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簡介

相關問答

  凡疝囊從腹壁下動脈外側的內環突出,向內、向下、向前斜行經過腹股溝管,再穿出皮下環並可進入陰囊者稱為腹股溝斜疝。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發病率約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溝疝的95%。男性占絕大多數,右側比左側多見。

  腹股溝斜疝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前者的發病原因為腹膜鞘狀突未閉,後者的發病原因除了腹股溝部有先天性缺損外,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發育不全起主要作用。

【詳情】

01腹股溝斜疝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腹股溝斜疝主要由兩方麵引起,鞘狀突的開放或閉鎖是疝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因為腹膠溝區存在著解剖上的缺損所致是由後天性因素引起的,接下來就為大家具體講解一下。

  一、先天性因素

  胚胎早期,睾丸位於脊柱兩側,相當於第2-3腰椎處,在腹後壁的腹橫筋膜和腹膜之間逐漸向下移動。在胚胎3個月時,睾丸移至髂窩內,7個月接近腹股溝管內環處,於出生前1個月左右,睾丸在內環處進入腹股溝管,一般於出生前降入陰囊內。如出生後睾丸仍停留於腹後壁或腹股溝處,則稱隱睾。

  在睾丸下降時,緊貼於睾丸前方的一部分腹膜,即隨同睾丸穿過腹股溝管,一起下降到陰囊中,這樣便形成了上通腹腔的腹膜鞘狀突。在正常發育時,嬰兒出生後不久,除包繞睾丸部分形成睾丸固有鞘膜外,其餘部分則均萎縮、閉鎖而遺留一極細的纖維索帶或消失。如果這個腹膜鞘狀突繼續開放未閉鎖,仍和腹腔相通,即形成一個天生的疝囊。根據腹內壓的力學原則,最弱之點所受的壓力最大,亦即所謂“焦點壓力”,因此腹膜鞘狀突存在,當腹內壓增高時或腹壁肌肉因某些因素而鬆弛時,就很容易形成先天性腹股溝斜疝。

  如果鞘狀突僅下段閉鎖,而上段繼續開放,同樣也可以誘發先天性斜疝。由於右側睾丸下降的速度慢於左側,腹膜鞘狀突未閉的時間也較長,故誘發先天性斜疝的機會較左側為多。由此可見,鞘狀突的開放或閉鎖不全是疝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故Russel曾片麵地認為“沒有腹膜囊即無腹疝”。

  二、後天性因素

  後天性斜疝發病機製完全不同,它是因為腹膠溝區存在著解剖上的缺損所致。因為腹膜鞘狀突已經閉鎖,而另有新的疝囊經腹股溝管所形成。首先是腹股溝管區原是一個無肌肉保護的腹壁薄弱處,且有精索穿過。如腹橫筋膜弓和腹內斜肌下緣高位或發育不全,可使該區抗力更加削弱。其次是生理學上保護性機製的失效。正常時,有兩種生理防衛功能:

  一是腹橫肌與腹內斜肌對內環的括約作用。當腹橫肌與腹橫筋膜收縮時,腹橫筋膜增厚而形成凹間韌帶,同內環一起被牽向外上方。從而在腹內斜肌深麵關閉了腹股溝管內環,阻止了疝囊的形成。

  二是腹橫筋膜弓的開閉作用,正常休息時,腹橫筋膜弓(或為聯合腱)向上凸出,但當腹部肌肉受到刺激.腹橫肌和腹內斜肌緊張時,腹橫筋膜弓可以拉平,向腹股溝韌帶靠攏,關閉腹股溝內環有利於防止疝的發生。若腹橫筋膜或腹橫肌發育不全,肌肉鬆弛。弓狀下緣與腹股溝韌帶分離,則均將易於誘發後天性斜疝。臨床上後天性斜疝較先天性者為多。

  老年、體衰、肥胖、腹肌缺乏鍛煉等情況常使腹壁肌力減退而誘發腹股溝斜疝。膠原代謝異常與腹外疝發病有很密切的關係。

  綜上所述,腹股溝疝的發病機製比較複雜,概括而言腹股溝疝的發生有腹壁抵抗力薄弱和腹內壓升高兩大因素,無論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性疝,均是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上應弄清患者具體的特有發病機製作針對性處理。

02腹股溝斜疝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腹股溝斜疝反複發作或是持續發作,就會引起腸管嵌頓及絞窄,下麵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腸管嵌頓

  正常情況下,疝的內容物(常為腸管)可以在腹腔內壓力的作用下,經疝環進入疝囊,並可自行(或經外力)回納至腹腔內,當各種原因(如摩擦,粘連等)使可複性疝的內容物突然不能回納,局部腫塊增大時,說明並發了腸管嵌頓,此時稱為嵌頓性疝,腸管嵌頓後主要出現腸梗阻的臨床表現。

  2、腸管絞窄

  如果嵌頓性疝持續存在,未能及時地處理和治療,疝的內容物(主要為腸管)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發生腸梗阻,腸壞死,甚至腸穿孔等嚴重後果,則並發了絞窄性疝,腸管絞窄的臨床表現有:

  ①陣發性,持續性,劇烈的腹痛。

  ②脈搏增快,呼吸急促,白細胞計數升高等休克表現。

  ②腹膜刺激征 (局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

  ④腸鳴音由亢進轉為減弱或消失,可聞“氣過水聲”。

  ⑤嘔血(或血性液體),便血。

  ⑥腹部可觸及明顯腫脹,膨隆及腫塊。

  ⑦X線檢查可見腹內有膨脹突出的孤立腸管或小腸部位改變,腸管間隙增寬,提高,有腹腔積液。

  ⑧做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體。

03腹股溝斜疝有哪些典型症狀

  腹股溝斜疝是腹部內容物通過腹股溝部位腹膜薄弱區突出的症狀。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其臨床症狀為:

