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脫肛

脫肛簡介

相關問答

  脫肛是直腸粘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並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如果隻是黏膜下垂,稱不完全脫垂;如果直腸全層脫垂,則稱完全脫垂;脫垂部分在直腸內,叫內脫垂;如果完全脫出肛門外時,叫外脫垂。臨床可見多發於幼兒、老年、久病體弱及身高瘦弱者。以性別來講,女性因骨盆下口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發病率高於男性。

【詳情】

01脫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脫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 先天不足,發育不全,直腸缺乏周圍軟組織.及骶骨彎度的支持;

  2、 病久體弱,營養不良或久瀉久痢,使坐骨直腸窩的脂肪被吸收,直腸失去扶持

  3、 氣血衰退,年邁機體衰弱,婦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鬆弛,不易固攝,膀胱結石、慢性咳嗽等持續性增加腹壓的疾病,使直腸黏膜下層組織鬆弛,黏膜與肌層分離,導致脫肛;

  4、內痔3期,肛直腸息肉,肛直腸腫瘤等病症,經常脫出導致肛管括約肌鬆弛,並將直腸黏膜向下牽引,也有見於內痔環切術後,損及肛管皮膚,形成直腸黏膜外露脫垂。

02脫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脫肛的並發症

  1)、脫肛初期有便秘、排便無規律,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

  2)、脫肛逐漸加重後,除排便用力時引起脫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壓的情況下,都可引起脫肛,往往不能自行縮回,必需用手將脫出的腫物托入肛門。由於經常脫出而排出粘液會經常汙染內褲。

  3)、脫肛導致腸粘膜受損傷發生潰瘍時,還可引起出血和腹瀉。如脫出的腫物不能縮回,容易發生炎症、腫脹,則出現疼痛,進一步又加重便秘。

  4)、脫垂在直腸內反複下降和回縮,引起粘膜充血水腫,常由肛門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墜脹、拖拽,會陰部及股後部鈍痛等。

03脫肛有哪些典型症狀

脫肛的典型症狀

  主要症狀:直腸粘膜及直腸反複脫出。臨床上肛門外伴肛門鬆弛脫肛可分為三度,其症狀:

一度脫垂:為直腸粘膜脫出,脫出物呈淡紅色,長2到6厘米,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後可自行回納。

 二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6到10厘米,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麵為環形而有層次的粘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鬆弛,便後有時需用手恢複。

 三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九厘米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鬆弛無力。

  脫肛應與某些疾病相鑒別:一度直腸脫垂應與內痔脫出相鑒別,內痔脫出時痔核呈分顆狀,無環狀粘膜皺襞,黯紅色或青紫色,容易出血。

  此外,還有一些疾病應與脫肛相鑒別,在直腸脫垂類型直腸外脫垂、直腸粘膜脫垂、直腸內脫垂三種區分:

1、直腸外脫垂:病人蹲下做排糞動作,腹肌用力,脫垂即可出現。部分脫垂可見圓形、紅色、表麵光滑的腫物,粘膜呈“放射狀”皺襞、質軟,排糞後自行縮回。若為完全直腸脫垂,則脫出較長,脫出物呈寶塔樣或球形,表麵可見環狀的直腸粘膜皺襞。如脫垂內有小腸,有時可聽到腸鳴音。

2、直腸粘膜脫垂:需與環狀內痔相鑒別。便後肛門疼痛該怎麼辦病史不同外,環狀內痔脫垂時,可見到充血肥大的痔塊,呈梅花狀,易出血,且在痔塊之間出現凹陷的正常粘膜。直腸指診,括約肌收縮有力,而直腸粘膜脫垂則鬆弛,這是一個重要的鑒別點。

3、直腸內脫垂:需行排糞造影協助診斷,便後肛門疼痛該怎麼辦但當病人訴述直腸壺腹部有阻塞及排糞不全感時應疑本病。

04脫肛應該如何預防

什麼方法可以預防脫肛

  1、提肛門運動:靜坐,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合上雙眼,配合吸氣時,向上收提肛門,提肛門後稍閉一下氣,然後配合呼氣時,全身放鬆每次練90下一日三次,放在便後和睡前進行一次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效果,對預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2、仰臥屈膝運動:仰臥屈膝,抬頭,右手伸到左膝,然後鬆弛複原;再屈膝抬頭,左手伸到右膝,鬆弛複原每次運動30次

  3、 快速收縮運動:可快速收縮肛門,每分鍾進行30次,一日可作2-3次

  4、指擴運動:右手食指塗適量潤滑劑,先在肛門口按揉1分鍾,然後緩緩伸入肛門達2個指節,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擴肛3分鍾,要均勻用力,切忌使用不適當的暴力,可在便後及睡前各進行一次

