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經行尿感

經行尿感簡介

相關問答

  經行尿感是指每逢經行或經剛淨後發生尿頻、尿急、尿痛等症者,稱為“經行尿感”。該病以育齡期婦女多見,有時也見於更年期月經未絕者。本病應徹底治療,如果反複發病,發展為腎盂腎炎,治療有一定難度。

【詳情】

01經行尿感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經行尿感因經期時髒腑之血下注衝任,髒腑處於暫時缺血狀態,抗病能力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腎與膀胱相表裏,經行腎虛,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亦易尿感。常見的有濕熱下注和陰虛火旺。
  1、濕熱下注:經行、經後失血,濕熱外邪侵注下焦,膀胱氣化不利而致。
 2、陰虛火旺:腎與膀胱相表裏,素體腎陰不足,經後腎陰更虧,虛火內盛,移熱膀胱而致。

02經行尿感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經行尿感常見的有濕熱下注和陰虛火旺。經行尿感可並發膀胱炎,急、慢腎盂腎炎等。本病應徹底治療,如果反複發病,發展為腎盂腎炎,治療有一定難度。

03經行尿感有哪些典型症狀

  經行尿感常見的有濕熱下注和陰虛火旺。具體的症狀如下:
1、濕熱下注
  經後、經行尿頻、尿急,淋瀝澀痛,尿色黃赤,腰酸或痛,帶多色黃穢臭,或色白似豆渣樣,苔黃膩,脈細滑而數。
 2、陰虛火旺
  經後小便澀痛,尿色黃赤,帶多色黃,口幹心煩,腰部酸痛,苔薄,舌紅而幹,脈細數。

04經行尿感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經行尿感,生活中應注意以下方麵:
  1、保持外陰及陰道的清潔衛生,經期避免作婦科檢查或行房事
  2、及時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或黴菌性陰道炎,可防止尿路上行感染
  3、經期查尿常規時容易將經血混雜到尿中,一般經期查尿常規時應先用衛生紙堵住陰道口,阻止經血流,然後先排去一些小便,再留尿常規,這樣比較正確

05經行尿感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經行尿感是指每逢經行或經剛淨後發生尿頻、尿急、尿痛等症者,稱為“經行尿感”。經行尿感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及中醫的脈診和望診。脈診:分為濕熱下注和陰虛火旺兩型;望診主要是看舌苔。

06經行尿感病人的飲食宜忌

  經行尿感除了常規的治療外,飲食可作為輔助治療。常用的飲食方如下:

1、莧菜湯
  冬莧菜已結子的老根50克,生甘草10克。將冬莧菜根、甘草洗淨,加水煎成1000mL代茶飲。1日多次飲,連服l周見效。適用於尿路感染之小便澀痛。

 2、淡菜湯
  淡菜10克,加蘿卜或冬瓜、薺菜、芹菜均為100克,任選一種。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後加入上述任何1種配料同煮,可加調料作為菜肴隨意吃。適用於腰酸、小便餘瀝。

  3、綠豆芽汁
  綠豆芽500克。綠豆芽洗淨絞汁,加白糖少許,每日1~2次,連服1周見效。適用於尿道炎之小便澀痛。

 4、黃花菜湯
  黃花萊60克,白糖適量。黃花萊、白糖,加水2碗,煎成1碗,每日1次,連服1周。適用於尿路感染之小便短赤、腰酸。

07西醫治療經行尿感的常規方法

  經行尿感分為濕熱下注和陰虛火旺兩型。其辨證療法分別如下:

 1、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八正散加減。方用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9克,生山梔10克,銳蓄12克,金銀花9克,石躺10克,瞿麥12克,木通6克,生甘草5克。熱毒盛者,加蒲公英15克、敗醬草15克;帶多色黃者,加椿根皮12克、黃柏9克、知母10克;伴滴蟲感染者,加蛇床子12克、龍膽草9克;伴黴菌感染者,加土茯苓15克、苦參9克,去瞿麥;伴尿血者,加小薊草15克、茜草12克。

  2、陰虛火旺
  治法:滋陰降火通淋。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方用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地12克,澤瀉12克,丹皮9克,茯苓10克,山茱萸9克,金銀花9克,生甘草3克,銳蓄12克。尿赤、口舌生瘡者,加淡竹葉9克、琥珀末3克(分吞)。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