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於人體先天遺傳易感病態因素,在後天的情緒、飲食、炎症、感染、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誘發下形成大腸息肉。由此導致複發、再生、癌變、家族人員相繼發病的根本原因是人體先天遺傳易感病態因素得不到調整。這一根本的原因稱之為致息理論。目前醫界對大腸息肉的成因有多種觀點。如飲食因素、精神因素、功能因素等等說法不一,但都難以解釋清楚息肉形成、再生、複發、惡變、易感人群相繼發病的機理。家族性腸息肉病與遺傳因素有關,5號染色體長臂上的APC基因突變。有些可能與長期炎症刺激或遺傳相關。
1、大量便血導致慢性失血性貧血
便血是大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長期便血可導致貧血。
2、腸狹窄或腸梗阻
多發生在病變廣泛、息肉較大的腸息肉患者,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要警惕腫瘤,鑒別良性惡性。
3、癌變
炎症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病等均與腸癌變有關。
4、其他
可出現腸套疊、腸穿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並發症,
大腸息肉臨床症狀常不明顯,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症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因較輕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視。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帶血、黏液血便來就診,常誤診為痔瘡等肛門疾患或“痢疾”而延誤其必要的檢查。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狀者,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確診。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5、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腸息肉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細胞增生,突變疾病遠離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如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1、X線鋇餐灌腸雖能通過鋇劑的充盈缺損敏感地發現大腸息肉,但對病變常常不能正確分類和定性。
2、內鏡檢查發現的息肉均須作活組織檢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質、類型以及有無癌變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檢鉗或圈套器電切摘除後送驗,大的或廣基的息肉則往往隻能行鉗取活檢。是發現和確診大腸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3、由於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絨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鉗取活檢處病變並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檢處無癌變亦不能肯定腺瘤他處無癌變。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無癌變往往需切除整個腫瘤,仔細地切片檢查後方能肯定。鉗取活檢病理結果可供參考,但並非最後結論。
治療腸息肉要從改善自身的體質開始做起,這就要求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體質,同時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時,腸息肉的食療方法,患者應吃些中堿性食品如蘿卜幹、香蕉、橘子、番瓜、草莓、大豆、紅蘿卜、蕃茄、蛋白、梅幹、檸檬、菠菜等。另外,腸息肉患者像強酸性食品,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蛋黃、奶酪、柴魚等。酸性食品:火腿、豬肉、鰻魚、牛肉、培根。
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手術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
1、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
主要用於有蒂息肉。
2、高頻電凝灼除法
主要用於多發半球狀小息肉。
3、黏膜剝離嵌除法
主要用於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4、活檢鉗除法
主要用於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5、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
適於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
6、“密接”摘除法
主要用於長蒂大息肉,難以懸於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
7、分期批摘除法
主要用於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
8、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
主要用於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