  1、易複性疝為腹股溝區出現可複性腫塊,站立或負重時出現,平臥休息或用手推送,腫塊可回納腹腔。

  2、腫塊質軟,呈帶蒂“梨形”,可達陰囊或大陰唇。

  3、體檢時用手指伸進腹股溝管外環,可發現外環口增大,咳嗽時有衝擊感。手指壓住內環口,病者再站立,並咳嗽,疝不再出現。

  4、難複性斜疝者,平臥時疝亦不消失。

  5、嵌頓性疝表現為腫塊突然增大,緊張發硬,並伴有明顯疼痛,推之不能還納腹腔。如嵌頓的內容物為腸管,可出現機械性腸梗阻征象。

  6、絞窄性疝的臨床症狀多較嚴重。絞窄時間長者,由於疝內容物發生感染,侵及周圍組織,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急性炎症。

  7、局部脹痛,易複發性腹股溝斜疝除腹股溝部有腫塊外,常無特殊症狀,偶感局部脹痛,甚至引起上腹或臍周隱痛。難複發性腹股溝斜疝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酸脹和下墜感。這些症狀隨腫塊出現而發生,腫塊消失而緩解。

  8、消化不良或慢性便秘,此症狀多見於滑動性腹股溝斜疝。由於盲腸、乙狀結腸或膀胱等髒器已構成疝囊的一部分,故患者常有一些“消化不良”和慢性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及排尿不盡感。滑動疝一般腫塊巨大,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且右側多於左側。

04腹股溝斜疝應該如何預防

  多數疝氣無法被防止,但是有可能減少疝氣反複發作,以下建議可幫助減少疝氣的複發:

  1、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煙:吸煙不僅可引起慢性咳嗽,導致腹內壓升高,而且可抑製膠原纖維的合成,促進腹肌退行性變,是老年腹股溝疝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因此老年最好不吸煙或減少吸煙量

  2)多吃高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導致腹壓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腹股溝疝的有效方法老年應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飲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等

  3)避免免舉、推擠、或拉扯重物

  2、積極預防和治療促使腹內壓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前列腺肥大等加強腹部肌肉鍛煉,保持正常體重

05腹股溝斜疝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診斷腹股溝斜疝一般通過視診,常規化驗室檢查及腹股溝外環衝擊試驗。下麵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體格檢查

  腹股溝外環衝擊試驗是用於檢查腹部腹股溝位置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疝塊回納腹腔後,以手指尖經陰囊皮膚伸入外環,可發現外環擴大,一般情況,外環的大小臨床意義不大,而在外環擴大時,指尖可順之進入腹股溝管,檢查和了解內環和腹股溝管後壁情況,對提出適宜的手術方式有指導意義,有的隱匿性斜疝可通過此試驗而確立其存在,但這種檢查方法給病人造成極不舒服感覺,對診斷明確者不必常規實施。

  二、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彩色多普勒能探查腹股溝疝患者的雙側腹壁下動脈,並根據疝囊頸和疝囊位於腹壁下動脈內側還是外側確定患者為直疝或斜疝;還可以觀察疝內容物的血供情況,血流速度,以了解有無絞窄和壞死。

  2、其他檢查

  對合並有疼痛的腹股溝斜疝患者,同時需要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可以明確是否有感染。對合並有肺部腹部其他疾病而診斷未明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心電圖、肝功能檢查和血肌酐、血尿素氮(BUN)、胃腸道疾病的超聲檢查。

06腹股溝斜疝病人的飲食宜忌

  腹股溝斜疝為腹內容物通過腹股溝薄弱區突出,與飲食無關,正常飲食即可。如症狀嚴重或並發症,那麼就需要手術治療了,腹股溝斜疝患者術後飲食要特別注意:

  1、一般病人術後6~12小時可進流質,如米湯、稀藕粉、菜汁、果汁等,第2日進軟食或普食,如軟飯、麵條、雞蛋糕、切碎煮熟的菜及肉等,以營養豐富易消化清淡飲食為主。

  2、飲食方麵可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多吃粗纖維食物,如韭菜、芹菜、卷心菜、粗糧、豆類、竹筍、各種水果等。

  3、保持大便通暢,可用海蜇、苦瓜、番薯等。

  4、術後忌食易引起腸張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

  5、忌煙、酒、膩、油煎、黴變、醃製食物。

  6、禁忌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07西醫治療腹股溝斜疝的常規方法

  腹股溝斜疝可見反複出現的腹股溝區帶蒂“梨形”腫塊,可回納腹腔。腫塊回納後,指壓內環和增加腹壓後腫塊不再出現。術中證實疝囊位於腹壁下動脈外側。治療及用藥原則為:

  治療原則

  1、保守治療。

  2、疝囊高位結紮術。

  3、疝修補術。

  4、疝成形術。

  5、支持對症治療。

  用藥原則

  1、腹股溝斜疝選擇性手術一般可不應用抗菌素。

  2、疝出現嵌頓、絞窄時,或疝無嵌頓、絞窄但合並有呼吸,泌尿係統感染者,即需應用藥物包括用藥框限“A”和“B”。

  3、絞窄性疝術後出現並發症或體質衰弱者,術後除應用“A”、“B”外,尚可考慮應用新特藥物及支持對症治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