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膀胱平滑肌瘤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作者認為與炎症刺激或胚原性因素有關。膀胱平滑肌瘤好發於女性,發病年齡與子宮肌瘤相仿,且膀胱平滑肌瘤合並子宮肌瘤發生率達10%,揭示膀胱平滑肌瘤的發生似與內分泌因素有關。
2、發病機製
根據腫瘤部位與膀胱壁的關係分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間和膀胱漿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為常見,約占63%,其次為膀胱漿膜下型,約占30%,膀胱壁間型占7%。腫瘤呈膨脹性生長,膀胱黏膜下型平滑肌瘤有時可形成似帶蒂的膀胱腫瘤。腫瘤常在膀胱後壁,有完整的包膜,腫瘤大小從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平均直徑約為6cm左右;多為單發,國內、外均有多發的文獻報道。組織學觀察腫瘤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細胞構成,瘤細胞呈梭形,胞質豐富,邊界清楚,有縱行的肌原纖維,染色呈深粉色,胞核棒狀,兩端鈍,無間變,無核分裂,瘤細胞聚集成束,成編織狀或漩渦狀排列,在平滑肌纖維間有時有不等量的纖維組織。
癌腫累及輸尿管口,造成輸尿管口閉塞,可出現閉塞處腎盂積水,嚴重病例可因囊內壓力明顯增高,造成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使肌酐、尿素氮排出受阻,甚至導致腎功能不全。若合並感染可以有血尿加重,並出現尿頻、尿急、發熱等表現。患者若有持續性的血尿,還可以並發失血性貧血。
膀胱平滑肌瘤的臨床表現與腫瘤類型和發生部位有關,黏膜下型腫瘤以血尿為主要表現,腫瘤較大或位於尿道內口附近時,可表現為尿頻,排尿困難甚至可因腫瘤阻塞尿道或從尿道脫出而發生急性尿瀦留,壁間型腫瘤早期無症狀,腫瘤較大時突入膀胱腔亦可致血尿,尿頻或排尿困難,漿膜下型腫瘤則以盆腔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
由於膀胱平滑肌瘤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預防的方法不外:
1、盡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對免疫功能有抑製作用的藥物;
2、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主要是針對可能導致膀胱平滑肌瘤的各種因素進行預防目前認為正常免疫監視功能的喪失,免疫抑製劑的致瘤作用,潛在病毒的活躍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線)、化學性(如抗癲癇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物質的長期應用,均可能導致淋巴網狀組織的增生,最終出現膀胱平滑肌瘤因此,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藥物濫用,在有害環境中作業時注意個人防護等
1、尿常規檢查:伴有血尿時可有紅細胞。
2、B超檢查可判定腫瘤的大小,部位和範圍,對診斷膀胱平滑肌瘤是最經濟,實用的檢查方法,可經腹或直腸進行,通常表現為低回聲腫塊,腫瘤表麵膀胱黏膜為強回聲,CT表現為膀胱壁的實質性腫瘤,CT值在30Hu左右,腫瘤較大時可見腫瘤中心有壞死區,MRI可通過橫斷麵,冠狀麵和矢狀麵掃描確定腫瘤的大小,部位和範圍,也可了解鄰近髒器的情況,膀胱鏡檢查發現被覆正常膀胱黏膜的膀胱壁內腫塊應考慮到膀胱平滑肌瘤,但當腫瘤表麵黏膜形成潰瘍或糜爛時,容易誤診為惡性腫瘤。
膀胱平滑肌瘤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飲食應以平常為主,多食瘦肉、雞肉、雞蛋、鯽魚、團魚、白菜、蘆筍、芹菜、菠菜、黃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帶、紫菜、水果等。
1、治療
膀胱平滑肌瘤為良性腫瘤,治療應以保留膀胱為原則。微小腫瘤可不用處理,小的腫瘤可經尿道切除,腫瘤較大或壁間型或漿膜下型者可行腫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
2、預後
本病屬於良性疾病,手術後有複發的可能性,但膀胱平滑肌瘤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