇劑或鋇劑灌腸對結腸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因本法對結腸的生理狀態顯示比較理想,故對結腸病變有較大的診斷價值。氣鋇雙重造影檢查,有利於微小病變的顯示。

3、排糞造影檢查

  排糞造影是一種在生理狀態下進行的檢查,用以確定直腸可能存在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主要適用於排便困難,排便失禁,直腸性便秘及裏急後重,非腹瀉性黏液便或血便,排便時腹痛或會陰疼痛,以及臨床疑有直腸脫垂的患者。

4、瘺管造影

  本法主要用於複雜性肛門直腸瘺的檢查診斷。多取碘油或含碘的水溶液造影,可明確瘺管或竇道的行走方向。

5、CT檢查

  大腸的CT檢查主要適用於:惡性腫瘤的術前分期和預後的評價;腸內和腸外腫塊的鑒別;惡性腫瘤治療後有無轉移、複發;消化道造影和內鏡檢查未發現明確病變,但有不能解釋的結腸症狀者。

 6、結腸血管造影檢查

  結腸血管造影主要用於大腸腫瘤、炎症、出血的鑒別診斷,特別是惡性腫瘤,血管造影可顯示病變擴散和腸管外浸潤的程度,以及是否轉移到其他髒器,對決定手術適應證及判斷預後都有重要意義。

 7、淋巴造影

  淋巴造影檢查可預知是否有淋巴轉移以及轉移的部位、範圍和程度,是判斷大腸癌腫進展程度的輔助手段,是外科手術時對淋巴清掃的有力指征。

8、超聲檢查

  主要用於對已確診為直腸癌、結腸癌的患者,了解有無肝、胰、膽轉移時,可通過B超檢查,其圖像可檢出直徑1.5~2cm的轉移灶。

06直腸脫垂病人的飲食宜忌

  直腸脫垂患者應飲食調理,尤其是老年應均衡攝取各種營養成分,包括適量的脂肪、蛋白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等。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其次,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過於寒涼及辛辣、煎炸助火之品。脾虛氣陷者飲食宜偏溫熱,忌食生冷硬物,食療方可有黃芪黨參大棗粥,海參瘦肉湯。濕熱下注者可給予西瓜、綠豆、芹菜等,食療方可有豬大腸燉糯米綠豆,鱔魚。飲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07西醫治療直腸脫垂的常規方法

一、一般療法

  排糞定時,蹲踞時間不可太長,避免便秘或腹瀉,便後立即複位,以改善局部情況,囑病人每日自行收縮肛門多次,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能力。

二、注射療法

  直腸粘膜下注射硬化劑,治療部分脫垂病人,按前後左右四點注射至直腸粘膜下,每點注藥1~2毫升。注射到直腸周圍可治療完全性脫垂,造成無菌炎症,使直腸固定。常用藥物有5%酚植物油或甘油溶液等。

三、手術療法

1、脫垂粘膜切除

  對部分性粘膜脫垂患者,將脫出粘膜作切除縫合。

2、肛門環縮術

  麻醉下在肛門前後各切一小口,用血管鉗在皮下繞肛門潛行分離,使二切口相通,置入金屬線(或滌綸帶)結成環狀,使肛門容一指通過,以製止直腸脫垂。

  3、直腸懸吊術

  以重度的直腸完全性脫垂患者,經腹手術,用兩條闊筋膜(腹直肌前鞘、紡綢、尼龍布等)將直腸懸吊固定在骶骨胛筋膜上,並封閉直腸陷凹,加強對直腸的支持。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