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簡介

相關問答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其特點是易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後易形成肛瘺。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也是肛管、直腸炎症病理過程的急性期,肛瘺是其慢性期。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埃希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杆菌,偶有厭氧性細菌和結核杆菌,常是多種病菌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若膿液培養為大腸埃希杆菌或厭氧菌,則感染多來自直腸,術後多有肛瘺形成,常需再次手術,Eykyn報道占31%。若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則感染多來自皮膚,術後發生肛瘺的機會減少,很少需要再次手術。因此術中引流未找到內口時,細菌培養結果可作為預後的參考。

【詳情】

01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約99%的肛周膿腫的發生與肛腺感染化膿有關。正常肛腺大部分位於肛門內外括約肌之間,開口位於肛隱窩。當糞便和細菌通過開口進入肛腺時可引發肛竇炎及肛腺炎症,這些炎症可擴散到肛管直腸周圍組織形成肛周膿腫。肛管直腸周圍存在的各間隙通常由脂肪組織和淋巴組織填充,組織疏鬆,感染時膿腫多發生在這些間隙。其他的病因還包括損傷、異物、直腸炎、皮膚疾病等。

  但應指出有些病灶其感染並不來源於肛腺,如有些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可直接來源於肛裂、血栓性外痔破裂、脫垂性血栓性內痔、內痔或直腸脫垂藥物注射後,也可來源於肛周皮膚感染、敗血症、血液疾患或直接外傷,少數病例還可來源於結核、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等。

  二、發病機製

  1、病理:肛管直腸周圍感染可分為3個階段:①肛腺感染階段;②肛管直腸周圍膿腫階段;③肛瘺形成階段。

  肛腺感染後在內外括約肌之間生成膿腫,然後沿聯合纖維向各方麵蔓延,發生各類膿腫。向下達肛周皮下形成肛周皮下膿腫;向內至肛管皮下組織內形成膿腫或破潰;向外穿過外括約肌至坐骨直腸窩形成坐骨直腸窩膿腫,有時繼續向上穿過肛提肌形成骨盆直腸間隙膿腫。膿腫可圍繞肛管及直腸的下部由一側蔓延到另一側形成馬蹄形膿腫。

  2、分類

  (1)按感染病菌分類:①非特異性肛周膿腫:由大腸埃希杆菌、厭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②特異性感染:臨床較為少見,以結核性膿腫為主。

  (2)按膿腫部位分類:①肛提肌下膿腫(低位膿腫):包括肛周皮下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低位馬蹄形膿腫等;②肛提肌上膿腫(高位膿腫):包括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後間隙膿腫和高位馬蹄形膿腫等。

  (3)按膿腫的最後結局分類:Eisenhammer(1978)將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分成瘺管性膿腫及非瘺管性膿腫2大類。①非瘺管性膿腫:凡與肛竇、肛腺無關,最終不殘留肛瘺者,均屬非瘺管性膿腫;②瘺管性膿腫:即為經肛竇、肛腺感染而致,最後遺留肛瘺者。

02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由大腸埃希杆菌或厭氧菌等引起的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易並發肛瘺,一旦出現有肛門附近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的孔道,就需要警惕已合並本病。對於體質低下,以及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患者,由於抗感染治療效果差,感染容易蔓延,甚至進入血液循環並發菌血症,可以出現高熱表現,故臨床上應引起重視。

03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病的一般表現是,患者先感肛門處墜脹痛或刺痛,可捫及一硬塊,壓痛,繼之疼痛加重,痛性腫塊增大,並可出現畏寒,發熱,在3~5天後局部可形成膿腫,低位膿腫局部症狀重而全身症狀輕;高位膿腫全身症狀重而局部症狀輕,膿腫可自行向肛管直腸內破潰自發排出膿液,排膿後疼痛緩解,全身症狀好轉或消失,形成肛瘺以後膿腫可反複發作。

  由於膿腫發生部位不同,其症狀體征也各有特點:

  1、肛周皮下膿腫

  占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40%~45%,位於肛門,肛管下部的皮下組織內,上方由筋膜與坐骨直腸間隙分隔,多發生於肛門後側方,肛門區腫脹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檢查時可見局部紅腫,壓痛及痛性硬塊,化膿後有波動感,自行穿破者可見破口及膿液,本病診斷較易,如疑有膿腫形成,作穿刺即可證實。

  2、坐骨直腸窩膿腫

  占肛周膿腫的15%~25%,位於坐骨直腸窩內,坐骨直腸間隙呈楔形,在肛提肌與坐骨之間,底向下是肛門和坐骨結節之間的皮膚,尖向上在閉孔內肌筋膜與肛提肌的膜連接處,炎症初起時常覺肛門部不適或微痛,繼之出現全身症狀,如頭痛,體溫升高,脈搏加快,畏寒等,同時局部疼痛加重,坐臥不安,排便時疼痛尤重,有排尿困難,裏急後重,查體時可見肛門旁腫脹,皮膚紫紅變硬,指診可捫及坐骨直腸窩飽滿隆起,觸痛,早期作坐骨直腸窩穿刺是發現膿腫的最簡單有效辦法。

  3、骨盆直腸間隙膿腫

  約占肛周膿腫的2.5%~9%,骨盆直腸間隙位於盆腔內,下為肛提肌,上為盆腔腹膜,後有直腸和側韌帶,前方男為膀胱和前列腺,女為子宮和闊韌帶,膿腫發生後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肛門局部表現不明顯,指診在肛提肌上方可摸到腫脹和觸痛,由於感染位置較深,早期診斷不易,故對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狀,乃至感染性休克而找不到病灶者要考慮本病可能,B超或CT檢查可幫助診斷。

