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簡介

相關問答

  大便失禁即肛門失禁,是指糞便及氣體不能隨意控製,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症狀,亦稱大便失禁。肛門失禁的發病率不高,但非罕見。雖不直接威脅生命,但造成病人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嚴重地幹擾正常生活和工作。

【詳情】

01大便失禁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肛門先天性發育畸形

  (1)神經係統發育缺陷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脊椎裂可伴肛門失禁。病人外括約肌和恥骨直腸肌失去正常神經支配,無收縮功能,處於弛緩狀態。且由於感覺和運動係統均受影響,直腸黏膜在糞便充盈時缺乏膨脹感,不能引起便意及發動排便動作,直腸內糞便隨時排出。此種病兒往往伴有尿失禁。

  (2)肛門直腸畸形肛門直腸本身及盆腔結構均發生改變,且直腸盲端越高,改變越明顯,越複雜。高位畸形時直腸盲端位於盆膈之上,恥骨直腸肌短縮,明顯向前上方移位;內括約肌缺如或僅處於雛形狀態;外括約肌多處於鬆散狀態,其間充滿脂肪組織,肌纖維走行異常紊亂。其病因主要與畸形伴有感覺和運動神經組織結構的缺陷有關,也與手術損傷、手術錯誤有明顯關係。

2、外傷

  由於外傷損傷了肛管直腸環,使括約肌失去了括約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傷、割傷、灼傷、凍傷及撕裂傷(主要為產婦分娩時的會陰撕裂),以及肛管直腸手術的損傷,如肛瘺、痔、直腸脫垂、直腸癌等手術損傷了肛門括約肌致大便失禁。

3、神經係統病變

  多見於腦外傷、腦腫瘤、腦梗死、脊髓腫瘤、脊髓結核、馬尾神經損傷等均可導致大便失禁。

4、肛管直腸疾病

  最常見的是肛管直腸腫瘤;如直腸癌、肛管癌,克羅恩病侵犯到肛管直腸並累及到肛門括約肌時,或潰瘍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引起肛管炎時,或直腸脫垂引起的肛門鬆弛,以及肛周的嚴重瘢痕影響到肛門括約肌,使肛門閉鎖不全時均可引起大便失禁。

02大便失禁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種並發症,最常見的並發症是會陰部、骶尾部皮膚炎症及壓力性潰瘍。大便失禁在老年、危重病人及癱瘓臥床病人中發生率達46﹪-54﹪。由於糞便的刺激,使會陰部皮膚經常處於潮濕和代謝產物的侵襲狀態,易發生皮膚紅腫、潰爛,皮膚破潰感染可深及肌層或破潰延伸至陰囊、陰唇、腹股溝等,汙染尿道口、陰道口引起逆行感染,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亦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難、由於會陰經常受到糞水刺激、肛周皮膚可發生糜爛、瘙癢、潰瘍及疼痛等、少數病人為使大便減少而節製飲食、出現消瘦、體重下降。

03大便失禁有哪些典型症狀

  不能自主控製排泄糞便和氣體,導致會陰部經常潮濕,糞便染汙衣褲。完全失禁時,糞便可以隨時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時,常有糞便、黏液從肛門外流。不完全失禁時,雖能控製幹便,但對稀便不能控製,集中精力控製肛門時,方可使糞便不流出。

04大便失禁應該如何預防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以早晨起床後排便為宜,每次蹲廁不要過久,排盡即起戒除排便看書、看報等不良習慣

  2、肛周一有不適應及早醫治,因肛門有其生理、病理特點,周圍不單皺褶多,皮脂腺和汗腺也很多,加上排出的大便內有大量細菌,極易誘發感染,所以一旦發現肛周不適或疼痛,應及時治療,防止病患加重

  3、保持大便通暢,每日應多喝開水,特別是晨起要喝一大杯溫水注意調節飲食,多吃些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等不要大量飲酒,不宜多食辛辣、燥熱刺激性食物

  4、選用內褲、手紙要科學,內褲應選質軟且薄的棉布製品,不要穿粗布或化纖品手紙應以薄、軟、褶小均勻為最宜,不要用廢報紙或用圓珠筆寫過字的廢紙因為油墨長期刺激能引起肛周疾病

  5、莫忽視肛門清洗每天衝洗肛門兩次,一次是大便後立即清洗,另一次是在睡前清洗,以免汙染內褲

  6、定期做坐浴,坐浴是肛門保健和治療的好方法輕微的肛門疾患,坐浴會收到明顯效果要求水溫不能過熱,以免燙傷,但也不能過涼而起不到作用坐浴時間一般不能少於20~30分鍾,在這期間可適當加熱水,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吸收