  5、積極除去各種誘發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瀉、長期咳嗽、腸炎等疾病,嬰幼兒尤要注意

  6、平時要注意增加營養,生活規律化,切勿長時間地蹲坐便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大便幹燥,便後和睡前可以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對預防直腸脫垂有積極作用

  7、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外,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

  8、婦女分娩和產後要充分休息,以保護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下垂和內髒下垂者應及時治療

05脫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脫肛要檢查什麼

  1、肛門視診:可發現排糞時有柔軟團塊狀腸粘膜脫出肛外,患者排糞動作時見腸粘膜自肛門脫出。

  2、直腸指檢:是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是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

  3、血尿便常規檢查。

  4、直腸鏡檢:就是利用直腸鏡對直腸進行檢查。

  5、鋇灌腸造影:了解有無過長的乙狀結腸。

  6、排糞造影:可見力排時先出現在直腸內套疊,再發展為直腸外脫垂。

06脫肛病人的飲食宜忌

脫肛患者的飲食保健

綠豆糯米豬腸

  原料: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大腸300克。

  製法:先將豬大腸徹底清洗幹淨,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把綠豆、糯米放入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紮緊,放沙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連服7~8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於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症。

陳醋煮大棗

  原料:陳醋250毫升,大棗120克。

  製法:先將大棗洗淨,和陳醋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上火煮,待煮至醋水幹即成。分2~3次將大棗吃完,每日1劑。

  功效:益氣,散淤,解毒。適用於久治不愈的脫肛症。

黃芪升麻四物茶

  原料:生黃芪30克,升麻、防風各3克,鬱李仁10克。

  製法:將以上4味藥共研為粗末,置保溫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燜20分鍾。頻頻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氣升提,潤腸通便。適用於氣虛下陷的小兒脫肛,表現為經常脫肛、不能自收、大便幹燥、小便赤黃、不思飲食、脈虛無力等症。(鬱李仁潤腸通便作用較強,故脾虛氣陷而大便溏薄者不用鬱李仁,可用枳殼10克)。

07西醫治療脫肛的常規方法

怎麼治脫肛

手術方法

  成年人的直腸全層脫垂以手術治療為主。根據肛門脫垂的程度和肛門括約肌的情況可分別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治療:如Ⅱ度至Ⅲ度脫垂,伴有明顯粘膜鬆弛者,宜采用肛門緊縮術或肛門環縮術。Ⅲ度脫垂伴肛門完全失禁者,宜采用外括約肌折疊術等方法。手術療法相對複雜,要求條件也高,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去治療。

西醫治療

  內服藥、外用藥及貼藥保守治療能改善症狀,不但見效慢,並且很難消除病灶,不徹底。長期用藥花費高,對身體有副作用。

  治療直腸脫垂的常用方法:一是手術療法,二是注射療法,三是中藥內服外敷法,均有其局限性。手術療法療效肯定,但對開展的條件要求較高,且創傷大,並發症多,風險高。注射療法療效可靠,無創麵損傷,臨床應用廣泛,但注射方法、劑量極難掌握,隨著濃度和劑量的增加,療效也明顯的增加,但不良反應(體溫和白細胞)也有增加,故一般以此為基礎,

  消痔靈注射療法是創傷最小、痛苦最小、風險最小的方法。最多一次注射總量為70 ml,療效可靠,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於痔瘡及直腸脫垂的治療,尤其是對直腸脫垂的治療,此種治療方法不對人體造成任何創傷,將藥物注射到脫垂的直腸內外,依靠藥物引起的無菌性炎症,產生的粘連固定作用,使滑動脫垂的直腸重新固定到原來的位置。此法對內脫垂及Ⅰ度直腸脫垂的有效率達100%,治愈率可達85%,複發率不足10%,尤以對兒童效果良好,配合辨證中藥內外治療。

 特別注意:小兒直腸脫垂有自愈傾向,多在5歲前自愈,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包括豐富營養的飲食,多飲水,多吃纖維性食物,避免便秘或腹瀉等。當有腸管脫出時,即時予以回納,並以膠布固定於臀部暫時封閉肛門,以減少脫出頻度。同時應糾正不良的排便方式,等待小兒在生長過程中自愈。也可考慮注射療法,包括直腸粘膜下注射法和直腸周圍注射法,即將藥液注入腸壁,通過藥物所致的無菌炎症產生纖維化,使直腸與周圍組織粘連,起到固定作用。當然此法也適用於成人的直腸脫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