  4、馬蹄形膿腫

  馬蹄形膿腫是在肛門,肛管後方及兩側蔓延的膿腫,多數在後方,由後中肛腺感染所致或一側膿腫向對側蔓延所致,可分為高位馬蹄形膿腫和低位馬蹄形膿腫,臨床表現除全身感染症狀外,局部表現為肛管後方腫脹及觸痛,後期破潰流膿。

04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應該如何預防

  1、積極防治便秘與腹瀉便秘時積存在直腸內的糞塊易堵塞肛隱窩致急性肛隱窩炎,最終將形成肛周膿腫此外,大便幹燥硬結,在排便時易擦傷肛隱窩引起肛周感染腹瀉日久,也可刺激肛隱窩發炎,稀便也易進入肛隱窩,誘發肛周感染因此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周膿腫和肛瘺形成有重要意義

  2、及時治療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以防止肛周膿腫及肛瘺的形成

  3、及時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及腸結核等

  4、堅持每次排便後坐浴,洗淨肛門,保持肛門部清潔,對預防肛周感染有重要意義

  5、如感肛門不適或灼熱感,應立即行肛門坐浴並及時就醫診治

05肛管直腸周圍膿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肛管超聲(AUS)檢查:對複雜的肛周膿性疾病,臨床無法明確的膿腫,可用肛管超聲檢查,有助於確定膿腫和瘺與括約肌的解剖關係,偶爾還能識別內口。

  2、直腸指診:膿腫局部壓痛,波動感。

  3、穿刺抽吸。

  4、排糞造影:可以顯示膿腫,瘺管的部位,數量,深度,大小,形態和走向。

06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肛管直腸周圍膿腫食療方

  1、花生赤豆棗蒜湯

  配方:帶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紅棗各60克;大蒜30克。

  製法:以上諸物加水共煮湯。

  功效:益氣養血,除濕解毒。

  用法:早晚分服。

  2、金針瓜絡蚌肉湯

  配方: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

  製法:以上三物,加水適量煎湯,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用法:飲湯吃肉,每日1次,連用10日。

  3、魚腥豆帶湯

  配方: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

  製法:以上三味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白糖適量調味。

  功效:清熱解毒。

  用法:飲湯食豆和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

  4、綠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

  製法: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綠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後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味。

  功效:養陰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每日1~2次。

  5、莧菜蕹菜湯

  配方: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

  製法: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用法:飲服,每日1次。

  6、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大棗、土茯苓各30克。

  製法: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

  用法:飲湯,每日2次。

  7、荷葉粥

  配方: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

  製法:將荷葉先煮20分鍾,去渣後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清熱泄濁。

  用法:早晚隨量服食。

 二、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吃哪些對身體好

  1、患者在飲食上應以清淡並含有較多纖維素的食品為宜,如菠菜、芹菜、冬瓜、絲瓜、南瓜、綠豆、黃豆、油菜、黃花菜、木耳、海帶、蘿卜、茭白等。經常食用這些菜肴如綠豆芽冷拚香幹絲,芹菜炒豆腐幹,肉片炒木耳,炒絲瓜等,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緩解肛門局部腫痛、流膿流水等症狀。

  2、選用綠豆粥、芹菜粥、雞蛋麵、素菜粥等,有潤腸通便作用。

  3、水果類如西瓜、蘋果、菠蘿、桶子、梨等;可選綠茶、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等飲料,也能預防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形成,緩解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症狀。

 三、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忌酒、辣椒、生薑、大蒜、肉桂等,這些均屬辛辣之品,可刺激局部發炎,加重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病情。

  2、服用藥物治療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時,一些藥物須忌某些飲食。服清熱解毒之劑,應忌魚、蝦、羊肉、香菜、韭菜等,包括竹筍、海鮮、狗肉等發物;服氣血雙補之劑,應忌蘿卜、桃子、李子等,否則會影響療效。

07西醫治療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常規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

  1、抗生素治療:可聯合選用2-3種對革蘭陰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2、溫水或中藥坐浴;

  3、局部可應用理療;

  4、口服緩瀉劑或石蠟油等以減輕排便時的疼痛

  二、手術治療

  1、膿腫切開引流:為治療直腸肛周膿腫的主要方法,一旦診斷明確,即應早期切開引流,而不應拘於有無波動感。手術方式因膿腫的部位不同而異。肛門周圍膿腫在局麻下就可進行,取折刀位或側臥位,在波動最明顯的部位做放射狀切口,剪去周圍皮膚使切口呈橢圓形,無須填塞以保證引流通暢。坐骨肛管間隙膿腫,要在腰麻或骶麻下進行,在壓痛明顯處用粗針頭先做穿刺,抽出膿液後,在該處做平行於肛緣的弧形切口,切口要夠長,切口應距肛緣3-5cm,以免損傷括約肌。可用手指探查膿腔,分開膿腔內纖維隔。留置乳膠管或油紗條引流,敷料包紮不宜太緊。

  骨盆直腸間隙膿腫要在腰麻或全麻下進行,切口部位因感染來源不同而有差異:

  (1)源於括約肌的感染,應在肛門鏡下行相應部位直腸壁切開引流,若經坐骨直腸(肛管)間隙引流,日後易出現肛管括約肌外瘺;

  (2)源於經括約肌肛瘺的感染,應經會陰引流,若經直腸壁切開引流,易導致難以治療的肛管括約肌上瘺;

  (3)其他部位的膿腫,若位置較低,在肛周皮膚上直接切開引流;若位置較高,則應在肛門鏡下切開直腸壁或經陰道後穹窿切開引流。

  2、膿腫切開並掛線手術:在波動處切開膿腫,探查膿腔後,尋找內口,在內口與切開膿腫之間的括約肌上掛線,既可達到引流目的,又可預防醫源性肛瘺的發生。[2-3]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