  7、注意做好提肛操,每日最好早晚各做一次提肛操,帶動會陰做一縮一鬆的運動,每次做50~100次,可促進肛門直腸附近靜脈血液回流

05大便失禁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直腸指診:檢查者感覺到肛門無緊迫感呈鬆弛狀態,囑患者收縮肛門時,肛管括約肌收縮不明顯或完全無收縮力;如肛門有損傷史者,可捫及瘢痕,有的患者可觸及肛管的一側有收縮感,而另一側則無收縮感,並注意肛管直腸內是否有腫塊,壓痛等,手指退出肛門後觀察指套是否帶黏液及血。

2、內鏡檢查:觀察肛門直腸或結腸有無畸形,瘢痕,肛管皮膚及直腸黏膜有無糜爛,潰瘍,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直腸息肉,直腸癌及肛管直腸癌等。

3、排糞造影檢查:通過對用力排糞,提肛等動態觀察,了解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如灌入直腸的鋇劑通過提肛可以保留,說明肛門括約肌有一定功能;如灌入直腸的鋇劑不由自主地流出,說明肛門失禁。

4、肛管直腸壓力測定:大便失禁患者表現出肛管直腸內的壓力降低,頻率減慢或消失;肛管收縮壓下降;直腸肛管抑製反射消失,如潰瘍性結腸炎致大便失禁患者直腸順應性明顯下降。

5、直腸感覺測定:是將4cm×6cm大的帶有導管的球囊置入直腸,然後向囊內注入水或空氣,正常直腸的感覺閾值是45ml±5ml,如為神經性的大便失禁患者,其直腸感覺閾值消失。

6、球囊逼出試驗:如直腸感覺遲鈍,正常容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不能將球囊排出,此檢查既可用來判斷直腸的感覺是否正常,又可判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如肛門括約肌受損無括約功能,而球囊可自行滑出肛門,或輕微的增加腹壓後即可將球囊排出。

7、盆底肌電圖檢查:該檢查可以了解括約肌缺損的部位及範圍。

8、肛管直腸內超聲檢查:通過肛管直腸內超聲可以清楚地顯示肛管直腸的各個層次,內括約肌及其周圍的組織結構,可以協助肛門失禁的診斷,如觀察內括約肌是否完整,外括約肌是否有缺損,以及缺損的部位及範圍,該檢查不但可以協助診斷,而且為手術切口的選擇提供一定的依據。

06大便失禁病人的飲食宜忌

  大便失禁患者應改善飲食結構,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利於排便通暢。增加膳食中食物纖維的含量,平均每日供應6。8g。食物纖維不會被機體吸收,但可增加糞便的體積,刺激腸蠕動,有助於恢複腸道功能,加強排便的規律性,有效地改善肛門失禁狀況。

07西醫治療大便失禁的常規方法

 1、非手術療法

  (1)飲食調節:治療肛管直腸的炎症,使大便成形,避免腹瀉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腸炎症刺激的不適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纖維素高的及富有營養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肛管直腸有炎症可對症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膚有炎症應經常保持肛周清潔,使其保持幹燥或外用藥塗擦。

  (2)肛門括約肌鍛煉:方法是囑患者收縮肛門(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堅持數秒鍾,這樣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3)刺激肛門括約肌收縮:對神經性肛門失禁者,可采用電刺激療法和針灸療法。電刺激療法是將刺激電極置於外括約肌內,用電刺激肛門括約肌及肛提肌使之產生有規律的收縮,部分肛門失禁患者可以得到改善。針灸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的療法,有的患者亦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常用穴位是長強、百會、承山等。

2、手術療法

  肛門失禁的手術治療主要用於肛管括約肌的損傷及先天性高位肛門閉鎖術後的肛門失禁。

  (1)肛管括約肌修補術:適用於外傷所致的肛管括約肌損傷的患者。一般在損傷後3~12個月內修補,如時間過長,括約肌可產生廢用性萎縮。

  (2)肛管前方括約肌折疊術:適用於括約肌鬆弛的患者。

  (3)經陰道括約肌折疊術:適用於括約肌鬆弛的患者。

  (4)Parks肛管後方盆底修補術:適用於嚴重的神經性肛門失禁及直腸脫垂固定術後仍有較重的肛門失禁者。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