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下降綜合征是由於長期久蹲過度用力排糞,減弱了盆底肌肉的功能,使正常肛管直腸角增大,並由直腸前壁黏膜脫垂的惡性循環前壁傳送增高的腹內壓而促使直腸前壁黏膜脫垂進入肛管上口。這種前壁黏膜脫垂(AMP),可導致排糞不盡感,因而患者進一步用力排糞,形成惡性循環。此外,經產婦多次分娩也易發生本病。
會陰下降綜合征主要並發肛門失禁,分娩或長期用力排便使會陰異常下降,造成陰部神經被拉長的伸展性損傷,使盆底橫紋肌去神經變性薄弱。
會陰下降綜合征患者主訴有直腸內梗阻的感覺,即排糞不盡感,會陰部遲鈍、疼痛,糞便排出困難,有時也可有黏液血便。晚期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糞便失禁和持續性會陰部疼痛,可在坐位時出現或加劇。這是因為當盆底下降時,會陰部神經及其支配肛門外括約肌和肛提肌的分支被拉伸所致,神經過度拉伸可使其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盆底肌失神經改變,使盆底肌更加衰弱。
會陰下降患者要堅持作體育鍛煉和強壯腹部肌肉鍛煉,以改善人體氣血虧虛及中氣不足的狀況,這對於鞏固療效和預防直腸脫垂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預防措施有:
1、積極除去各種誘發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瀉、長期咳嗽、腸炎等疾病,嬰幼兒尤要注意
2、平時要注意增加營養,生活規律化,切勿長時間地蹲坐便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大便幹燥便後和睡前可以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對預防會陰下降有積極作用
3、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外,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
4、婦女分娩和產後要充分休息,以保護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有子宮下垂和內髒下垂者應及時治療
5、經常做肛門體操,促進提肛肌群運動,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效果,對預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會陰下降綜合征的檢查方法較多,主要的以下幾種:
1、蹲位檢查:在休息時,肛管可位於正常位置或骨盆骨性出口之下1.0cm,但囑患者蹲位肛門努掙時,則可見肛管下降超過2.0cm以上甚至超過坐骨結節水平。
2、直腸指檢:在靜止期的肛管擴張力減退,囑患者做隨意收縮時,肛管收縮力明顯減弱。
3、肛門鏡檢查:可見直腸前壁黏膜堆積,堵塞鏡端。
4、肛管測壓:肛管靜息壓、最大收縮壓均可降低。
5、排糞造影術:靜態相顯示會陰輕度下降及少量直腸前壁膨出;力排相可見整個會陰下降3.5cm,尤以後部為甚。除顯示盆底位置異常低下外,尚可發現其他一些病變,如直腸前膨出等。
會陰下降綜合征平時要注意多吃富有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的蔬果;多吃粗糧、雜糧,如粗米、玉米、全麥片,少吃精米、精麵;常吃富有營養的幹果種籽類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花生、核桃、葡萄幹等。患者忌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導致大便幹燥,加重病情。
會陰下降綜合征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一、非手術治療
1、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避免過度用力排便,避免每次排便時間過長,不超過10min為宜;可適當應用纖維製劑幫助排便,從而避免進一步加重盆底肌損害。
2、加強提肛鍛煉:盆底肌的功能集中體現在肛門的收縮和舒張,這一運動由肛門內外括約肌、肛提肌等通過複雜的機製協調完成。鍛煉方法可采取胸膝位或其他體位,配合呼吸與肛提肌運動,吸氣時盆底肌收縮,呼氣時盆底肌放鬆,如此一呼一吸,一鬆一縮,是減輕會陰下降並恢複盆底肌張力的基本方法。
3、積極治療伴隨病變:為減輕症狀,避免盆底肌的進一步損傷,對伴隨直腸內套疊或直腸脫垂的會陰下降綜合征應積極治療脫垂,打斷會陰下降綜合征、過度用力排便、脫垂間的惡性循環。首先采用注射治療,加強提肛鍛煉,效果很好。
二、手術治療
經注射治療無效,或為肛管內直腸套疊者,可行手術糾正直腸內套疊。但由於會陰下降綜合征伴隨盆底肌功能障礙,即使行徑腹直腸固定或懸吊術,術後仍然可能遺留部分症狀。
由於會陰下降綜合征均伴有某種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礙,故臨床醫師應避免行擴肛治療,以免加重括約肌損害,導致術後肛門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